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不能就课程建设课程,而应在"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教育学框架内进行综合设计。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教育学设想是定义自己的教育,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植入"灵魂";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创新自己的教学,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落地生根";优化自己的评价,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
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目标形成、知识体系构建、教学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评价、课程持续改进等教学过程和课程能力提升、教学条件保障、课程制度建设等保障过程,是一个没有终极结果的周期性的知识运动过程。构成要素的缺失和实施过程的低效,必然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和建设质量。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的对课程内涵理解不够、建设内容滞后、建设动力不足等问题,课程改革和建设应围绕提高建设内生动力、提升课程建设能力、注重教育教学过程、完善课程约束与激励机制等重点内容开展,有效促进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课程建设是高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课程规范化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着课程命名混乱、课程开设系不合理、学校缺乏统一的标准等问题,结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实际做法,提出了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具体措施,期此能对其他高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普通学校还是培智学校,课程建设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立足于大陆培智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对目前培智学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课程概念、课程建设的思路与规划、课程建设的内容、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厘清课程概念、理清课程建设的思路、制定课程规划、确定课程建设的内容、明确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培智学校课程建设科学有序进行的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5.
高校由于办学历史、文化传承、课程设置、专业特色等都不尽相同,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就要既遵循课程思政建设的一般规律,更要探索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路径。从昆明医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来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统一思想认识,营造课程思政良好氛围;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性;以支部建设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等三条路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小细胞,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表现为:设课混乱、管理不规范,课程建设团队意识不强,课程建设考核评估不到位和课程应用性不强等。解决问题的对策是:规范课程建设管理,正确搭建专业群平台、专业主干和拓展课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估机制,加强课程建设;搭建课程资源平台,促进课程共享。  相似文献   

7.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两项基本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内涵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以课程建设为抓手,通过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构建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多层次的课程建设平台、建立课程主任制以及制订课程评价标准等手段来促进专业内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开放教育课程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始终是教育的核心元素,课程建设始终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石。电大系统在课程设置和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和建设的原则、逐步梳理课程设置和建设的流程、积极改进课程建设的方法、切实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并扩展课程体系的外延。  相似文献   

9.
课程建设核心能力主要表现在课程理解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方面。目前,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提升面临着片面理解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未建立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培养的机制、教师个体课程建设的动力不足等困境。文章探讨通过开发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提升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构建多元化课程建设能力提升的路径和建立科学课程建设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课程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提出的一种课程概念,其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但警察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理念相对较为薄弱、建设内容相对较为单一、建设环境相对较为封闭。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提高认识,不断强化隐性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意识,加强规划和设计,将隐性课程建设纳入课程建设及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内容,自觉地将隐性课程建设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日常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显性课程的隐性教育意义和价值,将显性课程建设与隐性课程建设相结合;同时,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和意义;加强社会实践,不断拓宽隐性课程建设的渠道,将隐性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抓不懈。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师地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创新型地理教育人才的培养。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为主要职责的高等师范地理专业,必须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和内容,从地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学实践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重新审视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Teaching of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in high school has been facing in many deficiencies for a long time.On regard of this,many music teachers has done some researches.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has brought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education system.What's more,unceasingly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music teachers also contribute to the fact that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high school music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trend of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in high school,briefly stated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teaching,with providing several solutions,hoping to contribute some method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环境做简要介绍,重点介绍工程制图课程发展现状,指出制图课程发展的一些缺陷,并面向大工程观提出工程制图课程教育改革,最终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操作性思路并对其作出结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学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运作初步实现了德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德育与心理教育在大德育的视野中相互交叉,充分发挥各自在育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但融合形成的心理教育课程与一般的学科课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能否明确这种差异是决定心理教育课实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等方法,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必要性、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进程中产生的主要疑难和困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人才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美国、英国是世界通识教育模式的两种代表,通过对其高职通识教育的研究,探究其同与不同,为我国高职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高职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职业人与良好素养合格公民;通识教育是应知与应会的“成人”教育;通识课程设计而非是基础课程的简单删减或调整。  相似文献   

17.
《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是安徽电大于2009秋学期开始,在全省电大开放教育本科、专科部分专业中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课程考核方案设计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教学模式改革为主要依托,以网络环境为基本载体,以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最终目标,常规教育与网络教育并举,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共进的素质教育基本思路和模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有了新的发展,使教学实践产生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教学评价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从一个侧面影响到新课程改革实验和全面推广,并成为当前一些非素质教育行为存在的重要原因,探讨和分析该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初起,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其发展主要包含三个维度:社会科从产生到逐步完善、旧公民学逐步发展为新公民学、公民身份逐渐替代臣民身份。从某种程度上说,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的发展就是一部独特的澳大利亚社会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MVU优质在线课程标准及其评价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网络课程的评价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瓶颈,也影响着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本文详细分析美国密歇根虚拟大学(MVU)开发的优质在线课程标准及其评价体系,并对其量化的评价路径做出分析。结合国内网络课程设计与评价实践,分析其适用性与可行性,为国内网络教育发展及网络课程开发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