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傅东华是近现代翻译史上著名的文学翻译家。《飘》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通过傅东华的翻译,已经成为在近现代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外国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辨析世界文学概念的含义、汉译外国文学的国别归宿,以及世界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分离出来的过程,论证了<中图法>"世界文学"概念与分类没有以学科为基础,而是以日常意识中的错觉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件珍品,正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倒,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研究者们所认识,它不单纯属于中国,也属于全类人类。但是,在20世纪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中国文学几乎一直处在封闭禁锢的状态之中,除了东汉至唐宋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的影响之外,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相对来说是极为有限的。  相似文献   

4.
陈邕 《出版广角》2014,(9):14-16
正能够获得良好市场反响的外国文学作品必定有着新颖独特的一面,能够契合当下的阅读热点,具备一定的时尚因素,能反映可以引起共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人生。外国文学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世界各民族都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学,它是外国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在促进我国国民的深邃智慧、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读者对于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除了早期的经典名著外,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原本仅在文学爱好者中口耳相传的作家先后被引进到国内来。例如前两年的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2009年初的雷蒙德·卡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译者对外国文学做了大量的译介,为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译者和作家们仍然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翻译了大量的国外文学,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抗战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分为占领区和非占领区两种.  相似文献   

7.
漓江出版社出版法国文学有着较长的历史,当它还是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副牌时,就出版过法国古典文学名著《保尔和维吉妮》和《阿道尔夫》,还有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这些名著的出版当时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80年代中期,漓江社正式挂牌后显示出勃勃生机,其时国内的外国文学出版也呈蓬勃上升之势;在法国20世纪文学的译介方面,许多文艺出版社都开始出了一些作品,但它们显得很零星很分散,选题也不够广泛、齐全。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的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先生深感外国文学出版工作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在系列化上下一些功夫,于是他提出了出版“法国20世纪文学丛书”  相似文献   

8.
阳玉平 《中国出版》2016,(10):70-70
中国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梳理,既是对文学演变的纵向归纳和文学形态的深入把握,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认知过程。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大杰所著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学发展史(全二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12月出版),突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及每种文学样态的特点,凸显了文学作为社会思想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9.
茅盾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与鲁迅、郭沫若等同属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大师级人物.茅盾的早期文学生涯是从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开始的,他起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编译工作,随着"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他致力于向中国民众翻译和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在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翻译观.茅盾与郑振铎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等文学和翻译专业团体,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为中国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赵一蕊 《兰台世界》2015,(6):104-105
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中国翻译文学的翻译。他的翻译为近代中国观察世界打来了一扇窗,使得国人通过国外文学名著来了解西方的社会生活及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11.
鲁迅创办的《译文》是中国最早专事外国文学译介的期刊,几番停刊、复刊,更名《世界文学》之后,坚持办刊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不同办刊时期,如20世纪30年代、“十七年”时期与“新时期”, 《译文》与《世界文学》的外国文学译介选材均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不同历史语境规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戈宝权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外国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他对苏联文学的翻译可谓情有独钟,他翻译了数十位苏联作家、诗人的50余部著名文学作品,为中国读者和文学工作者深入了解苏联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转型期.当前,对五四文学的研究中,翻译文学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翻译文学是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环节,没有翻译文学就不会有近代中国文学的革新,也不会有当代文学的丰富多彩.五四翻译文学为近代文学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素材,即中国化的外国文学.五四翻译文学不但繁盛了新文学,同时也推 动了新文学的发展,更是直接参与了新文学历史的构建,是我国文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五四时期中国翻译文学概况 1.中国翻译文学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4.
郝昕 《兰台世界》2012,(28):45-46
林纾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学"的倡导者,均对林纾的翻译文学有过论断,充分肯定林纾的"口译转述"的翻译小说,为中国接近外来文学和思想打开了一扇窗,起到了搭建中西文艺交流平台的作用.有过文学翻译经验的周作人就曾经说过:"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有外国小说,引起一点对外国文学的兴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有计划地出版世界古典文学名著的同时,正在筹备公开出版一套“当代外国文学丛书”。这套丛书着重介绍世界各国六十——七十年代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包括各个不同的流派及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可以使读者对_当代世界文学发展的概况有所了解,为文艺工作者提供研究借鉴的资料。丛书的第一批选题,侧重于在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11,(3):111
<正>2011年2月22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和英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中英翻译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2012伦敦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幕。由此开始至2012年4月,主宾国活动组委会将举办数百场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从文学、电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个角度介绍中国文化,文学与出版将贯穿始终。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纪文景公司,兰登出版公司、大西洋书局等机构的中英书业代表,围绕引进外国文学的经验与困难、如何对引进版文学出版物进行市场营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嘉宾认为,  相似文献   

17.
那天,我们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去看参加外国文学评奖的参评图书。印制精美、内容丰厚的外国文学图书琳琅满目,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不禁在众多的外国文学名著里贪婪地阅读着。我对外国文学一直有一种奢侈般的喜好。当年,我的手中只有一本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却被我反复看了好几年,在没有书可读的日子里,它  相似文献   

18.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7,(9X):7-7
“成功学”图书畅销暴露时代病;“走出去”,究竟该怎么“走”?“90后”作家需要包容和鞭策;10年译20余本哲学名著“翻译狂人”被指糟蹋名著;版权输出太被动?中国文学出国门急需优秀经纪人;恐怖小说迅猛发展专家称不可沉迷。  相似文献   

19.
朱灵慧 《中国出版》2012,(11):52-54
一、引言新时期以来,我国以《世界文学》《译林》《外国文艺》为代表的外国文学译入刊物,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译丛》(Renditions)、《当代台湾文学选译》(The Chinese Pen)为主的民族文学译出刊物,均秉承其各自特色,在中外文学文化交流中功不可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学翻译期刊在文化传播中以各具特色的理念和风格建构出不同的文学图景,而编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在编辑与出版中展现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后,外国文学出版主要局限在苏联作品、外国进步作家作品以及少数外国古典文学名著这些领域。60年代初期, 为了内部研究的需要,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以不同出版社的名义,翻译出版过一些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作品(俗称“黄皮书”),但为数很少,而且仅限内部控制发行。到了“文革”开始,翻译文学作品,除了《南方来信》外几乎绝迹了。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以后,人们才认识到有必要以新的目光来审视外国文学的出版。1978年,针对当时书荒的情况,文化部出版局决定由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