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源意象在《桃花扇》中按语源不同可分为天台山桃源、武陵桃源和桃花仙源。孔尚任据《桃花扇》的情节结构将天台山桃源置入"离合"线,武陵桃源置入"兴亡"线,皆走向幻灭的结局;桃花仙源则置入套式结构,成为对全剧的思考与指点。三个桃源与孔尚任的生命流程有着相当大的联系,从石门山与桃花源的对应关系及孔尚任出山后所面临的境况可以看出桃源意象的背后隐藏着孔尚任的"复归"情结。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实现了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目的,使其感人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那么,作者是如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呢?《桃花扇凡例》中指出:“剧名《桃花扇》则桃花扇譬则珠也,作《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睛龙爪,总不离乎珠,观者当用巨眼。”这无疑是说,“桃花扇”在剧中是  相似文献   

3.
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是清代剧坛的优秀作品,与洪升的《长生殿》传奇,历来为世人所推许,誉为清代剧坛“双壁”。但是此书传世的版本纷繁,版本的源流,至今尚无专文探讨,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笔者不揣谫陋,兹就其版本源流,试加探讨,以求教于方家。《桃花扇》传奇四十四出,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南明一代在  相似文献   

4.
以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驰名的清代剧作家洪升和孔尚任,对中国古典戏曲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南洪北孔"。洪升存世著作有《诗骚韵注》(残缺)、《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孔尚任则有今人汪蔚林编辑的《孔尚任诗文集》,然而都不是他们传世著述的全部。目前,笔者在天津图书馆残破书中,有幸于清智朴和尚纂修的《盘山志》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凡十卷补遗四卷首一卷),发现载有洪升三次游历盘山所写的诗三十六首,文一篇,孔尚任诗一首,文一篇,皆是他们的集外所佚。这些诗文不仅关系盘山景物、史迹,同时也反映了洪、孔二人的生平思想。现分别辑录如下,并略作考订,以供学人参稽。  相似文献   

5.
孔尚任于<桃花扇>卷首自署"云亭山人",关于此一"云亭",一般释为曲阜雲山(石门山),本文则认为应指泰山南麓之云亭山.尚任少时曾从叔父贞殖泰安学正任上,故以此为号.云亭山附近上泉村旧有孔尚任题碣,今毁而文存,其碣文字,堪补<孔尚任集>之佚.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6,(9):79-79
由话剧导演田沁鑫执导、江苏省昆剧院演出的昆剧《1699·桃花扇》,将在北京首演。田沁鑫新导的《桃花扇》是名符其实的“青春版”,全部演员的年龄和剧中角色相仿,演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据田沁鑫介绍,这一版《桃花扇》再现了昆曲的和谐之美。为了恢复原版的风貌,剧组曾赴上海、苏州、浙江各地寻找散落的曲谱。在改编上,田沁鑫只根据孔尚任原作,依照演出节奏进行了删节,没有新编和改动。而且,他还基本恢复了300年前文武并重的演出规模,舞台设计也非常考究,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南都繁会图》首次全景亮相;康熙年间的曲谱、昆曲大师俞…  相似文献   

7.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三百年前的孔尚任,历经十余载,脱稿而成的传奇历史剧《桃花扇》,近日,被搬上北京保利剧院的舞台,由一群来自江苏省昆剧院的“最小年龄16,平均年龄18”的孩子们诠释。年轻演员也成为该戏最大的“宣传点”。  相似文献   

8.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二十三年,皇上南巡,讲经称旨,蒙特用,授国子监博士,迁户部员外郎。尚任才华超轶,著述等身,诗词文赋,无所不能,尤以戏剧负盛名。现存著作主要有戏剧《桃花扇》、《小忽雷传奇》,诗文集《湖海集》、《长留集》、《石门山集》、《岸堂稿》、《续古宫词》,族谱家志《孔  相似文献   

9.
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却奁》写到侯朝宗和李香君合卺后,次日早晨杨龙友前来"道喜",李贞丽对杨龙友说:"请老爷同到洞房,唤他出来,好饮扶头卯酒。"关于"扶头卯酒",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著《桃花扇》中的注释是:"卯酒是早晨卯时前后饮的酒。扶头,姚合诗:‘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王禹偁回襄阳诗:‘扶头酒好无辞醉,缩项鱼多且放馋。’所以扶头有两个解释:一是振奋头脑的意思;一是酒名。"王季思等虽未说明此处的"扶头"是何义,但据行文可以肯定其取第  相似文献   

10.
为文苦辛事     
写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起码没有党“麻雀”那么“潇洒”.这大约应了那句古话:成人不自在.曹雪芹为“红楼”一梦,呕心十载,孔尚任作《桃花扇》伤神15年.司马迁忍辱18年春秋著成《史记》,歌德为《浮士德》倾尽了60年心血.每读唐诗,最能感受到灿烂之中的艰辛.如贾岛之苦吟“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一般的,不乏其人.比如刘驾:“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  相似文献   

11.
词语搭配是选词造句的一项规律。如果在这方面出了毛病,就有可能发生语义矛盾的症候。试举二例。①《出山异数记》一书,是孔尚任写的一部完整自传。从青年时代故乡奋发攻读开始,  相似文献   

12.
正王丹凤(1924-2018)。1941年从影,第一部电影是《灵与肉》,之后主演了《新渔光曲》《丹凤朝阳》《教师万岁》等影片。抗战胜利后,在《青青河边草》《肠断天涯》《无语问苍天》等影片中担任主角。1948年赴香港,主演了《琼楼恨》《方帽子》等片。1951年返沪,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先后在《护士日记》《家》《春满人间》《女理发师》《桃花扇》《玉色蝴蝶》等影片中饰主演或者是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从话剧《断腕》《驿站桃花》到《生死场》《狂飚》《赵氏孤儿》,京剧《宰相刘罗锅》到现在的昆剧《桃花扇》,可以看出导演田沁鑫对传统题材的偏爱,从她导的戏剧中常常能找到一种很刚硬的力量,而这次《桃花扇》却没有。  相似文献   

14.
<续古宫词>百首是历来被学界视作已经佚失的孔尚任重要诗作之一,而该书国内尚存有一孤本,现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为清康熙二十四年介安堂刻本,内中所载官词结构严整,情致婉转,词藻隽永,不但在孔尚任诸诗作中别树一帜,而且在咏史题材泛滥的明清两代宫词中,亦堪称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15.
《芝仙书屋图》是清康熙时期众多名士为徐兰所作的一幅在历史上很有影响的画作,参与绘画及题诗者包括王翚、王原祁、岳端、孔尚任等90人,人数之多,画史罕见。此图虽然史有所载,但由于久隐于世,所记错漏颇多,以致对了解作品造成困难。通过查询文献资料,本文对此图进行全面考证,纠正了史料上的谬误,勾勒出此图的流传鉴藏脉络,梳理出画主徐兰的生平事迹、交游关系,同时对作品的成图动因与创作背景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广泛考察参与绘制和题诗者,发现徐兰的交游主要以岳端、博尔都、孔尚任等人为中心展开,这对了解和研究清初文人交游、宗室文学兴盛等文化现象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正>"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自是擎身无妙手,肩头掌上有何分。"这是清朝初期,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在观看花鼓灯表演后,写下的《舞者词》中的一段,形象地描绘了花鼓灯优美的舞姿和精妙轻捷的技巧。安徽花鼓灯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  相似文献   

17.
清代戏曲作家、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了南明宏光朝廷覆亡的悲剧历史,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被誉为清代剧坛上的明星。据我所知,这部传奇,解放前就有梁启超的校注本;解放后的注本,我手头有两种:一为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以下简称“王注”),一为刘叶秋注(以下简称“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浩如烟海,要把它们记住不妨用二十八字诀窍记法。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第一句的含义是,东,《东周列国志》;西,《西游记》;三,《三国演义》;水,《水浒传》;桃花,《桃花扇》;红,《红楼梦》。  相似文献   

19.
《桃花扇》以戏剧文体书写明清易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借强调叙述"真实性",保存或与官方宣传相龃龉的历史细节,暗含悼明情思。作为一部寓言作品,剧中"现实"不再只是发生过的现实,而是包含了反思的隐喻性呈现。其叙事策略,正是借戏剧与人生的互文性,以剧中角色褒贬现实中人。舞台上的戏剧《桃花扇》作为明代社会生活的缩影,恰符历经世俗风物变化的士人心理,而剧作成功的背后隐藏着社会剧变之下,一代人共有的沮丧与哀伤。  相似文献   

20.
忙碌的现代人,有谁曾静静地坐在戏院里,领略昆曲软糯的声腔、曼妙的身段?《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这些耳熟能详的戏名,又有谁细细端详它们的浪漫与传奇?继对唐诗宋词的多情讲述后,安意如又把目光落在了这些元杂剧上。这个小女子在新书《观音》中讲述了一个个元戏曲中美丽而哀愁的故事,有些竟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想象,譬如这篇《雷峰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