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要上一节市级公开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本课真实、具体地记叙了1976年1月首都人民群众聚集在长安街向周总理告别的感人情景。学生对课文所反映的特殊时代背景很陌生,对课文大悲大痛的情感基调没有生活体验。像这样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数量不少,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狼牙山五壮士》、《少年闰土》、《狱中联欢》等,  相似文献   

2.
【案例描述】《一夜的工作》是一篇语言平实、篇幅简短却感人至深的文章,记叙的是建国初期,作者何其芳送稿件到中南海请周总理审阅,目睹了总理一夜辛勤工作的情况。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9个年头了,但对于一个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来说,每次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我都会激起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比敬仰之情;都要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然而,由于经验的差异,现在的孩子们与我们的对总理的感情是不同的,他们对周总理的了解大部分是从书中、媒体中或父母的言语里间接得到的,难以与作者达到真正的共鸣。那么怎么才能唤起学生对周总理的真挚情…  相似文献   

3.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真实地再现了亿万人民迎送周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教学时要先简介周总理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对周总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播放哀乐伴以范读课文,以创设情境,渲染沉痛、悲哀的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然后引导学生依序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语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动人心魄的课文。以前,我们尽管使用了多种教法,包括情境教学法,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周总理的事迹了解甚少,因而,学生感知课文的真情实感就不是那么发自内心,教学效益并不是我们预期的那么高。去年以来,我们利用现成教材,先教学《一张珍贵的照片》,后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收到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5.
《十里长街送总理》真实地记叙了首都群众在长安街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抒发了群众对总理的爱戴、尊敬、依恋之情。情感炽烈,浓郁而真挚,是一篇给学生以情感教育的好教材。但是由于写作年代离学生远,加之学生对周总理对人民的关怀之情缺乏感性体验,所以教师反应上好这篇课文难度较大。往往是教师激动不已,学生冷漠旁观,甚至怪老师“自作多情”,教学场景极为尴尬。为此,如何进行《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感教学就值得探讨了。这里,略谈三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前看紧密照应,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五年制七册第32课)一文写作上的显著特色。一、题目和内容的照应“送”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题眼,“送”字贯穿文章始终,文章内容与“送”紧密照应。“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戴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写灵车来到前,人们等着送。“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  相似文献   

7.
一、设境、感知、激情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加上抑扬顿挫的朗读,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受文中蕴含的情感。《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十分动人的记叙文。但学生对周总理的光辉业绩、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很少,难以体会广大人民群众对周总理无限崇敬的情思。为此,我在课前让每一位同学准备一朵小白花,在第一课时设置情境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以低沉悲哀的语调向学生简介周总理的光辉业绩和他逝世前后的情况。在这种情境中,我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进入无限哀思之中,激起对周总理无限崇敬的真情实感。然后重点指…  相似文献   

8.
《十里长街送总理》我已教过多次,轻车熟路。范读,以“声”传情,让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被情感紧紧抓住。然后围绕“送”这条线索,动之以情,逐步深化。抓住三个场面的重点词句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力创设“举哀”的气氛,使学生在环境渲染中,沉浸于缅怀周总理的哀思。  相似文献   

9.
《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当时人们的悲痛心情,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学生对周总理生活的时代和他们的光辉业绩缺乏了解,要让他们与作者特别是当时人们的感情产生共鸣,以情悟文,是相当困难的。我在教学中借助电教媒体,突破了重难点。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在学生预习全文,查抄了生字新词以后,我简介了当时的背景,周总理的光辉业绩。接着用饱含热泪的范读,形成了一种深沉哀痛的气氛,为全文定下  相似文献   

10.
有些学生学完省编九册小语课本上的《基础训练4》的第六项“认识排比”后,把有些对偶句“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帐篷》)和只有两个意思相关、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十里长街送总理》)当作排比句了。教者会感到非常奇怪,自己在讲“认识排比”时,明明按照教材,讲得清清楚楚,还举了例子说明,学生怎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泼水节》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讲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 ,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达了人民爱总理 ,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感情。教学这篇课文 ,要引导学生从看图入手 ,图文对照 ,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一、启发回忆 ,揭示课题教学伊始 ,可出示挂图《清洁工人的怀念》。提问 :①这幅图画的是谁和谁在握手?(周总理和一位清洁工人在握手。)②周总理为什么特意去和清洁工人握手?(周总理尊重和关怀清洁工…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七册32课(六年制九册14课)《十里长街送总理》是篇情意动人的佳作。课文通过情感透视生活,展示了首都人民群众向周总理永别的感人情景,表达了对周总理敬仰怀念之情。课文以沉痛怀念情感为主线贯穿全文,以情动人,情牵人心。教学时,要把握课文情感这一主线,开展教学“双向”活动。 1 自读质疑,了解情感流向首先可以向学生简介周总理的光辉业迹和他逝世前后的情况,有助于全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变化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灵车到来之前——灵车到来之时——灵车走过之后”事情发展顺序记叙,带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十里长街送总理》记叙了1976年1月11日,敬爱的周总理的灵车经过十里长街时,首都人民群众对周总理遗体告别时的感人情景,表达了亿万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和依依惜别的深厚感情。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一、创设怕景,激伯人员情景主要是指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所造成的一种特有的氛围,它容易引起人的感情共鸣。《十里长街送总理》开讲前,如教师在教室里挂上周总理遗像及当时追悼会的图片,辅之教师情真意切的导语,使学生在悲痛哀伤的氛围之中将自己的思绪引入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行列之中。通过创设情景,学生真…  相似文献   

14.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九册)一课最后一自然段主要是写周总理的灵车过去了,人们仍然不肯离去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人们希望能永远和周总理在一起的真挚感情。教师可这样教学: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生: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写灵车过去了,人们还不愿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多种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许新海一、多种电教媒体巧妙组合,创造优化的语文教学情境。如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等灵车”时,教师可不用挂图,而是先按响录音机,播放那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哀乐,接着教师用极其悲痛的语气和低沉缓慢...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总理一生简朴,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里的《周总理的睡衣》一课,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在他任职总理2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曾为周氏家族制定了“十条家规”:  相似文献   

17.
一、说教材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讲读课,课文真实、具体地记叙了 1976年 1月首都人民群众聚集长安街向周总理告别的感人情景。 1976年 1月 8日,周总理因病在北京逝世,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都为失去自己的好总理而无限悲痛,也为祖国前途命运深感忧虑。“四人帮”却认为他们篡党夺权的机会到了,发出种种禁令,不准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首都人民不顾“四人帮”的阻挠,自发聚集在长安街上,出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悲壮感人的一幕。   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本课目标为:…  相似文献   

18.
【课例简析】《一夜的工作》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情真意切地记叙了作者陪周总理审稿,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歌颂了周总理忘我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为了较好地理解课文,教学时可紧扣中心,抓住重点,引导学生自学。  相似文献   

19.
六年制第九册14课《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一唱三叹、神情凄楚的优秀记叙文。学习本文,要体会课文表达的对周总理崇敬爱戴的怀念感情。要作到这点,除了教参讲的方法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一、写景寄情。文章在三处地方写了景色,开头的“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为”,第二自然段的“夜幕开始降下来”和结尾处“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三处写景虽然只有三句话,但作者从色彩、时  相似文献   

20.
1 电教媒体对想象力培养的优化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写作,而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写作的一双翅膀。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在这方面具有强烈的优势。如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三册《坐井观天》一课,小鸟说天无边无际,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而课文没有最后的结论。为此我们编绘了一套《出井观天》活动投影片。小鸟说:“朋友,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青蛙恳求说:“朋友,能不能帮我上去?”小鸟用绳子慢慢地把青蛙提上来。活动投影片映在银幕上,录音机发出有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