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更好地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本文调查了90后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水平较强,就业主体性和能动性较高,就业准备充分,就业动机全面,就业目标明确,就业态度务实,就业信心坚定,就业评价积极客观。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增强大学生就业意识、推动高校就业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统一,就业质量是当前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核心所在。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就业的稳定性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就业匹配质量较低,就业期望与就业岗位的偏差较大。为此,需要以就业质量为导向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发挥不同主体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匹配度的调整功能,科学规划和调整自身职业生涯与就业期望值,提升个人就业效用。  相似文献   

3.
"体面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面临着就业规模大,就业质量低下的难题。农民工就业的现实状况、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等都亟待研究,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早日实现中国农民工"体面就业"。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就业对象多、就业观念旧、就业信息少、就业质量差、就业保障弱等现实问题。应通过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减轻就业压源;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就业渠道;切实加强农民职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平台,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农民就业法规制度,促进就业保障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就业观是个体对求职就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就业行为的先导,不同就业观导致不同的就业行为并产生不一样的就业结果。深入探讨就业观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联性,对于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面向毕业一年后的2013届高校毕业生开展面访问卷调查,线性回归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条件观、就业价值观、就业目标观、就业伦理观均显著影响其就业质量。为此,我们应大力提升毕业生专业认可度,注重增强其就业能力素质及认知,引导毕业生开发求职社会资源,乐观看待就业形势,培育发展型就业价值观,理性看待和确立就业目标,适度增强就业自主性,力争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观念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巨大,良好的就业观念不仅能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能影响其职业发展。虽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观念改观不少,但是,大学生就业观念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内涵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观念还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进一步转变的建议,以期能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些年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全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从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入手,从就业意愿、就业影响因素、就业目标、就业流失率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困境,为就业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紧接着,深入剖析河南省大学生的就业趋势,为就业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推动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的策略建议,从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就业信息体系、创业扶持体系和就业政策体系五大方面,最终有效提升河南省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趋势,包括电商平台就业、平台服务市场就业和在线平台市场就业等各类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大学生参与新就业形态现状,分析大学生选择新就业形态的优势和限制与平台模式下就业形态发展,即大学生可以在新就业形态中获得“轻创业”、灵活就业、新职业发展机会,获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同时新就业形态发展也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持,从而实现新就业形态发展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双向赋能、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需要。专科毕业生在基层就业主要以从教、从商为主,在基层就业的人数较少,在城市临时就业的人数较多。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观念滞后,基层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差。树立多行业就业及和谐的就业观、增加基层就业岗位的设置、提高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基层就业的软环境以及树立基层就业服务意识,对促进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医学生到基层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医学生的数量大大提高,随之而来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因此,就业形势要求医学生到基层就业,就业趋势促使医学生到基层就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就业。基层就业是今后医学生就业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河北省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形势不容乐观。需要认清就业现状,把握就业变动趋势,采取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就业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依托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通过放松政府管制,为再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通过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等多种措施来化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12.
罗君 《教育教学论坛》2013,(10):143-144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备受关注,而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就业心理作用引起。因此,在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更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仔细研究学生的就业心理,并且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就业工作,真正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排忧解难,帮助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理论及相关研究表明,就业人力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运用自编甘肃省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调查问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2987名甘肃省在校大学生的就业人力资本从就业意识、就业能力和就业精神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就业人力资本总体接近一般水平,其中就业能力维度得分均值相对较高,就业意识和就业精神维度得分均值相对较低。基于调查结果,从大学生就业工作主体责任方高校层面提出相应建议,进而提升甘肃省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就业管理工作是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就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为传统就业管理模式向电子就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本文在分析就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电子就业管理模型、纸质就业协议电子化、电子就业协议签约架构和电子就业管理信息平台等内容,构建了大学生电子就业管理模式。大学生电子就业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就业决策科学化,最终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政府、高校积极应对大学生就业工作,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拓宽就业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热情却低于往年,出现大学生不积极就业、不急于就业甚至不就业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下,大学生的主动就业意识降低,毕业生中“慢就业”“不就业”现象日趋严重。文章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环境、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意识等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提出应从端正毕业生就业思想、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毕业生自我认知等方面来培养毕业生的主动就业意识,制定合理职业发展规划,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抗逆性,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就业育人的实施,对提升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就业育人的基本内涵与现实意义、就业育人的主要困境、就业育人的实践突破等三个方面,详细探析了联动人才培养,坚持就业导向;开展多元育人,提升就业能力;拓展校企合作,推动就业发展;做好供需对接,助力优质就业,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就业育人工作,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违约是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重要表现。就业时间安排不合理、《就业协议书》地位尴尬、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缺陷以及就业诚信制度缺失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违约行为频发的制度诱因。解决大学生就业违约问题,必须合理确定就业时间安排,切实完善《就业协议书》的制度规范,尽快建立科学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努力构建就业诚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劳动者在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如何规范就业市场,使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国家应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规范就业歧视相关司法程序,逐步消除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20.
我国6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公布了2017届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就业单位和就业地域特征数据。相比于1995-2008年的博士就业数据,博士后已经成为2017届博士毕业生就业重要去向;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延续了多元化趋势,学术性岗位依然是最主要的就业途径,企业就业比例上升,政府部门就业比例下降;博士毕业生就业呈现属地就业、东部聚集和区域集中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