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朱熹从小接受儒家、理学和佛学教育,年少时又接受二程理学熏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根植于儒家、折衷于理学的德育思想。他将德育思想应用于官学和书院教育实践,广泛传播"明人伦"、"学事理"等主张。  相似文献   

2.
南宋理学思想集大成者朱熹在建构理学思想体系过程中,提出了以"变化气质以复性"为逻辑起点,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思想,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诸多独树一帜的见解,对当代教育尤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与弼终身以理学所描绘的"圣贤"作为行为准则,潜心研究儒学经典,并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他一生贫困与疾病交集,却始终坚信人性本善的信条,并以教育传播理学思想为己任,其桃李满天下,为后世的经学发扬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篇通过王夫之先生"知"与"行"统一的教育主张,回顾其反对传统理学教育,建立具有初步民主思想新教育的历程,深刻反映了政治与经济领域巨大变动下,以王夫之为脊梁的思想、学术领域进步的实学思潮。  相似文献   

5.
宋代儒家思想在思想和学说著作上顺应时变,以"理学"的新形式出现,糅合道家、佛家的思想,适应了社会历史潮流,因此,宋代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理学形成于北宋、兴盛在南宋,书院是宋代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模式,是理学者寄予发展理学的传播媒介,研究理学的发展与书院的关系,可了解宋代理学兴衰鼎盛,亦可明了书院在宋代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历代以来,贵州省清水江流域地处西南边陲,交通闭塞,世居在这里的苗族、侗族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形中成了独特的婚姻习俗:如"姑舅表婚""扁担婚""入赘婚"等形式以及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等习俗。随着清中央王朝势力的进入,大量汉族人口的入迁以及儒学教育的兴起,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的婚姻习俗在与中原文化发生碰撞过程中逐渐演变而趋向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程颢的"识仁"思想是其理学的重要宗旨,从宋明理学衍伸出的陆王心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程颢的"识仁"思想开创了心学一派的源流。程颢的教育理论思想对于北宋书院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教化功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荣 《兰台世界》2017,(7):73-74
张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关学"教育和"理学"教育的奠基人,张载一生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致力于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他的人才教育体系、实践论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反观当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可以从张载的教育思想中找到艺术教育的理趣,为现阶段艺术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史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清初著名教育家蔡世远生于理学世家,对程朱理学深有体悟。在清初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氛围中,他以程朱理学为根基,以恢复人的天赋本性为旨归,借助鳌峰书院,践行性理教育,为往生继绝学,精心育才。  相似文献   

11.
张栻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活跃于南宋乾淳盛世年间,积极倡导理学教育,并利用书院进行理学的研究和传播。张栻提倡的理学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把道德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提出办学的宗旨是传道济民。  相似文献   

12.
吕静 《兰台世界》2014,(11):81-82
张栻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活跃于南宋乾淳盛世年间,积极倡导理学教育,并利用书院进行理学的研究和传播。张栻提倡的理学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把道德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提出办学的宗旨是传道济民。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认为:要注重学问上的兼收并蓄,就是要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学问之道的"理学修身"与"理学经世"相统一,理学就是经世,经世就得躬行,不能只知道空谈心性,也不能只知道空谈践履。  相似文献   

14.
朱熹从小接受儒家、理学和佛学教育,年少时又接受二程理学熏吞,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根植于儒家、折衷于理学的德育思想.他将德育思想应用于官学和书院教育实践,广泛传播“明人伦”、“学事理”等主张.  相似文献   

15.
朱子理学是指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体系或礼学学派,是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两个学派的合称。本文将对朱子理学的书院教育和刻书传播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探寻朱子理学的兴盛繁荣途径。  相似文献   

16.
罗娟 《兰台世界》2014,(9):65-66
朱子理学是指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体系或礼学学派,是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两个学派的合称。本文将对朱子理学的书院教育和刻书传播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探寻朱子理学的兴盛繁荣途径。  相似文献   

17.
苗族蚩尤戏源于苗族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以古朴、灰谐、夸张、个性化的表演方式,纯正的民族素材和独特的苗族面具而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纵观苗族蚩尤戏的发展、传承历程,从非物质文化视角提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思路,维护地方戏剧的文化发展环境,强化地方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拓展苗族蚩尤戏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魏燕明 《兰台世界》2012,(15):56-57
朱熹是我国封建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学学说的集大成者。作为古代教育家,朱熹倡导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编撰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著作,开展以书院为模式的教育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书理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学研究轴心是"书—人—用",以这一轴心和"书是基础"、"人是关键"、"用是目的"三原则为基础,可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纳入分析的框架。将"一个轴心,三条原则"倒置为前提或公理,则可构成"书理学"的理论内核。书理学既有图书馆学的分析性基础理论,也有理解图书馆学研究体系研构的R范式、H范式和S范式。书理学的建构将有益于图书馆学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0.
侯欣 《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65-165
网络、手机、数字影像等新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的媒介生态环境,媒体技术的利用和推广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尤为重要,尤其是对"苗族山歌"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于此,将从新媒体的角度和视野深入到湖南省沅陵县二酉苗族乡进行考察研究,通过访谈、调查等形式浅谈"苗族山歌"文化的内涵以及对此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