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四川峨边彝族婚嫁歌是我国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彝族的婚姻习俗、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等紧密相连,不仅展现了峨边彝族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音乐,也体现了峨边彝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运用音乐学、社会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峨边彝族婚嫁歌的类别与功能做了较全面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视阈下的彝学是后现代学术发展开辟的一个新领域,自招收博士研究生开始,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彝学学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且持久的过程,当前应该就彝族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基础、彝文古籍藏量丰富的优势和彝学研究逐渐趋热的形势,重点从古彝文计算机输入法软件的开发运用、彝文古籍的收集与翻译、彝族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推动协同创新等方面入手,打好彝学学科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彝族诗歌《招魂》的英译版本Calling Back the Soul of Zhyge Alu作为主要对象,试图从比较文学之翻译研究的视角,重点考察彝族诗歌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与作者、译作与原作的关系,并将引用作者与诗歌译者之间访谈的部分内容,增加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有效性,进而对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彝族诗歌之翻译研究做一次学科上的尝试,以探寻彝族比较文学研究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知网、读秀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等公开的数据平台进行检索和分析,中国彝学2017年度的研究情况,社会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最多,表明彝族和彝族地区的社会问题受到的关注度是最大的,其间有包容与交叉关系的研究有教育、管理、政治、宗教等学科,也处于热门.历史、经济、文学、艺术、古籍的研究,保持了传统的优势地位.而对海外彝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是本年度学术研讨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5.
彝族宗教研究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取得新的拓展。诸多研究运用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对彝族宗教予以解读。其中的研究重点体现在原生宗教及崇拜、毕摩文化、宗教仪式、宗教与社会发展、民族间宗教的比较研究方面。这些研究大体奠定了未来彝族宗教研究的范畴和走向。彝族宗教研究在宗教民族志书写、国际萨满研究理论的借鉴等方面仍有诸多待提升的学术之点。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主要是指利用电脑、投影等多种现代化媒体,重新整合教育资源,以实现高效教学。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各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指出了要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而彝族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彝族地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尤为重要。下面,对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在彝族地区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梅葛》是一部彝族史诗,具有史诗的韵味和彝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梅葛〉的文化学解读》集《梅葛》研究之大成,把研究的触须延伸到审美、哲学、宗教、道德、经济诸多领域,拓展了研究视野,发掘了《梅葛》的多元文化价值,从研究方法到学科领域,既突破传统,又兼容并蓄,建树卓异。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理论分析法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游娱文化的产生、演进、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旨在对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游娱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征进行论述,以便为今后继续从事同类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彝文和汉文编纂的彝族族谱,是记录彝族历史发展、族群迁徙、人文故事、族训、族规、祖训寄语等内容的重要历史文献.有着文物、史料、学术、教育、管理等多重价值,是社会学、管理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都可以从中找到研究所需素材的历史档案,在当代共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和智慧,实现各民族共有中国梦的社会环境下,值得重视、学习、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西南彝族是与神灵共舞的一个民族,是多神崇拜且"万物有灵"的一个民族.彝族传统神灵文化是指彝族历代先民所崇拜的天上的、地上的、地下的、水域的神灵及祖先神灵,其包括天神、地神、人祖神等三大系统,这些完备的彝族神灵系统具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特质.彝族传统神权等级观念是彝族上古社会的真实写照和缩影,是彝族传统社会从部落酋长向部落联盟共和制阶级过渡的产物;彝族传统神位等级是古代彝族氏族部落和氏族部落联盟时代宗法制度的真实写照.彝族传统神权结构就是彝族传统社会等级结构.反过来,彝族传统社会等级结构就是彝族传统神权等级结构.  相似文献   

11.
据《易纬》及东汉郑玄《易赞》,《周易》之“易”涵摄“变易”、“易简”和“不易”三义.然而,对于“易”之“不易”义,历来学人见解歧义迭出.由是首先通过追根溯源,对“易”义进行诠释;其次,探究“不易”之源流变迁,以明晓“不易”本义;最后,以“秩序化”、“本体化”诠释“不易”义,彰显“不易”在纷纭变迁世界中的意义,企以开启生生不已的生命本体.  相似文献   

12.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等省和自治区,全国的彝族人口有800多万,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域,这里传承和延续了彝族最为古老的生活习俗,保存了彝族最为完整的文化传统,这些与彝族的谱系文化有着重要的关联。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彝族的谱系文化进行了展示和揭秘,认为谱系不但是维系彝族原始血缘的纽带,而且是记载彝族历史的珍贵档案,最后谱系还是维护彝族社会制度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彝族建筑是彝族文化的载体,彝族建筑业应是一项重要的彝族文化产业。要以彝族建筑文化为基础,以建筑企业的资本为纽带,以“创意触动、政府促动、品牌带动、项目牵动、人才推动、市场拉动”为培育途径,将彝族建筑文化进行保护开发,将建筑行业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联系起来,把静止的彝族建筑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供当代人消费的彝族建筑过程,将彝族建筑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彝族建筑文化产品,实现彝族建筑文化资源的产品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彝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迷人的彝族音乐,滋养了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同时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彝族音乐文化。通过对彝族音乐文化的探究,使彝族的音乐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从而促进彝族音乐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并对外展示彝族音乐与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古彝文字(毕摩经书)和规范彝文(川)都属于方形字体,具有抽象与形象、神似与形似两大特点,并以神似为主、形似为辅的简要朴素的部首笔画构成,以表音为主、表意为辅的音节字面貌特征出现.1980年《彝文规范方案》由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以来,在30年后的今天,彝文书法艺术字体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成为了云贵川等彝文书法字体艺术界的重要力量,如今彝文书法艺术道路进一步繁荣了书法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彝族丧葬活动由不同的仪式程序和符号体系构成,是了解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贵州盘县淤泥乡彝族的丧葬仪式,凭借一系列的符号体系和文化事项,折射出彝族的文化、彝族丧葬仪式的内涵以及活动对人们的心理暗示.因此,通过对盘县淤泥乡彝族丧葬仪式的定点调查,以象征人类学的方法解析各种文化事项和符号系统,可以对彝族文化有更直观的认知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伏羲"来源于彝语"蛇"的称谓。彝语支民族中古时期称"乌蛮"、"白蛮",与《说文》"南蛮蛇种"之说所记载的彝族蛇崇拜历史是相吻合的。而"伏羲"一词的语音及语义,在彝族及彝语支民族当代的语言中还有所保留;"伏羲"神话传说中所反映的人类婚姻家庭形态,在彝族及彝语支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也广泛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18.
从毕节彝族体育文化的起源入手,以文化生态学视角审视彝族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耦合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生态环境决定了毕节彝族体育文化事象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毕节彝族体育文化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具有主观能动性。阐释彝族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毕节彝族体育文化资源,从而促进毕节彝族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语文立法工作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修改《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并制定实施细则,制定《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条例》,细化彝语文保护的各项立法规定,推动楚雄彝族自治州彝语文立法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的彝族刺绣,是彝族先民聪明智慧和精湛技艺的结晶,它以图案和符号表现了彝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是对彝族文化的一种文化表述。如今色彩艳丽的彝族刺绣不仅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喜爱,近年来作为旅游商品出售的彝绣产品也吸引游客的目光,增加了楚雄的旅游收入。作为楚雄热门景点的彝人古镇,已经发展了"彝家公社"、"彝绣大观园"等四家刺绣专营店,加上市内大大小小的民族服饰刺绣专营店,在楚雄刺绣专营店已经发展到十几家,品种多达上千种,楚雄彝绣产业发展速度,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