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浅析汉语网络交际语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交际是人们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方式.网络语言已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简要探析网络交际语言的基本特点,并进一步分析网络语言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是流行于网络世界的基于日常语言的语言变体,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日常语言的认知。目前大多数人对网络语言采取的是接纳的态度,但网络语言与日常语言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冲突。本文主要研究网络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冲突及解决这一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交际语境和言语社区的特殊性。简约性是网络语言变异的主要原则,而视觉性和游戏性则是网络语言变异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普及,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与网络密切相关,网络交流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作为传统语言与高科技产品相结合的产物各大高校应运而生.那么何谓网络语言呢?网络语言就是那些在日常应用的语汇库中不存在的,首先在网络上出现的语言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简称为"网语",是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新兴的媒体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是由于网络语境和社会文化的要求,它是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在现实生活里,人们除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用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这种语言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递和沟通,它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与传统的交际语言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网络上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由一义多词造成的语言浪费和语言混乱更是屡见不鲜,网络语言正冲击着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语言现状令人担忧,网络用语的规范与引导,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网络语言也随之大量产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有人说网络语言是黑话,有人说网络语言是对汉语的蹂躏和践踏,也有人对网络语言拍手称好,说网络语言是特色语言,是活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郑尔君 《文教资料》2010,(21):34-36
网络语言是汉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可以与基本汉语词汇相辅相成,互不取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洁风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也造成了语言污染。对这些语言现象,我们必须加以客观分析,区别不同情况,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以难以想像的速度扎根于千家万户,除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外,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媒体语言--网络语言.本人从网络语言使用的地域差异,时其进行分析,并详尽的介绍了网络中地域语言的特点和构成.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络时代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不断发展、扩充,日益对我们的网络世界加深影响,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也日趋理性和成熟.本文将对网络语言的形成、构成、特点以及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规范的语言是文化传统得以维系、传承的重要基础。网络是一个平民化的交际舞台,它为不同阶层的网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网络语言不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由于姿势、表情、声音等缺失,使它的语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而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多为35岁以下中青年,新兴的词汇和不规范的语法,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因此十分必要对网络语言发展进行引导规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倡导动态观念,树立多层标准等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络的普及,小学生成为网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网上交流时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传播、创造网络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小学汉语教师要通过"上网"追求年轻化,并因此正确认识网络语言,更好地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使用汉语;小学生要通过"上课"追求规范化,使课堂成为汉语规范的主阵地,不断提高小学生在网络交流时辨别网络语言正误、良莠、美丑的能力,使小学生规范地使用汉语,使用优美的汉语,并力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  相似文献   

13.
经过3年多的实践,利用世界大学城平台进行的英语教学已形成适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模式。将世界大学城新型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较,有利于更深入地研究外语教学,对网络环境中语言教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它的出现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提高了语言环境的稳定性.网络语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人意料的影响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语言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态势,使之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应当从保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前提出发,积极调控和干预语言生态进程,科学规范和利用网络语言,推动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介绍知名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的新作《语言与因特网》,这是国际上第一部由主流语言学家撰写的论网络语言现象的著作。在对原作的优点与不足加以评论的基础上,本文还简单地对照分析了国内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并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广阔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正逐渐深入到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语言,即互联网常用语,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中"飞白"辞格进行语用分析,有助于正确看待网络语言中"飞白"辞格被大量使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日益推广,催生并繁荣了网络语言.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语言,其触角已渗入网络之外的生活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章意在立足修辞学理论,结合现行的网络语言,从词语、句式和篇章三个层面,探究网络语言中的仿拟手法的运用及其独特的表达效果,预测该修辞手法在网络语言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罗再香 《海外英语》2012,(14):226-227
计算机问世让全世界人们处于信息时代。人们更多地依靠网络工作、学习、交友等等,人们的生活节奏不仅加快了,工作和学习节奏与效率也提高了。计算机语言—英语就进入了汉语语言里。该文主要探讨英语网络语言对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社区通用的一种语言变体。模因论是阐释语言现象的新理论。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模因也被寓于语言之中。以模因论为视角,通过某一谐音模因进行构造、借用外来语言模因仿造、直接使用某一方言模因进行构造、缩略模因进行构造网络词;用标点符号的“超常”书写,忽略大小写规则;以固定句式去诠释不同的内容解读网络语言的变异,为研究网络语言创新了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随着人们使用网络媒介交流的数量增加而发生很大变化。它区别于传统的汉语,脱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语体,具有幽默、简捷、形象、生动等特征;但也同时出现了随意生编滥造的现象,使汉语的规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论述了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