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书院谈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金华 《图书与情报》2003,(1):50-51,55
宋代书院是一些学者不满于官学的统制思想的僵化和教学方法的呆板,由私人设立的,采取自由讲学,注重自修和讨论的新型的人才培养场所,这些书院分科学习,设立治事,水利等实科,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教育之场所,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光荣一页。  相似文献   

2.
宋代文化昌盛,社会阅读风气浓厚。宋代书院文人聚集,研讨学问、自由讲学,是古代阅读高地。文章以阅读史研究视角,对宋代文人群体阅读背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实践进行研究,探究书院文人阅读与谱系传承的关联,旨在勾勒宋代社会阅读一隅。通过审视书院知识传承与文化延续过程中的阅读遗产,探讨对当代文化自信背景下阅读交互与再造的启思践行。  相似文献   

3.
自宋代书院制度正式建立以来,在书院的讲学之中,就有重视经学、史学和文学的传统。而兴复庐山白鹿洞书院的朱熹,在收徒讲学之时,更特别注重文学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任文香 《兰台世界》2013,(19):121-122
<正>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785—805)由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勃兴于宋代理学大师自由讲学传播儒学。天下书院千计,而嵩阳书院、睢阳书院、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有著名的四大书院之称,白鹿洞书院则被清人学者王昶誉为"天下书院之首"。一、白鹿洞书院的由来在引得无数骚人墨客流连忘返的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书院的亭台楼榭掩映  相似文献   

5.
作为学术研究、授徒讲学以及时事议论的专业机构,书院对整个封建社会教育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宋代书院教育的互动特质,并且仔细分析了宋代书院的基本特征,对互动特质在宋代书院中的呈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理学形成于北宋、兴盛在南宋,书院是宋代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模式,是理学者寄予发展理学的传播媒介,研究理学的发展与书院的关系,可了解宋代理学兴衰鼎盛,亦可明了书院在宋代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宋代书院为研究对象,从宋代书院的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后勤管理等三大方面对宋代书院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比较全面和客观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对当代教育管理产生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靳颖 《兰台世界》2017,(6):115-117
宋代书院是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繁荣时期,德育是宋代书院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指出宋代书院兼具官学和私学的双重性质,是实现稳固政权",求圣人之道",修身之道等多元化目标发展的结果。宋代书院形成了独特的德育实践方式,即建立学规,明确德育宗旨和目标;利用会讲传授精义,促进学术文化交流和传播;基于德行考核的奖励和惩罚,规范个人道德行为;利用已故贤人祭祀,彰显榜样示范性。  相似文献   

9.
书院起源于唐代,而兴盛于宋代,宋代时期在书院的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宋代,各类书院积极参与、引导了当时的社会教化活动,在社会教化活动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后世的社会教化与文化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功琪 《兰台世界》2014,(7):144-145
书院是我国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在其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则就宋代初期创建、盛行千年不衰的"天下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为窗口,全面透视其教育理念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书院是我国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在其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则就宋代初期创建、盛行千年不衰的"天下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为窗口,全面透视其教育理念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何进川 《兰台世界》2014,(5):130-131
张拭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在学术地位上张拭与朱熹并称“张朱”。张拭书院林立的宋代,为书院教育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他不仅在岳麓书院亲力亲为的执教数年,还在长沙创办了城南书院,堪称“名于一世”的书院教育家,  相似文献   

13.
陈心蓉 《兰台世界》2007,(24):52-53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浙江书院概况,以及宋代迁都临安大背景下,浙江书院的发展状况.指出宋代迁都所造成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促成了南宋时期浙江书院达到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14.
张栻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在学术地位上张栻与朱熹并称"张朱"。张栻书院林立的宋代,为书院教育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他不仅在岳麓书院亲力亲为的执教数年,还在长沙创办了城南书院,堪称"名于一世"的书院教育家。  相似文献   

15.
书院刻书与藏书自宋代开始,以下是本文对宋元书院刻书及藏书的初步探讨: 一宋元书院刻书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雕板印刷术在宋代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刻书的三大系统已经形成,在民间也比较普及流行,可以说,印刷术的发展,是促进书院刻书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书院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学者讲学、生徒学习都离不开书籍。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许多书院在讲学之余刻过不少书,书院成为封建社会刻书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吴海 《声屏世界》2007,(5):43-43
江西奉新的华林书院在宋代是全国闻名的书院之一,与当时的长沙岳麓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为江南四大书院。三集广播连续剧《华林的钟声》描述的就是宋代华林书院的创办者胡仲尧因开办女学引起轩然大波的动人故事。历史原本就是一部巨大的教科书,它蕴蓄着无所不包的丰富内涵,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  相似文献   

17.
古代书院注重学生管理。其山长选拔注重德才兼备,管理人员多由生徒参与,招生就业比较自由,奖学助学全面覆盖,日常管理比较严明,校园文化注重文教、德育注重仪式和榜样作用。这些都对现代大学的学生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檀书院     
我国的古代书院是除官学和私学外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它集藏书、讲学、祭祀于一体。北京的古代书院产生于五代时期,至清朝末年改为学堂。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分官私两类,但发展于宋代。私人书院最初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唐贞观九年(635年),设在四川省遂宁县的张九宗书院,为较早的私人书院。官立书院初为官方修书、校书,偶尔也为皇帝讲经的场所。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将乾元院改名为丽正修书院,后又改为  相似文献   

19.
岳麓书院学规自宋代初现规模,时至清代日臻完备,涵括了书院的办学宗旨,蕴含了诸多教育理念,范定了岳麓书院的教学秩序、诸生的道德修养、学习态度与方法,颇具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吕祖谦是宋代著名学者,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同时吕祖谦还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丽泽书院的创办者和主讲人。吕祖谦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著作颇丰,其创立的"婺学"学派,在当时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