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校训、校歌、校标和校风等校本文化元素的成因、特点和作用,提出了凝聚大学精神、推动校本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有多种角色: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者、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者、校本课程开发氛围的造势者、校本课程开发决策人中的首席、校本课程开发条件的创造者、校本课程开发制度文化的建构者。唯有如此,中小学才有可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在传承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同时适应了中国多民族和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基于群体文化表达的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的受众三个层面上表达了不同群体的个性文化内涵和文化需要。文章也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充分行使传承地方文化的使命、积极促进教师群体文化建设等若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开发在传承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同时适应了中国多民族和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基于群体文化表达的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的受众三个层面上表达了不同群体的个性文化内涵和文化需要。文章也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充分行使传承地方文化的使命、积极促进教师群体文化建设等若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研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伴随课程改革发展起来的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为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研以课程实施中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营造一种新型教研文化。天津市河西区作为国家校本教研实验基地试验区,在近几年中,我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执著,对校本教研进行了深入地探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积累了鲜活的事例,同时,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经过理性的思考,构建起具有我区特色的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的校本教研模式,初步形成了区、片、校三级校本教研网络,为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推进和深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川、渝、云、贵四地817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小学教师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特色和质量等问题有所思考,体现出其开发校本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大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并付诸实施,但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欠缺,专家指导不够等困难。要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支持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多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我国民族教育双重性,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挖掘和选择民族生熟悉的生境文化知识,所计划并开展的一种贴近民族生生活,有助于民族生发展的课程实践活动.多元文化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过程,关注民族生在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多元文化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和完善课程,确立开放、多元的课程评价观.坚持人文主义的评价取向、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评价发挥着激励、质监、调控与甄别的功能和作用,其目的在于诊断问题,促进多元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不断规范.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发展是指校本课程从形成到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也是指以校本课程实践为学校改革的切入点,带动学校课程改革并形成学校文化的整个过程.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是针对技术取向的弊端提出采的,强调课程本身的文化品性.主张校本课程实施是一种文化再生的过程.校本课程能够承载学校的观念文化、改善学校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注重学校内部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关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本身的多重发展价值和积极意义.文化取向下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求站在学校文化更新的高度来开展各项工作,采取以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让教师充分参与校本课程实践、使校本课程多样化和结构化等实践策略来促进学校文化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不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一个文化的和精神的存在。我校顺应学生求我成长的需求,依托求我养正校训资源,构建求我的校本课程,并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营造求我校本课程的实施环境,着力推进校本课程文化建设,创生了校训文化。一、基于校训,整合资源校训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也是校本课程建设可以开发利用的有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核心是培育校本教研生态文化。校本教研生态文化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物质文化体系、精神文化体系和制度文化体系。校本教研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不是单向的,而是要通过"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双向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才能发挥校本教研生态文化系统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11.
学校的发展在教师,教师的发展决定于学校良好教研文化的构建。在此思想指导下,学校进行了以"构建‘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为主题,以校本管理文化、校本研修文化、校本研究文化以及校本活动文化四方面为内容的实践研究,"和谐共进"体现的是一个团队互助共进的精神需求和工作需求,它的核心指向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在有效提升教师素养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特征、目标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的创建活动,具有自觉性、超越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点。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而言,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具有不同的课程开发目标。落实校本德育课程开发,需要从厘定核心价值、确定开发类型和开发主体及选择开发模式等侧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学校个性、文化传承与校本课程三者彼此关联。学校个性基于学校的文化,而学校的文化包括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与文化个性主要通过学校课程实现和彰显。  相似文献   

14.
《辽宁教育》2013,(3):69-69
《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是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通过对校本课程发展概念、进程、意义的梳理,重点探讨了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对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实践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论述了校本课程发展和创新的文化使命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从理论与政策基础、实践、观念的变革与创新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 ,对我国校本课程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提出了校本课程实施的对策 :实现课程发展机制的多样化转换 ;给教师赋权增能 ,使之成为校本课程发展的主体 ;进行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实现权力再构 ;建立学校新文化 ,实现文化再生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与国本课程、地本课程相比,有着对时尚文化强大的融合能力。在分析了基于时尚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时尚视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者应有的基本观念,并进一步阐明了基于时尚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都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脱离学校文化导致孤立难行。改造校本课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的重新定位和校本课程的再设计,应该从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三个方面着手改造现有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体现学校文化发展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于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促进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存在着文化权利制约文化选择、课程功能影响文化选择和课程评价阻碍文化选择三个方面困境。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文化选择功能,应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文化选择的重要对象,将实现个体与文化双重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文化选择的价值追求,将提升评价的科学合理性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文化选择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论校本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学校文化事关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传统的学校文化强调群体性、服从性,缺少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质。而建立适应时代要求,以人为本的校本文化,是学校文化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需要。本文围绕校本文化的地位与价值、校本文化的基本特征、校本文化的发展取向与建设策略等方面论述了校本文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庆 《教育与职业》2007,(32):45-47
校本文化构建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只有明晰校本文化构建的内容,把握校本文化构建的规律性,潜心构建校本文化,才能打造出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