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师专女生SCL—90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 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师专女生 68人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师专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 ;低于师专男生平均水平 ;往届高中毕业女生低于应届高中毕业女生 ;生源于农村和城镇的女生间无显著差异 ;汉族与少数民族女生间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地方院校师范生体育锻炼知行与心理健康水平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体育锻炼认知程度总体较高,其中男生好于女生,城镇生源好于农村生源,运动群体体育锻炼认知程度高于非运动群体,但有部分师范生因为各种原因不参加体育锻炼,有可能因此导致心理障碍。而且,师范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既运动而且认知又高的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因此,应引起关注,特别是关注女生和来自农村的师范生。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230名家长(家里有子女进入大学开始住校)进行调查。最终206名有效被试结果如下:总体看大部分中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人心理健康有待于调整;不同性别中年人在心理健康偏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偏执水平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居住地的中年人在心理健康躯体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农村中年人躯体化程度显著高于城镇中年人;不同文化程度中年人仅在躯体化表现差异显著;独生子女父母与非独生子女父母面对孩子入学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子女离家对中年人的影响较大,心理健康各因子大都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农村寄宿小学生主观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关系,采用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MHT)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4所农村小学518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检出率为2.79%,8因子中至少有一项呈阳性的检出率为74.56%,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寄宿小学生;农村寄宿小学生主观生活总体不满意检出率为27.87%,他们的主观生活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非寄宿小学生;农村寄宿小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负相关;除家庭生活与生活环境外,心理健康与主观生活质量中其他因子呈显著的线性相关,他们间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滇东北5所中学的830名高一新生进行抽样调查,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比女生差;(2)不同生源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方面农村学生问题表现更明显;(3)家庭关系氛围越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4)父母婚姻状况不同的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师专艺术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周步成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Ⅱ)》(CAS),对师专艺术专业学生实施测验分析,结果表明:1.师专艺术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已有类似研究结果相符,但在Q(一)3因子和C(一)因子上的得分显著或非常显著地高于其它因子;2.音、美两专业学生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男、女生之间除了L因子以外,其它因子上的得分亦不存在显著差异;3.艺术专业学生在O因子上的得分均值均超过临界值,显示存在较强的无价值感和忧虑、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7.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6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9%的体育专业独生子女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非独生子女则为6.6%;体育专业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体育专业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且人际关系、强迫(P〈0.01)和抑郁、焦虑、敌对(P〈0.05)五项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性;来自相同地区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来自城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建议高校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也应更多地参加体育活动,以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选取辽宁省沈阳市民办高校大学生3694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数据管理与统计均采用SPSS19.0软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得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一般,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的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在专业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372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高职女生SCL-90总分和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人格特征总体良好、积极,人格中的神经质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有针对性地对高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高职生的人格,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理适应性量表 ,对随机整群抽样的高师女生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高师女生的心理适应性普遍低于男生 ,文理科女生之间、少数民族女生与汉族女生之间的适应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应用自编自我意识量表和SCL-90对广州市城区71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研究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状况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较好,自我意识发展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以及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SCL-90各维度与自我意识总均分都显著负相关,其中的抑郁和人际敏感与自我意识的相关最为密切,自我意识中的自觉性、自信感、能力评价、体貌评价和自尊感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应该采用多维视角看待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水平以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308名高等师范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调查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体育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优于非锻炼人群;体育锻炼人群心理健康指数属于良好水平,而非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则属于一般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优于女生,但是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女生群体中,体育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调查结果阐明体育锻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载体。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测、分析与评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本院部分年级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并对其结果从全院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04级与05级三年制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三年制大专学生与五年制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对高职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主要通过实验法和量表法,对“积极力量教学法”促进初二女生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力量教学法”可以有效促进初二女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比较而言,传统教学法虽然能有效提高初二女生的身体素质,但不能明显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而“积极力量教学法”不但能有效提高初二女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而且能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200m和立定跳远项目上,“积极力量教学法”的效果更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自编量表对四川省3363名农村中小学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通过SPSS的统计分析,从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性别差异、生源差异、年级差异以及年级组差异方面探讨了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且根据研究结果与讨论内客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江汉大学157名(其中男生89人,女生68人)运动技能学习困难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了测试,并对其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从定量的角度了解中学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程度,并与其它正常学生进行比较,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技能学习困难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在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7项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指标数明显少于同类小学生,而相关系数又明显高于正常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480名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总体上不存在年级差异,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完美主义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存在正相关。结论:完美主义倾向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湖南湖北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SCI-90量表对16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略低于国内其它专业大学生.与国内青年常模相比,除一项因子外.其余各项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了解体质弱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健美操对其心理品质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8所中学240名体质测试不合格的中学生,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随后进行为期90天的健美操运动,结束后再使用同一工具测量心理健康水平,观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分析:体质弱势中学生SCL-90总体得分和多数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学生常模;健美操运动有改善体质弱势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结论与建议:体质弱势和心理健康二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相比体质健康,体质弱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参加健美操类的团体项目能提高体质弱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西部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有助于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的建设及其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西部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课题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研究了西部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出结论: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成正态分布,其中,男、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比较起来,有一定差异,乡镇与边远地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起来,差异不显著,但有少部分差异,因此,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点面结合,因材施教,搞好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增强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自尊、自信;改善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经济条件,不断缩小贫困山区农村乡镇与边远地区,特别是与城市教师的差距;扶弱济困,对贫困山区农村女教师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