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8年以来,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总数已达4100余人,带动全国各地各部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超过3万人。对于高校而言,加速海外人才、全球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以抢滩布局,是当下重要挑战。如何“快”、“准”地定向招募全球高层次人才,成为高校必须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选取我国近80所“985工程”、“211工程”及部分普通高校和相关国家部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中央或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2.
《神州学人》2010,(6):45-47
力推“千人计划”今年将分批引500海归人才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消息,“千人计划”专项办公室透露,2010年将进一步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力度,计划分3批引进5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引进的662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中,去往高校系统的310人,占总人数近1/2。“千人计划”促进了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亚太教育》2020,(3):F0004-F0004
医学院作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的窗口学院,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强基层”要求,依托医教协同平台,为江苏培养卓越基层医学人才。现有教师64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12人;博士7人、硕士42人;校外兼职教师共有148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2人。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北京市技工技能人才现状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技工技能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市技工总量已由“十五”初期的101.1万人增加到186.7万人,增幅达84.7%。其中,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从10%提高到14.4%,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从1.7%提高到3.2%,有效缓解了北京市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在人才大战中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必须树立切合实际的人才战略观:1.以用为主,防止人才“异化”;2.重视大科学时代的人才成长群体效应;3.依靠校内师资,发挥自身优势;4.重视人才管理,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要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上构筑人才“高地”,必须认清处于高等院校“洼地”的实情,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用超常规的手段和方法吸引人才;把握人才作用发挥的规律,打造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和校园文化,优化尊才爱才的留人环境;引导人才立足校内,面向校外发挥“双重效益”,实现人才、高校、社会“三赢”的良性循环,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人才”价值是高校的自身价值,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有效地利用“人才”价值做好人才强校工作。做好高校的人才强校工作必须以科学的人才观识才容才,搭建事业平台培养人才,建立竞争机制激励人才,加大力度积极引进人才,以人为本稳定人才。  相似文献   

8.
各地方高校都把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作为加快高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并取得巨大的成效。但在具体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过程中,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地方高校的人才建设应坚持“以德为先”理念引进人才;对学科带头人实施“重点培养”,坚持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一起抓;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9.
高校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落实“人才强国”理念,实施“人才强树战略,遵从“党管人才”原则,具体到高校人才建设中需要我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必须将高层次人才建设始终置于高校人才优先发展的核心弄口主体地位。本文首先明确高层次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继而向国内外著名大学讨教高层次人才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并提出高校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慈溪中学位于杭州湾南岸,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也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被授予北大“博雅人才共育基地”(首批)。  相似文献   

11.
《滁州学院学报》2009,11(4):F0002-F0002
1998年教育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IT人才的大量需求,批准在普通高校开设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专业。滁州学院是安徽省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2001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8年GIS专业获批“安徽省级特色专业”建设。GIS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入,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5人(含在读1人);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聘请专家教授9人。  相似文献   

12.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共同构成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20 年来,为高校培养集聚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但是,在其示范引领效应持续彰显的同时,也衍生了以“帽”取人效应,甚至引起了高校以“帽”取人的人才混战。为此,教育部2018 年发布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提出了许多新的改革完善措施,希望以此遏制以“帽”取人效应,终结高校以“帽”取人的人才混战。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2021,(7):F0003-F0003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政府部门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83年。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2010年被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当选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20年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297名,在全国非硕士点本科高校中位列第3名。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探索"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纺织工程专业“3+1”学制教改试点的实践.可以探讨高校工科专业培养现代制造业急需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11,(3):45-48
国家“千人计划” 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143人 据“新华网”消息,近日,记者从召开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一次大会上获悉,“千人计划”实施2年多来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143人。其中,创新人才880人,约占总人数的77%;创业人才263人,约占总人数的23%。  相似文献   

16.
<正> 高校必须面临三个基本教育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和如何培养? 我国的人才市场需三种类型人才:第一种是能够适应市场机制人才。第二种是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机制的人才。第三种是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习惯机制”的惯性运行,并促使其发生转变的人才。 高等学校要将培养“智能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宁波大学教育学学科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创办的宁波师范学院,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系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十三五”--流学科。本学科于2003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土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在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本学科名列全国第17位。本学科设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等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10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现有教授19人,副教授4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1人,省部级以上人才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马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钱江学者、浙江省教学名师、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151人才培养对象、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优秀教师等。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家,刘鸿生致力于企业经营数十年,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的经营管理思想:1.“谋定而后动”的企业战略决策;2.“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多元化投资策略;3.“同业合并,联合制胜”的市场竞争策略;4.“要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的人才竞争策略。这些经营管理思想在推动刘鸿生企业集团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神州学人》2011,(5):33-33
据《浙江日报》消息,浙江省将推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等政策、实施“海鸥计划”等新举措,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浙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现实视角、社会视角、发展视角”的理性审视,探讨了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以期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