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欧阳修在滁州只生活了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却留下了一百多篇作品。他的诗文创作在滁州迈向了新的高峰,形成以《丰乐亭记》《醉翁亭记》为代表、以"六一风神"命名的散文风格。欧阳修在滁州的系列活动,成为皖东宝贵的人文资源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欧阳修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  相似文献   

2.
姬学友 《文教资料》2007,(29):20-22
本文以陈西滢文学生涯里惟一的一本散文集子《西滢闲话》为考察对象,简要评述其散文(实际上是杂文)创作中流露出的时代特征和个人好恶,并指出其散文创作率性褒贬、"闲话"不闲的独到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给陈西滢的散文创作以较为合理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3.
当代国学大师钱仲联的学术和诗文创作成就卓越。学术方面:对各种古典诗文集的笺注和校勘;主编《清诗纪事》;诗歌理论重点在阐述清诗;各种诗词选编。创作方面:传统诗词和文言骈、散文作品的主要特色,文学研究和创作的重要关系。钱先生治学特点是“以专带博,以博辅专”。其诗人气质和宏扬民族文化的独立人格与崇高精神更值得推重。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诗文对诸如《山海经》《穆天子传》《燕丹子》《列仙传》《汉武帝内传》等,这些多被后人视为小说著作典籍中所记的故事及文字多有援引,对当时民间流传之故事俗说亦有采纳。并在充分占有小说素材的基础上,为表达己意对小说进行拈合补缀,翻奇出新。更有甚者,陶渊明托空以见意,创作了《桃花源记》这样“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成为“唐以前第一篇小说”。从对小说的接受,到整合,再到创作,小说的内演过程便在陶渊明诗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陶渊明对小说的征引、拈合与创作,在小说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5.
夏腊初的农村出身、高校学者型教师、学校管理层身份,决定了他的散文内容的丰富性与多重性。本文以他刚出版的散文集《岁月拾零》为例,来具体分析他的散文特性,尤其是对散文所表现出的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深层解读,同时对其散文创作进行梳理,以此期待对他的散文及其创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洁尘是四川知名的散文作家,自1997年以来,她先后在多家出版社出版了二十余部散文随笔集,她在其散文创作中展现出审美视角的不断轮动与转换的特征。这无疑是一种有趣的文学现象。以她的《提笔就老》《一朵深渊色》《啤酒和鲈鱼》为理论观察对象,通过对其分析、评述和阐释,力图窥探作者散文创作的秘密,尤其是作者散文创作给予四川当代散文的深刻启示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张岱被誉为晚明小品散文的集大成者,以《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为代表的散文作品历来为后人称道。在创作"两梦"的过程中,用以立言存明的《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亦在同时进行,特别是记录张岱亲历的崇祯朝及南明事之《石匮书后集》,约22年的撰著历程中几乎全都伴随着"两梦"的创作。张岱的散文成就与史学贡献常被分别探讨,并逐渐形成了张岱研究的主流形态。贯穿作者半生的文史撰述穿插进行,这样的安排并非巧合,打破文体界限再作探讨是值得深入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张裕钊乃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之一。其诗文被门人及故交结集为《濂亭文集》、《濂亭遗文》、《濂亭遗诗》及《论学手札》等,这些诗文集传本较多,约有三十余种。对这些版本之间的渊源关系及其短长情况,学术界多语焉不详,或真伪莫辨,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全面梳理。  相似文献   

9.
卢见曾诗文创作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见曾是清代乾隆时期官场名臣,文坛宗匠。其传世的《雅雨山人出塞集》、《雅雨堂诗集》和《雅雨堂文集》等,代表了卢见曾诗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在清代产生很大影响。研究卢见曾的诗文创作,对研究清代德州及山东的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15,(3):34-40
白忠德的散文创作,从自己的故乡开始,至今都紧紧围绕地理、情感、文学三重意义上的故乡和家园,《摘朵迎春花送你》《回望农民》《佛坪等你来》等散文集无不如此。他最新的两部散文集《斯世佛坪》和《我的秦岭邻居》,前者从情感上仍是"走不出这片土地"的延续,后者则在延续的同时进入"生态散文"这一新的领域。不过,其中也潜藏着需要注意的危险。无论如何,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不能以某种类型来自我限制,而应当立足于文学,关注属于文学性本身的那些要素,尤其是微妙的细节,这是包括白忠德在内的所有写作者都应首先了然的。  相似文献   

11.
吴然 《小学语文》2007,(1):50-51
“作家作品”栏目和读者朋友见面了!这个栏目旨在为教师解读文本提供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拓展性阅读素材,主要分为两个板块:作家与创作;相关课文的拓展阅读。本期刊载的是昊然先生关于儿童散文创作的一些心得以及他的两篇散文。昊然先生的散文莱主要有《我的小马》《歌溪》《小鸟在歌唱》《凉山的风》《风雨花集》《珍珠雨》《一碗水》等。散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珍珠采》分别蝙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土册和三年级下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苏雪林是继冰心之后,享誉国际的中国文坛耆宿,从二十年代的成名作小说《棘心》、散文集《绿天》问世,到后来的屈赋研究、学术考据,她的生平横跨两个世纪,创作生涯八十年,著作等身,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本文通过对苏雪林散文集《绿天》的分析与评价,探讨其早期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领略其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李广田的诗歌、散文与小说创作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诗歌创作的成熟主要来自于对象征派诗歌的批判吸收,乡土散文的创作受到了英国絮语散文、日本作家石川啄木和古希腊画廊派的影响,小说《引力》则在借鉴苏俄作品的基础上,采用了和匈牙利作家伊雷什.贝拉《喀尔巴阡山狂想曲》相同的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古代散文还是现代散文,均遵循"说真实、写实物、叙事实、抒真情"的散文传统.蒙古族汉语散文的创作在恪守散文文体"非虚构性"的限定法则的同时,在其故乡写实中尝试着另一种散文叙述方式,以创作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意味的真实增强了其散文审美的厚度.  相似文献   

15.
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分界线,梁衡的散文创作由山水散文转入政治散文。他打破了杨朔散文“物-人-理”的模式,摈弃了散文创作的纯文学倾向,集中展现了散文的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16.
马子华先生的散文集《雨林游踪》,从内容和文体方面看,都可以把它视为《滇南散记》的续集。本文以《雨林游踪》为鸽的,论述了马子华后期散文创作。在后期散文创作中,作者以朴素、流畅、生动的文笔,多侧面地、全方位地描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双版纳的新面貌,为“改革开放”谱写了一曲赞歌,有着较大的认识价值和一定的审美价值。不足之处在于,对生活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人的精神领域;艺术上加工提炼也不够。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创作于抗战期间的《雅舍小品》令其声名远扬,也奠定了他一代散文大家的地位。其散文内承外引,将明清小品文与英国随笔的特点结合起来,并承袭了五四以来闲适散文传统,家常闲话,人生世态,皆涉笔成趣,独具个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思想。季羡林在长期的散文写作中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散文创作思想,对散文的"真"、散文的结构及散文的语言有独特的见解。季羡林认为散文的"真"就是要写真事、诉真情,而且真情还必须是使自己感动的真情。他认为散文的结构"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季羡林在散文写作中追求饱含"真情"的"淳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和学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篇,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你我》等,对于"五四"以后以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朱自清的作品具体论述其散文在结构上,抒情上、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以及他散文体现的丰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审美理想主义与乡村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诗文审美文化即乐感文化,是审美理想主义滋生形成的土壤和基础。这种审美理想主义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特别是“乡村散文”创作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其影响之所以至今余绪不断,也与“另一部分作家”对“另一种文章”的迷恋和寻找有关。欲振兴“乡村散文”创作,必得要糅入“杂感文”的“否定性”因子,如此,“乡村散文”创作才有生机和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