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庄子》描绘了形形色色的畸人形象,如支离疏、哀骀它、佝偻丈人等,他们有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外在体现。《庄子》在塑造畸人形象时,主要采用了陌生化手法.使得畸人形象鲜明而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2.
畸人形象是《庄子》中主要的人物形象系列之一,试从文化意蕴和审美意蕴两个层面对《庄子》内篇中的畸人形象做以解析:在形貌丑陋的人身上体现了庄子"天命"的自然观,庄子借用其与神话的相似性让畸人扮演了哲学代言人及社会教育者的角色,并且在美丑对比中彰显他们的美好健全的德性,体现只有"道"或"自然"才是宇宙中最本真的美。  相似文献   

3.
以“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而雄冠诸子百家的《庄子》,塑造了众多瑰丽琦玮、恢诡谲怪的艺术形象,而这些形象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庄子倾心喜爱的“真人”和“畸人”了。对于这两类人物,迄今尚少专文论述,而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又认为:这种“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真人,“纯全是厌世的庄子幻想出来的东西”;这些四体不全、奇形怪状的畸人,则是“他的幻想更采取了一个新的方向,把‘真人’的面貌专从奇怪一方面来描写。”这样,把“真人”和“畸人”就完全等同起来而看作一类人物了。我认为,善以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杰出的天才,庄子不仅创造了很多迷离惝恍的寓言形象,也创造了很多不合于世俗审美标准的畸人形象,以《德充符》篇最为突出。通过对这些畸人形象的分析,可以更深入解读庄子的思想。庄子笔下的畸人形象是战国之世社会的真实写照,隐含着庄子对于时代无奈的不满和控诉。同时,畸人形象以其特立独行的存在,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5.
《庄子》寓言里有众多的畸人形象,分析其成因,一是《庄子》作者深受上古文化观念的影响;二是当时刑网广张,诛戮惨重;畸人们形体不类常人,而德性完足,正好可以用来表现庄子学派的哲学观念,阐述其高深莫测的"道"。  相似文献   

6.
以“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而雄冠诸子百家的《庄子》,塑造了众多瑰丽琦玮、恢诡谲怪的艺术形象,而这些形象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庄子倾心喜爱的“真人”和“畸人”了。对于这两类人物,迄今尚少专文论述,而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又认为:这种“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真人,“纯全是厌世的庄子幻想出来的东西”;这些四体不全、奇形怪状的畸人,则是“他的幻想更采取了一个新的方向,把‘真人’的面貌专从奇怪一方面来描写。”这样,把  相似文献   

7.
论庄子笔下畸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庄子》众多人物中,畸人尤为庄子所偏爱。这些形体残缺不全,精神却居于常人之上的形象承载着庄子逍遥任性和愤世孤寂的矛盾心情,寄寓着庄子的人性理想与对现实的无可奈何。畸人以其特立独行的存在,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庄子》一书塑造了众多富有魅力的畸人形象,集中表现为"无用"的生存方式、"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崇高的道德修养等。这些畸形象折射出人性的光芒、灵魂的伟大。庄子以对畸人灵魂的礼赞来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开出改良社会的药方,以最终解救人类苦难,达到逍遥境界。  相似文献   

9.
《庄子》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畸人形象,有跛子、各种变形人、纯粹丑陋之人、心理变态的疯子。他们是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在于阐述形与德的问题,体现庄子辩证的美丑观和遗形取神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畸人是《庄子》一书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他们体残貌恶,但能与天相通.这和上古时期"巫"的形象有某些相通之处,都是神秘力量在人间的代言人.但由于时代、文化背景等原因,畸人较之"巫",更富有现实性,是理性化了的"巫",也是庄子自我人格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翻译学而言,美学模式可以说是翻译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原因是美学模式能最充分地反映汉语的本质特点和中华文化的本质特点。中国的翻译美学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和美学,从原始社会至各个朝代推陈出新,其踪迹遍布《周易》、《老子》、《庄子》等经典。严复、傅雷、钱钟书的翻译学理论也无一不是在借鉴传统哲学美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校知识分子以传授知识、从事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主要任务,而在关注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知识理性批判、追求普世价值等方面却比较弱势。就知识分子的“专业性”和“公共性”这两大基本特性而言,高校知识分子应把“专业性”和“公共性”融合为一体,使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尤其要在“专业性”基础上增强“公共性”的影响和效果,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苦难与阳光之子”的加缪,在自身的创作中体现出独特的反抗精神,爱与信仰是其反抗精神的实质。在他的哲学随笔《西西带神话》和《反抗者》中,希腊神话人物“西西弗”与“普罗米修斯”是独具特色的反抗者形象,他们分剐为“个人反抗的代表”和“群体反抗的代表”,二者能够以独特的角度折射和再现出加缪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恩格斯文论中的“典型”、“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历史观点”的概念,以及“典型环境”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关系。认为,在恩格斯的文论中,“典型人物”有两种,一种是“非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内涵是要有细节的真实、要有标示出一时代(或社会)区别于另一时代(或社会)并标示出“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现实生活关系特点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展示“典型环境”。  相似文献   

15.
古代典籍中“鬄”、“髲”二字经常成对出现,俗皆以为是同物异称词,为古代假发的通称。但从古人的发式习俗和语源上来看,此实是受传统训诂浑言之训而致误的典型一例。“髢”指一切用于装衬的假发,重在原料;“髲”则指用于盘高髻的假发,或直接著之于头无需再加梳理的假髻,更重式样。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部统辖下地23个字进行系统考察,分析它们的形义关系,得出“又”部字三方面的义类类型。通过考察分析,发现“又”源于“手”,从“又”部的字与“手”相干连。与“又”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有一组,这些字的“又”作为简化字的抽象符号,其代替原先繁体字中各个繁难部件。由此得出《字表》“又”部字的构型规律。  相似文献   

17.
范进和孔乙己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典型形象,他们的遭遇浸透了封建时代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悲哀,范进的可悲,在于他的精神已被封建科举污染;而孔乙己的可悲,则在于他的性格已在封建教育中变形。从他们的人生遭遇、个人追求以及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等方面,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毒害。  相似文献   

18.
张静 《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41-142,156
对古语词“厝”本义的不同见解,可将“厝”归为表“磨刀石”的形声字和表“房屋挂干腊肉”的会意字。根据李如龙提出的方言特征词理论,并结合部件分析法和福建当地人文历史,我们可以将闽方言特征词“厝”的语义从古语词义项演变归纳为两种轨迹。  相似文献   

19.
"可教性假设"对教材的编写与设计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体验汉语》系列教材在汉字教学设计上顺应了"可教性假设"的预设,使二语学习者更易于实现汉字的有效输出和进阶。汉字教学"文""语"分离、认写分流是降低汉字学习难度的前提,汉字部件概念的教学输入是突破汉字教与学瓶颈的关键。汉字教学遵循汉字造字原理和由独体而合体的习得顺序,重视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程度上的可接受性,有助于学习者正确的学习策略选择及汉字学习的事半功倍。"趣味性"与"功用性"是汉字"可学性"持续的两个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20.
康妮和曹七巧分别是《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与《金锁记》中的两个特点鲜明的女性形象。两部书的作者劳伦斯与张爱玲都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同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的安排上存在异同之处,本文探析了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