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一次班会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老人说:"我才给你一个包子,你就感激,而你的父母养了你这么多年,难道你就不感激?"这个孩子一下子醒悟了,回了家.  相似文献   

2.
小笼包子铺前,一个顾客说:“你这包子也太小了!” 小笼包子的老板说:“你能吃下我二十个小笼包子的话。这包子钱我就不要了。”  相似文献   

3.
不笑才怪     
《少年文艺(南京)》2014,(11):30+48-30
不能不吃的包子 郑媛媛拿了几个包子边走边吃,路上遇见邓芊芊,就热情地递了一个包子请她吃。邓芊芊推辞说:“我吃过早饭了,现在一点儿也不饿。”郑媛媛诚恳地说:“这可是有名的狗不理包子啊!”邓芊芊想了一会儿,默默地接过了包子……  相似文献   

4.
冬天,北风呼呼地吹着,好冷啊!妈妈对嘘嘘乐宝贝说:“天气太冷了,你去买些热乎乎地包子来吃吧!记得要带上一条小棉被裹包子。这样,包子就不会冷了。”  相似文献   

5.
寒冷的冬天,卖包子的和卖被子的同在一座破茅草房里躲避风雪。风很冽,雪很猛,天很晚,卖包子的很冷,卖被子的很饿。但他们都坚信对方会有求于自己,所以谁都不开口。过了一会儿,卖包了的说:“吃一个包子”,他想:冷了吃一个包子会暖和些;卖被子的说:“盖一条被子”,他想:自己暖和了就不饿了。又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又说:“再吃一个包子”;卖被子的也说:“再盖一条被子”。就这样,卖包子的一个接一个地吃包子,卖被子的一条接一条地盖被子;卖包子的始终没有盖上一条被子,卖被子的始终也没吃上一个包子。故事的结尾是:卖包子的冻死了,卖被子的饿死…  相似文献   

6.
分吃包子馅     
小洁不爱吃蔬菜,尤其像包子馅里的胡萝卜、芹菜等。每次吃包子时,劝说、利诱(许诺她吃了馅会怎样怎样)、讲道理都无济于事。如果反复劝她连皮带馅一起吃,她会只吃个包子皮、剩下馅,第二个包子就不吃了。 星期二,又吃包子。洗手时,我就跟小朋友说:“快洗干净小手,咱们去吃香香的包子。”包子送来时,我故意大声说:“哎哟,什么馅的包子这么香?你们闻到了吗?”孩子们纷纷说:“闻到了!”我把包子分到小朋友的盘子里,他们大口吃起来。 可小洁仍拿起包子,熟练地把馅挤出来,把皮儿吃了。我说:“小沽,再吃一个吧!”她看看我,说:“刘老师吃馅,我吃皮儿!”犹豫了一下,我吃下了她送过来的  相似文献   

7.
想想 《同学》2003,(10)
学校不仅有各种各样搞笑的事情,也有很多让你哭笑不得的遭遇……在俺四年的学校生涯中,耳闻目睹的也还真是不少,更不要说亲身经历的了……包子的故事一天去食堂打包子,划卡机出了点毛病,一下划下去25块3。卖包子的大叔鼓起了半天勇气,可怜兮兮地说,“要么我记得你,以后来直到把多划的钱用完吧。”我看他那个样子也只好同意了。可怜我上顿包子下顿包子地吃了几乎半个月,包子大叔还欠我2块3。这天我走在路上,就听后面有人指指点点的:“就是他!天天去二食堂吃包子不给钱。”  相似文献   

8.
开心驿站     
《考试》2005,(4)
天天吃包子不给钱一天去食堂买包子,划卡机出了点毛病,一下划下去25块3,卖包子的哥哥鼓捣了半天也加不回去,可怜兮兮地说要么我记得你,以后来直到把多划的钱用完吧。我看他那个样子也只好同意了。可怜我上顿包子下顿包子地吃了几乎半个月,包子哥哥还欠我2块3。这天我走在路上,就听后面有人指指点点的:"就是她!天天去二食堂吃包子不给钱!"  相似文献   

9.
周福峤 《班主任》2006,(1):35-36
一天,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和父母拥抱.学生听了,不解地望着我.一位学生问:"为什么?"于是,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  相似文献   

10.
快乐加油站     
《课外阅读》2006,(10):52-52
走自己的路小明一早起来发现自己的皮鞋不见了,于是穿上小新的耐克去上课了。下课时,他正跟小军神侃,小军一低头,吃惊地说:“啊!是你穿了小新的鞋呀?你没见他急得那样呢!”小军潇洒地说“:你没听人说嘛‘,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找去吧!’”鸡蛋汤换包子一天,二愣子进入一家饭店冲着服务员大喊:“快来两碗鸡蛋汤!我饿坏了。”服务员连忙端来鸡蛋汤。二愣子又喊:“我不要鸡蛋汤了,快给我换四个包子来!”服务员又连忙送来四个包子,端走两碗鸡蛋汤。二愣子吃完包子就往外走。服务员要他付款,二愣子把[一瞪说:“为啥付钱,那四个包子是我用鸡…  相似文献   

11.
重阳包子     
张功基 《老年教育》2010,(12):36-37
在我的家乡,有重阳节吃包子的习俗。 8岁那年,我上了本村小学。这天上午课间休息,忽然有个小伙伴说今天过重阳节,晌午吃包子。我一听,口水不由地流了下来,肚子也咕咕直叫。这时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吃包子,吃包子!”霎时间,校园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喊“吃包子”。教我们的姜老师匆匆从办公室走出来,当明白了事情原委后,  相似文献   

12.
六、童趣绽放3.文字是心灵的翅膀一天批改学生作文,看到了田芽同学写的文章《上坟》。田芽9岁,正上二年级下学期。文章是这样写的:上坟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老人们说是gui(鬼)节。我和俺爹去给奶奶上坟。我挎着包子,爹挎着篮子,篮子里有烧纸、香、火柴和kuai(筷)子。  相似文献   

13.
快乐百分百     
《中学生天地》2010,(10):22-22
理性的狗出门买包子,回来的路上,一人牵一狗跟我擦肩而过,那只狗巴巴地看着我手上的包子直流口水。就在这时,我清楚地听见主人跟狗说:"理性点!"于是,口水流了一地的狗就乖乖地转头回去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们     
包子是我在这个班的第一任同桌。我稀里糊涂地就扎进了高二,住我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高一好好打理一下的情况下,我就把自己以一张纸的代价卖给了文科。我按座位表找到了属于我的一平米空间,然后就把目光锁定在即将认识的同桌身上。后来我很气愤地对包子说过,她个性化的名字曾让我以为我能有幸在文科班与比熊猫还珍贵的帅哥同桌。她说她的名字本来就是用来蒙人的,却不曾料到会蒙到一头颇有智商的猪。第一堂政治课上,老师那口纯正的非普通话把我弄得一头雾水。他每说一句,我就扯扯包子的衣角,她就翻译一句。后来索性不用我扯,她就翻译每一句,我说包子你很能干  相似文献   

15.
<正>一阿尔法的前任主人是我。那天上学路上我遇到了同班的赵凡凡,他在河边捉到一只乌龟,说要找我换两个包子。我早餐只有三个包子,给他两个,我肯定撑不到中午,所以我说:“如果你想换,只能用它换一个包子。”“你看这乌龟多可爱。”他拿着乌龟在我眼前晃了一下。我想了想,说:“好吧,两个。”“成交。”他笑了。就这样,我用两个包子换了这只乌龟。第三节课时我就已经饿得够呛,中午几乎走不动路了。回到家,我先吃了一个饭团,然后用一个盆盛好水,把乌龟放进去。  相似文献   

16.
包子和面条大打出手。包子因为太胖跑得慢,被面条打得落花流水。于是他约了生煎包、豆沙包去找面条理论理论,在路上遇到了方便面,包子等人于是围住了方便面一阵毒打,说:"别以为烫了头发,我就不认得你!"  相似文献   

17.
胡思乱想     
最近好吗?今天开场有点新意思。有读者发邮件给我讲了几个笑话,笑得我不行不行的。特此与你共飨。一天去食堂打包子,划卡机出了点毛病,一下划下去25块3,卖包子的哥哥鼓捣了半天也加不回去,可怜兮兮地说要么我记得你,以后来直到把多划的钱用完吧。我看他那个样子也只好同意了。可怜我上顿包子下顿包子地吃了几乎半个月,包子哥哥还欠我2块3。这天我走在路上,就听后面有人指指点点的:“就是这人!天天去二食堂吃包子不给钱!”  相似文献   

18.
没有溺爱     
陈玲带儿子去早餐店吃早餐。她买了两杯牛奶和几个包子,就和儿子吃起来。儿子拿起一个包子,从中间掰开,只吃包子馅,不吃包子皮。陈玲责怪说:“你怎么能这样吃包子?”儿子说:“包子皮不好吃。”陈玲说:“不好吃也要吃。”儿子再拿一个包子时,陈玲就盯住他,要他全部吃下去。儿子照样把包子从中间掰开,只吃包子馅,不吃包子皮。在母亲的监视下,他不敢再扔包子皮,可又实在不想吃。两片包子皮在他的手里倒腾来倒腾去,就是不往嘴巴送。邻桌来了一对小姐弟。姐姐最多十岁,弟弟五六岁的样子。姐姐吩咐弟弟坐好,就去买早点。她买了两…  相似文献   

19.
蒸包子上层先熟乎?下层先熟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人丰 《物理教师》2005,26(4):61-61
近日阅读本刊第 1 0期《敢于质疑 勇于探究》(下简称“《质》文”)一文 ,对于蒸包子是上层先熟还是下层先熟的讨论 .作者对蒸包子一事 ,竟然能够通过实验给出数据来说明是哪层先熟 .这种严谨治学的精神令人佩服 .不过 ,蒸包子确实有上层先熟的 ,也有下层先熟的 ,我说的可不是《质》文所说的哪种蒸法 .江苏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和《质》文作者其实都忽略了蒸包子的一个细节 ,蒸包子一般都会垫一层浸湿的纱布 ,这层纱布的作用 ,本来是为了使包子不会从空隙里陷下去和不会粘在蒸笼底上 .但这层纱布却使下层的包子变得较易蒸熟 ,因为这层纱布的致…  相似文献   

20.
1994年4月7日晚7时许,一伙手持尖刀、铁管的歹徒在兰州市和政路市场自东向西行凶闹事。他们见人就打,见东西就砸,闹得整条街道行人躲闪,鸡犬不宁。和政路西端,一位正向包子馆搬煤的年近七旬的店主。王国华老人好心地规劝了一句:“你们这样乱打人有什么意思,年轻人怎么不学好……”没等这位老人把话说完,一名歹徒顺手搬起一块重达5.6公斤的煤块砸回老人的头部。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