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心良  郑书莉 《科教文汇》2013,(3):48-49,5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中外合作专业以课程内容设置与比赛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比赛结合,实习岗位和实习基地与竞赛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效果显著。并在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竞赛水平,融合专业资格证书认定和学科竞赛,提升"项目+竞赛"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竞争软实力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殷桥 《科技风》2023,(27):108-110
创新创业已成为助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知识密集、创新驱动的特点,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针对传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困境,借助“项目+竞赛”的优势和双驱动作用,尝试探索“项目+竞赛”双驱动模式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育人、项赛结合”,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以学科技能竞赛为契机,结合药学专业的特点,构建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为训练宗旨,以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创新思维和责任意识为目标的药学专业实验技能竞赛训练体系,并在海军军医大学药学专业中进行实践探索。该文从组织人员、选拔机制、训练模块、宣传交流、题库建设、保障制度等方面,阐述药学本科生实验技能竞赛训练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赛教融合”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合作,共建实训联合体;将竞赛标准、课程标准、企业用人标准和职业标准充分融合;对专业师资队伍进行打造,形成“双师双能型”师资团队;优化专业评价体系;最终将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引领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落到实处,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  相似文献   

5.
程燕 《科教文汇》2013,(17):44-45
本课题立足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艺专业课程改革,以技能竞赛为}】,环艺专业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为例,通过历年来技能竞赛的经验与收获,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把技能竞赛作为一面旗帜,激发并引领学生的潜能;把技能竞赛作为一面镜子,及时反映出教学方面相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完善相关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出发点,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在我校"预算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文俊  曹龙 《科技风》2023,(12):38-40
本文论述了中职学生集中实训技能大赛辅导的实践策略:从每周固定时段集中实训辅导学生参赛,形成了景泰职专独特的校园竞赛文化;建立集中实训技能大赛辅导长效保障机制,理顺技能大赛工作程序;制订详细周密集中实训训练计划;集中实训及时点评学生的作品;集中实训既重操作技能,又抓专业基础;集中实训需要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团队等。并分别从以赛促训、模块化、社会适应性训练阐述集中实训技能大赛的理论策略。  相似文献   

8.
雷晶晶 《科技风》2022,(6):139-141
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这项工作永无止境.为激发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在高校举办学科竞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开展学科竞赛能够以赛促教,鼓励更多教师参与本科生的竞赛指导,能够以赛促学,以第二课堂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本文梳理本校的学科竞赛经验,总结学科竞赛对...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专业技能项目比赛因其传统的赛项组织模式,存在报名率、参赛率及竞赛成绩较低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目的。本文以高职院校"高铁扣件安装大赛"为例,在分析赛项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信息化技术建立了赛项"管教赛评"模式,该模式的运用很大程度解决了传统赛项组织模式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林婕  沈娟 《科技风》2023,(25):65-67
目的:在高职院校构建及实施“以赛促训”竞赛培训模式,探索在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备赛期间对参训选手核心能力影响和存在优势及不足,为赛项训练模式完善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选取我校经历“以赛促训”备赛模式训练的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参训前后进行核心能力评价及训练体验问卷调查。结果:参训选手赛项相关6大核心能力均显著提升,参训体验总结为“竞赛培训模式对能力的影响”和“竞赛培训模式优缺点”两大主题。结论:该竞赛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选手健康与社会照护竞赛核心能力,后续可以通过多举措加强校企合作,落实产教融合推进训练模式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熊蕾 《人天科学研究》2014,(10):173-174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计算机类竞赛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近几年以赛促培、以赛促新的相关实践,对竞赛平台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百色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工作,通过以赛促塞、以赛促学、用机制推动竞赛等方式,实现了获奖人数、层次、专业覆盖率等方面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应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形成各专业百花齐放的参赛新局面;构建学生人人参与竞赛的广谱式新体系;转变指导老师被动指导为主动指导;转化竞赛"作品"为产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在中职技术基础课《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如何开展"三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在实训实操是以小项目实施小竞赛的形式完成教学,让学生在完成项目里培养学习兴趣,在竞赛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郭艳 《大众科技》2021,23(9):115-117
文章以黄河交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分析了学科竞赛在黄河交通学院的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技能竞赛后,对其能力提高的作用;提出了将职业技能竞赛与专业实践教学有结合的改革方案,以及通过"以赛促学"模式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教学实践证明,采用"以赛促学"的培养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胡晓锋 《科教文汇》2014,(7):170-171
现阶段,高职院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达到了“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做到了“课赛融合”,进一步深化了教学改革。许多高职院校意识到了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系重大,所以如何建设一个先进、现实、通用、开放的实训基地是所有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我以我院建筑财会实训基地为例,希望能为兄弟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高校学生临床实践不足、理论脱离实践、综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在此情况下,"以赛促教"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质量提高。尽管"以赛促教"模式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竞赛内容覆盖不全面、竞赛评价标准不够详细、赛后总结反馈机制未形成系统等问题,文章通过对"以赛促教"模式在中医药院校中的实践进行探讨,以期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高职院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达到了"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做到了"课赛融合",进一步深化了教学改革。许多高职院校意识到了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系重大,所以如何建设一个先进、现实、通用、开放的实训基地是所有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我以我院建筑财会实训基地为例,希望能为兄弟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如何在《PLC技能与实训》课程中运用"三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在小班中开展《PLC技能与实训》课程的各种教学实训项目,以小竞赛的形式开展小项目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高职导游专业技能大赛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从竞赛对导游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导向作用、"以赛促教"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对实施"课—岗—证—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动、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教学、推进校企合作、加快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以赛促教"与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激励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程姗 《科教文汇》2014,(23):165-168
文中分析了中职前厅技能竞赛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弊端,即技能大赛的成果受众面很小,大部分仅限于个别参赛的选手,有悖于依托技能大赛举办的初衷---全面提高中职教学水平,提升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推进中职教学改革。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技能大赛的培训与选拔常态化,将竞赛形式与标准引入课堂。本文以“散客入住登记”这节课为例,尝试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评价式教学法结合通过技能竞赛选拔赛的形式开展教学,以技能竞赛标准为评判依据。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充分调动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广大学生成为技能竞赛的受益者。本文详细记录了从课前任务的布置,到课中竞赛的开展,到课后反思的总结的全过程,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可以找到技能竞赛与教学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