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诗化美哲学,存在、诗意的栖居、诗化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三大符号系统,它们含义精深,相互依存、互为牵涉,共同支起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厦。  相似文献   

2.
"诗意栖居"是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思想的主旋律,而《艺术作品的本源》则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其做出深度的呼应。通过文本分析,我们认为后期海德格尔建构了"诗艺一体"的存在主义艺术观;同时,语言符号的神圣性在他的艺术阐释语境中复归并承担起构建"存在之家"的"诗话"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海德格尔关于西方哲学史上“是”、“在”、“有”的千年之辩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西方哲学史上“本体论”、“认识论”及其重大转折的认识;而对海德格尔“此在”的基本性质的揭示则对其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解和掌握尤其重要,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9,(1):73-79
"异化"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论述的核心问题,他站在存在主义哲学的立场,对沉浸在日常生活的虚假"安宁"中的"常人"进行了解构和批判。海德格尔认为,人从本真的"此在"沉沦为平均化的"常人",其根源就在于对自己"被抛"处境和"生"的有限性的焦虑,亦即"畏死"。常人统治下的日常世界表现为闲言、好奇和两可,在这样的世界中,一切真相都被遮蔽,自欺欺人的常人讳谈生死,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死亡必然性的到来。因此,唯有重拾对"死"之"畏",直面恐惧,"此在"才能从异化状态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5.
“此在”概念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既反映了海德格尔对传统本体论、认识论和人道主义观点的挑战和批判 ,同时也阐明了其自己的此在概念和新人道主义 ,突出强调了人生的可能性和对人生的领悟 ,从而构成了一把独特的双刃剑 ,既挑战了传统 ,又启示了后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介绍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分析费弗对于卡夫卡《变形记》的存在主义解读,给读者展示《变形记》是如何体现了存在主义孤独、死亡的主题的。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他在艺术上有颇多独特见解,他十分重视“此在”,注重体验与被体验者作为“在者”的相对存在,注重对艺术整体性的保护。论文将海德格尔的两个文艺理论观点与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相联系,试图找寻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按照萨特自己的说法,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和法国存在主义者)的共同命题,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出发点”。实际上,萨特也正是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个“第一原理”出发,演绎出他的“自由哲学”和“行动哲学”,并进而形象化为存在主义文学的。因此,正确地分析这一命题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对于了解和评价萨特的“自由哲学”和“行动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正确分析和评价“存在先于本质”这命题,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和方法:一是要以马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技术观的后现代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海德格尔技术观的解析 ,揭示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的精髓。以海德格尔技术的本质———座架为基点 ,提出了海德格尔技术观是艺术审美观、生态伦理观和未来发展观的新论点 ,并从后现代主义视角 ,探析了海德格尔技术观的后现代精神 ,展示出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思想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存在主义解释学家———海德格尔,以其睿智的思维对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两千多年的形而上学思维传统进行了尖锐而彻底的批判,对长期以来困扰无数先哲的“存在”本体论问题作了新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艺术美学。但由于海德格尔的语言和思维明显具有...  相似文献   

11.
蒂利希起初接受谢林的影响,其后接受基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逐渐转到存在主义立场上来。他的存在主义是神学的存在主义,这不仅因为他当过牧师,长期讲授神学,而且主要因为他把神学和存在主义结合起来,在存在主义中为神学寻找哲学根据。在蒂利希的神学和哲学体系中占中心地位的,是一种所谓“焦虑的本体论”。他把焦虑这个存在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的学说在我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在西方,却是很有影响的。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为激进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德国柏林,犹太人。他是存在主义创始人海德格尔的学生,后来成了海德格尔的高级助手。他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概要》和《论具体的哲学》等著作中,竭力把海德格尔的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糅合在一起,称之为“海德格尔的马克思主义”。他除了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外,还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他的“爱欲”思想就是在弗洛伊德的“性欲”学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以“此在”即“我的存在”为本体,反对一切主客二分和把艺术看成感性认识和体验的观点,主张艺术作品建立的世界要将世界中的事物意义化。以特有的方式敞开存在者的存在,实现真理的自行置入,获得人在异化世界中的诗意地安居。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主义美学思潮中一个重要的流派。海德格尔作为狭义存在主义的确立者,强调主客二分,认同人与世界的统一,并认为艺术应当是对存在真理的揭示,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15.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一位杰出的英国作家,他最受世人关注的"宗教三部曲":《布赖顿硬糖》《权利与荣耀》和《问题的核心》,为他带来了"天主教作家"的称谓。这三部作品集中体现了对宗教的怀疑和角色们在"格林之原"上对于自身生存的苦苦追求,质疑和反思。格林对于情节和人物独特奇妙的设置以及对人类生存的理解恰恰与存在主义对于人类的看法和探讨不谋而合,这想必也是为何他会被称为"存在主义作家"的缘故。本文试图通过运用海德格尔的"此在"理论来解读《权力与荣耀》中墨西哥宗教迫害运动中主人公神父在逃亡中通过经历磨难、孤独、绝望以及死亡的威胁,最终领悟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掌握了自己的"此在"进入了"本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2004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第28题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选择题.首先,笔者通过漫画联想到两个命题:17世纪理性主义代表法国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19世纪存在主义代表德国海德格尔提出一个针锋相对的"我在故我思".其次,笔者认为,用这样两个博大精深的命题来考察哲学基本问题有点简单化了,而且容易让学生认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就是唯心主义,没有积极意义;海德格尔的"我在故我思"就是唯物主义,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天边外》主要讲述了一对兄弟与邻居女孩因盲目的爱情选择而导致人生轨迹的错位,以致梦想幻灭的凄美悲剧。该作品中的悲剧是普通人的悲剧,是由人物内在性格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的。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中,大海并非仅是构成人类生存状态的一部分,而更是蕴含着人们理想的寄托、心灵的归属,乃至生命的真谛。基于这一点,本文从存在主义角度出发,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来探讨《天边外》一剧所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与其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现代技术是建立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础之上,海德格尔通过对近代技术滥觞的揭示以及其本质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克服近代技术危险之道,对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不无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讨论及触及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和思考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结合陶渊明的社会背景及生活经历,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视角对陶渊明诗文及其形象进行分析,试图探索诗人的存在方式、诗歌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对待死亡的态度及其对人生不断筹划与超越的特性,以期呈现一个更加全面、丰富并具有动态的陶渊明。  相似文献   

20.
存在主义人生哲学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社会、哲学本身以及存在主义哲学家对形而上学问题的研究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存在主义人生哲擘出现的原因,其次对以海德格尔和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人生哲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他们哲学独特的特点以及对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