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PBL教学在西藏病理生理学课程中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理生理学中引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西藏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以病理生理学中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四大系统分为四大章节总共10学时作为实验内容,选择典型病例,学生课前准备—通过提问—分析讨论—查阅资料—讨论并解答问题—总结汇报—教师总结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结果 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藏汉名族学生之间的团结。结论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中能够创造出一种适合西藏学生的一种PBL教学模式并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PBL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PBL不仅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本文从PBL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PBL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进行PBL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是一种流行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深入分析PBL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以"数字信号处理器"课程为例,进行了PBL模式的教学实践,介绍了PBL教学模式在问题设置、教学过程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做法。实践证明该种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发展了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PBL教学模式,本文结合PBL教学实践,阐述了在医药高等数学中利用PBL教学模式所应采取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要点,为了寻找更好的教授学生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进行PBL教学法,在施教过程中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基本要点,并在教学实施后对学生进行笔试和问卷调查方式来完成效果评估。结果:通过教学探索发现,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综合地、相互合作和交互式学习等教学要点是PBL教学的基本要点。结论:PBL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临床操作、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优势。本文以过渡金属元素化学实验教学为例,举例说明设计和开展PBL教学的过程,并就实施结果对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在过渡金属元素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朱爱萍  孙鹏 《科教文汇》2020,(13):75-76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传统的GIS课程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且基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下,学生往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PBL教学模式是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驱动力,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过程训练和分组协作学习,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本文基于PBL教学理念,从PBL的基本要素:问题设计、分组协作学习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重点阐述PBL教学模式引导下的GIS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应用型和综合型GIS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优势。本文以过渡金属元素化学实验教学为例,举例说明设计和开展PBL教学的过程,并就实施结果对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在过渡金属元素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简称PBL法)结合案例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级各专业的110名大一新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结合案例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教学。在课程结束后实施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PBL结合案例教学法优于PBL教学法。结论PBL结合案例教学法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教学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詹海莺 《科教文汇》2014,(24):59-60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现实问题开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法。本文就PBL教学法在化学化工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PBL教学法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情境问题为导向,由教师引导和驱动学生去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自主完成学习过程的全新开放型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的趣味性与实践性促进了学生在了解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主学习与技能培养。该文介绍了PBL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现状,结合PBL的教学实施步骤具体分析其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影响,为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医学生70名,随机分成2组,每组35名,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对两组学生的出科成绩和带教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PBL教学法的带教效果。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习负担感更重。将PBL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带教,可提高医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尤其是临床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存在加重学生负担等问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PBL已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将其引入到病理学CPC教学实践,对其在CPC教学中的实施过程、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得出了PBL教学法确实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兴趣和激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CPC教学中,PBL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下超微结构病理学考核方法的改革。方法:以泸州医学院2011级本科检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PBL(Prob lem-based learning)教学组和SBL(Subject -based learning)教学组。从问卷调查、综述撰写、期末传统的考试成绩三方面综合评价两种教学效果与质量。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BL教学增加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度等,同时也增加了学习压力;综述考核显示,PBL教学组优于SBL教学组。而期末考试成绩两组无明显区别。结论:若需尽可能全面评估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势必进行考核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5.
侯婷婷 《科教文汇》2014,(11):74-74,77
本文在项目驱动原则的指导下,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例,通过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索了基于项目的教学对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学习,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PBL教学模式在《Flash动画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发现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学生在动画设计制作过程中的创意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马莉  池建淮  袁娟  柴雁 《科教文汇》2013,(30):97-98
目前PBL教学法已经在我国各大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课程中开始应用,本文提出了PBL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PBL在临床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PBL教学法在临床课程中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具体的设计要求。通过PBL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学能力、自我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但由于该方法目前还不成熟,所以该教学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沟通,增强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效果较为显著,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七年制医学生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中国医科大学2008级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系外语教学中,将8个班256名学生随机分成PBL教学组(65人)和LBL教学组(191人)进行教学。结果:两个教学组在理论考试总分和PBL试题上得分虽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是调查问卷显示PBL双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很大作用。结论:PBL双语教学是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较好教学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