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晓红 《新闻窗》2014,(3):75-76
很少有人把播音员、主持人的朗诵能力与播音主持专业技能相提并论,似乎表明朗诵与播音主持是互不相干的另类形态,可有可无。甚至有一种论调认为“为什么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会朗诵?不会朗诵不是一样能主持节目,能播音吗?”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它也表明了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对朗诵能力的忽视甚至轻视,更没有意识到朗诵能力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因此,在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里,存在朗诵能力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朗读与朗诵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重视朗读与朗诵教学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对学生朗读与朗诵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韩杰 《视听》2016,(12):76-77
演讲是口语表达的艺术,其是否精彩,演讲语言本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通过积极修辞的运用,可以使演讲语言表达更显活跃。积极修辞是相对消极修辞而言的,通过积极修辞手段可以把演讲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生动、形象、吸引人心。本文以《超级演说家》为例,研究节目演讲常见的积极修辞手法,分析积极修辞在演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朗诵艺术是有感而发、因诗而诵的语言艺术。”[1]社会大众对于朗诵者所传递出来的声音信息因思想意识层面的共鸣和精神情感范畴的感动,所以朗诵是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而进行。《中国朗诵艺术论纲》一书作者郭雷提出了朗诵的定义即“读文而使之有节”,并从接续传统文化中研究朗诵艺术,阐释语言表达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5.
张丽娟 《新闻世界》2012,(8):276-277
演讲在西方修辞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演讲被认为是在一定的修辞情景中,一些人对另一些人运用语言形成某种态度或引起某种动机。本文运用肯尼斯。博克的“认同”理论,对奥巴马“纪念9·11十周年”演讲进行修辞分析,说明奥巴马在演讲中如何运用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三种策略,来赢得听众对他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刘党 《大观周刊》2011,(49):121-121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把握“口语交际”这一概念蕴涵的深刻含义,是搞好V1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保证。我认为提口语交际,与单提听话、说话有着很大的不同,既体现着观念的更新.又更具操作性.有利于提高语文听说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学会展现自我———《中学生演讲与辩论》评介□丁聪《中学生演讲与辩论》是贵州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的《花季风采系列》中的一本,这是一本观点新颖、语言畅达、文采斐然的小书。演讲是人类口语表达中最高级、最完善、最有审美价值的一种表达形式。演讲以“讲”为主,既要...  相似文献   

8.
节奏是音乐中常用的术语,是"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指各种音响有一定规律的长短强弱的交替组合,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Ⅲ."节奏"的概念早已经从音乐领域延伸扩展开来,在朗诵、演讲、绘画、建筑、舞蹈、运动中都可以让人们联想到"节奏".节奏更是语言的特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节奏的理解是:言语中突显的对立性因素在一定时间内有周期性的出现产生的知觉模式.其中,突显的对立性要素主要以长短、轻重、高低的变化来体现.同时,这些对立性因素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有周期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口语最初的魅力,可以透过这样一些成语去想象,一言兴邦,一言九鼎,语惊四座等。后来书面文字诞生,并逐渐与口头语言分流。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对口语交流规范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讲裸,演说辩论,进入戏剧、广播、影视中传递的口语,所有这些,不是日常口语简单机械的重复,也不是书面文字的朗诵或翻版,而应该是介乎二者之间,有所规范之后的口语,或者称它是一种统一的口头语。这种口头语和书面语应该互相主动靠拢,进而使文章接近口头语和口头语的书面化成为现实。规范口语同样需要在稍纵即逝中,让人一听就懂。假若将它…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的说话能力对节目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主持人都要十分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做到善交际,会说话,能演讲,长论辩。县级台主持人怎样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呢? 一、善于思考——进行思想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说话能力并不是单纯的口语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为基础。语言是衡量人思想境界、理论  相似文献   

11.
公文的语言具有"庄重、平实、准确、简明"的特点.为了达到这八字要求,在写作公文时,其语言措词有七忌: 一忌运用非大众化的方言口语.公文是代表一定的法定作者说话的,语言必须雅正不俗、郑重其事,要排斥方言口语.如,将"好"说成"优秀、优异、优良、良好",而不能说成"棒、帅、盖了、盖帽了".  相似文献   

12.
口语最初的魅力,我们可以透过这样一些成语去想象,一言兴邦,一言九鼎,语惊四座等。后来书面文字诞生,并逐渐与口头语言分流,甚至彼此对立。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对日语交流规范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讲课,演说辩论,进入戏剧、广播、影视中传递的口语,所有这些,不是日常口语简单机械的重复,也不是书面文字的朗诵或翻版,而应该是介乎二者之间,有所规范之后的口语。或者称它是一种统一的口头语,这种口头语和书面语应该互相主动靠拢,进而使文章接近口头语和日头语的书面化成为现实。规范口语同样需要在稍纵即逝中即兴随…  相似文献   

13.
冯洁 《大观周刊》2012,(51):273-274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低,教师要充分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课堂中培养”、“在活动中训练”、“在实践中提高”,努力构建起高职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朗诵散文。它具有丰富浓厚的感情色彩,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精粹警辟的思想见地。朗诵好一篇散文,既是一种艺术创造,又能从中汲取思想和知识的营养。这几年,我朗诵了一些散文,有点肤浅的体会。一、运用想象获取感觉想象,是朗诵者本身所接触过的彼时彼地的场景被作品提供的此时此地的情景激发而在脑子里产生出画面的思维活动。有了这样的想象,朗诵者对于作品描绘的情景就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5.
“演讲是一种具有审美性质和审美价值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受审美规律的制约,所以它要求其语言必须有相应的艺术性”。演讲是语言的艺术,演讲语言运用的过程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正因为演讲语言的艺术美,才使演讲更具真实性、鼓动性、感染力和征服力。  相似文献   

16.
郭雉妮  杨洁 《大观周刊》2011,(13):56-57
电影对白是一种口头功能语篇,具有日常交际口头语的特征,而人际隐喻虽是英文正式语体的主要特点,但为了使日常口语交际新颖,在交流中适当得使用人际隐喻修辞手法,能够使口语交际更加成功。人际隐喻在口语交际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角色对白为例,浅析了人际隐喻在电影对白中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咬字时口的基本状态播音不同于舞台朗诵或演讲,也不同于生活中面对面地与人交谈。播音是“话筒前的语言艺术”,播音吐字,不仅要求字音清晰、饱满、圆润,集中,而且还要使人听来自然、朴实、流畅,没有明显的夸张感。那么,怎样使吐字清晰、有力,又自然,流畅呢?我觉得,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咬字时口的基本状态。所谓“基本状态”,就是指播音咬字时一般的,总的口部状态。我们知道,播音中每发一个字音都要有相应的  相似文献   

18.
宣梁 《采.写.编》2017,(5):128-129
主持人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主持人的即兴口语传播能力也在互联网以及广电节目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兴口语在创作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现场即兴口语的创作中对主持人现场的表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故而强化和提升主持人的即兴口语传播能力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中,无论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都非常重视“即兴”的表达。“即兴而言”的部分往往会成为整篇作品中的精典:即兴口语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广播电视中的口语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口语,它是在现场交流中“即兴”完成的规范化、艺术化的创作活动。但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疲于应付节目,即兴口语缺乏文采,不讲质量,不求效率,信口开河,导致整个节目单调、浅薄,使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充分认识和恰当运用即兴口语表达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0.
符平敏 《大观周刊》2013,(10):180-180
口语交际是一种语言运用艺术,也是一个人的知识、思想、心理和思维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效途径,但是在小学语文口语小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口语能力的提高,本文论述了提高口语教学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