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属于甲壳纲、十足目、鳌虾科淡水水生动物。该螯虾是我国重要经济虾类,原产于美国南部以及墨西哥北部,在引入我国后一度被视为入侵物种,后因其味道鲜美、营养物质丰富且生长速度快,广受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2.
淡水螯虾在我国北方俗称喇咕,而南方多称为“龙虾”、淡水龙虾、螯虾等。淡水螯虾隶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s,螯虾亚目Astacides,下属三个科,蟹虾科Astacidae,螯虾科Cambaridae和拟螯虾科Parastcidae,全世界共有400多个品种。大部分种类分布在北美洲,有12属300多种的螯虾。  相似文献   

3.
张湘昭  张弘 《华夏星火》2000,(12):30-31
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或淡水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刺蛄科。原产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由日本引入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克氏螯虾由于适应性广、繁殖力强,自然种群发展很快,产量逐年增加。但因该虾有掘洞穴居的习性,人们顾虑大量繁衍会对池塘和农田水利设施造成较大破坏;加上该虾外壳较硬,食用率偏低,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国不仅没有对该虾进行开发利用,反而把它当作敌害或低质虾类加以清除。事实上,克氏螯虾具有八大优点,开发前景十分广阔。①克氏螯虾个体较大,雌虾体长约有16.5厘米,体重50~70克;雄虾体长10厘米左右,体重50克上下。②克氏螯虾出肉率约20%,含蛋白质16%~20%,干虾米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其肉味鲜美,营养丰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动物界和植物界也是如此。一些动物或植物看上去不起眼,却身怀绝技,让人大吃一惊!小身板暗藏小手枪鼓虾又名枪虾,在美食界被叫作嘎巴虾,身体呈绿色,拥有一对一大一小的虾螯。鼓虾猎食时会将巨螯快速合上,喷射出一道时速高达100千米左右的水流,将猎物如小鱼、小蟹击昏甚至杀死。这道高速水流会触发  相似文献   

5.
<正>流言:卫生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之一,网上关于它的流言非常多。有人认为,卫生纸越白越好,也有人认为卫生纸并没有想象中的卫生。这些说法有依据吗?真相:颜色太白的卫生纸极有可能是劣质纸加入荧光增白剂后制造而成,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废纸浆。由于废纸浆中含有很多杂质,生产厂家为"掩人耳目",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小龙虾车间早春繁技术的可行性,开展小龙虾车间早春繁育试验。本试验构建了基于水泥池+轮叶黑藻的车间繁育模式,开展了车间内饵料投喂、水质调控和孵化管理等技术研究。繁育试验共139天,平均每尾雌虾产苗213尾,平均产苗率为60.8%。试验结果表明,小龙虾抱卵虾可适宜在广西南宁的冬末春初寒冷季节繁育,车间早春繁育模式切实可行,能提前在每年的2~3月获得早春繁育苗种。试验结果为小龙虾的早苗繁育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这个夏天,小龙虾的热度似乎赶超了天气。行业统计显示,小龙虾已成中国餐饮市场销售规模最大的单品。前不久落幕的江苏盱眙龙虾节上,3万多人一夜之间吃掉了35吨小龙虾。海外媒体报道称,中国的小龙虾饮食店已达1.7万多家,是肯德基中国门店数量的3倍……小龙虾为什么这么火?直接原因在人的身上。在各大城市,街头巷尾的夜市摊上小龙虾堆成小山,人们聚会吃饭都要以小龙虾相邀。不是每一种食物都可以轻易流行起  相似文献   

8.
正每到小龙虾上市的季节,诸如"小龙虾重金属超标""喜欢脏污环境""吃了会造成肌肉溶解"等说法都会在网络上流传,这些传言让消费者谈虾色变。那么,吃小龙虾到底安不安全?"其实,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越多。小龙虾以水草等原初生物为食,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对重金属的积累低,正常养殖重金属残留一般不会超标  相似文献   

9.
科学流言榜     
<正>防腐剂造就西瓜"不坏之身"?流言:网传收藏家、文物鉴赏家马未都打开一个存放了400多天的西瓜,发现其内部已空却没有腐烂。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喷施防腐剂造成的。真相:食品安全专家钟凯表示,西瓜的"不坏之身"只是风干现象,并非喷施防腐剂造成的。这种现象在丝瓜、葫芦、橙子等瓜果中都会出现。钟凯解释说,西瓜皮表层虽然坚韧,但实际上是可以呼吸  相似文献   

10.
正这些生物喜欢发出嘈杂烦人的声音,包括震耳欲聋的防御信号,刺耳的联络方式,还有吵闹的交配之歌……它们有的住在陆地,有的栖息在海洋。有体型巨大的蓝鲸,也有仅2毫米长的昆虫。1.枪虾210分贝声音那么大,同时还能把水烧开枪虾的声音不是用来沟通的,而是一种捕猎武器。这种身长只有5厘米左右的微小生物竟然能发出比喷气式飞机还要吵的声音。枪虾的身体是不对称的,拥有一对螯,一大一小。那只巨大的螯可以长到整个身体一半大小,而声  相似文献   

11.
科学流言榜     
<正>"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三北"防护林挡风导致雾霾肆虐?流言: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少了,雾霾却多了。有人怀疑,"三北"防护林在阻拦沙尘的同时把风也挡住了,从而导致雾霾  相似文献   

12.
正流言:几乎人人都出现过刷牙出血,牙龈红肿、疼痛等情况,尤其是在生活习惯不规律时。有人认为牙龈出血是因为体内缺乏某种维生素。真相:虽然长期缺乏维生素C确实会导致牙龈出血、红肿,但除非连续两三个月都不吃蔬菜、水果、牛奶等含有维生素C的  相似文献   

13.
正流言:今年1月31日所发生的月全食被公认为是一次精彩天象—超级月亮+蓝月亮+红月亮"三合一"。有人称,这种"超级蓝月亮"的出现十分罕见,上一次还是在152年前的1866年3月31日。真相:事实上,"超级蓝  相似文献   

14.
便便怎么拉     
正流言:抽水马桶是16世纪晚期发明的,直到19世纪坐式马桶才真正普及。大部分西方国家的人都使用马桶,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都采用蹲坑。有人说如厕时坐着比蹲着更舒服也更健康,是这样吗?真相:人们做过很多实验来了解如厕时蹲姿和坐姿的区别。以色列科学家Dov Sikirov曾研究了28名志愿者,让他们记录通便时间和困难程度。志愿者们既要坐在不同高度的马桶上,也要蹲在塑料容器上,每个姿势都记录下他们连续六次通便的数据。结果发现,蹲  相似文献   

15.
正流言:生活中,有人认为流鼻血是上火引起的,没必要大惊小怪,可以通过仰头进行止血。这种说法靠谱吗?真相:流鼻血又被称为鼻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大部分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地出现过这种症状。它一般由鼻腔局部或全身疾病引起,如鼻外伤、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高血压等。  相似文献   

16.
正流言:减肥运动中,最受青睐的就是游泳。但不少爱健身的人士说,游泳不但不能减肥,反而会增肥,还有人认为,天天进行蛙泳后,大腿会越练越粗。游泳究竟能减肥还是越减越肥?真相: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有氧运动,既能锻炼心肺功能,又能锻炼肌肉和身体柔韧性。与走路相比,如果运动时间相同,游泳的能量消耗相对较多。但正是由于游泳消耗能量更多,上岸后人的饥饿感更强,这对减肥人群是个考验。  相似文献   

17.
流言:有人认为,使用非惯性手完成惯性动作,比如平时习惯用右手刷牙,故意换成用左手,可以强化大脑的神经连接、诱导新的连接产生,帮助我们产生新的脑细胞.左右手并用真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吗?  相似文献   

18.
正流言:2020年5月5日14时左右,虎门大桥出现了异常振动,桥面以"波浪状"上下晃动。有人认为,桥面振动是由大桥吊索钢丝断裂引发。真相:虎门大桥建于1992年,全长4 588米,是连通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一座跨海大桥,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现代化悬索桥。  相似文献   

19.
<正>流言:有人说,O型血的人是"万能供血者",他们的血液可以输给其他任何A、B、O血型的人。这种说法正确吗?真相:这种说法不足取。科学家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将血液分为4种类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称为A型,只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  相似文献   

20.
正流言:无论是为了清洁或是享受那种酥麻的感觉,定时掏耳朵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有人认为经常掏耳朵并非健康的生活方式。事实究竟如何?真相:耳屎学名耵聍,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液体,可以起到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的作用,并能发挥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绝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刻意清理耳屎。耳道内的菌群有自身的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