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货币发展的进程大致上可分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纸币三个阶段。在最古的实物货币阶段,因为实物本身是商品,有其价值、故不存在贬值和通货膨胀问题。到金属货币〔主要是铜铸币)为主的阶段,由于金属本居有价值,金属货币能靠贮藏这种蓄水池作用,自发调节实际流通量,因而也不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但是金属铸币存在着实际价值和名义价值相脱离,如名义价值大大高于实际价值,就会引起货币贬值,就会混乱,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到出现纸币以后,由于纸币本身无价值,它只是一种价值符号,马…  相似文献   

2.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就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然而纸币毕竟又不同于货币,我们不能把纸币完全等同于货币,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3.
请看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标准卷)第12题: 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地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标准答案是C.  相似文献   

4.
(1)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此外还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纸币指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  相似文献   

5.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金属货币在数量上供不应求,不断出现钱荒现象,贱金属货币给商品的大量流通造成了极大困难。四川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北宋在四川实行特殊的货币政策,从而出现现代纸币的雏形——交子。交子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对国家经济贸易和货币、纸币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的一门公共政治思想理论课程,其中包括大量的相互关系密切、较容易混淆或弄错的概念,考生掌握起来颇有难度。这里选择该课程中较为关键的一系列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意在帮助广大考生朋友,通过这一系列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确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货币与纸币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货币是指金属货币,它本身是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纸币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产生的,作为流通手段,没有价值的纸币可以代…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发行纸币的时代,由纸币、金属货币和有价证券共同构成的宋代货币体系,其相互关系的复杂及其不确定性导致了宋代通货膨胀的复杂和持久,地造成了对这一问题看法上的诸种分歧和不足。事实上,宋代正当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其通胀成因错综复杂,表现出混合型的特征。宋代纸币是一种混合货币。  相似文献   

8.
纸币最早出现于我国宋代。关于纸币产生的原因,史籍有如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①这种看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未从本质上说明问题。确切地说,纸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充当流通手段的低值金属货币,已经无法满足日益繁荣的商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经济生活中,人们迫切需要有大额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在这种客观经济条件下,纸币便应运而生了。在宋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行业的分工更加细密,工商业由唐代的220行。增加为360行,农村中的蚕、桑等副业,也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分工的细密,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使商品经  相似文献   

9.
钱,也就是货币。在钱的发展的历史中,它先后以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形式出现。钱的昨天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实物货币就是古希腊时的牛和羊、非洲和印度的象牙、美洲土著人和墨西哥人的可可豆这一类东西。而这些实物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的货币学说,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时,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当纸币的流通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时,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在一定时期内因纸币过多而造成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现象即为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1.
<正>"纸币产生"内容的修改彰显教材的生活化特点对纸币的产生,旧教材表述为: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每做一笔交易都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很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金属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会逐渐磨损,成为不足值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它同足值的铸币一样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最早的纸币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继陕西省2007年高考文综试题第24题"5A=2黄金"引发热议之后,2012年高考文综第12题又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14.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货币制度变革的一个关键期,其影响深远。南宋货币发行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货币发行由金属铸币为主转向以纸币为主;二是货币币种增多,制度混乱不定。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巨大的国防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的残破。  相似文献   

15.
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货币产生之前,人们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换,随着交换的发展,物物交换发生了困难,逐渐形成了利用某种物品作为交换的媒介。“贝”是我周最早的货币。商周时期,贝币流通的领域很广。不过,并没有脱离实物货币的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金属货币,初期的金属货币无一定形态,交易时要称重量。鉴定成色,方能使用,可称为金属称量货币。以后,由于商品交换日益扩大,为了方便交换,又把某种金属铸成一定成色和重量,这就是金属铸造货币。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大量使用各种形态的青铜铸币。但当时我国处于分裂状态,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平衡,都是自行铸币,所以货币种类繁多,主要的形制有铲形(布币)、刀形(刀币)、方形(爱金)、椭圆形(蚁鼻钱)、圆形(环钱)五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布、刀、贝等币,统一了全国的币制。规宅:黄金为上币,铜钱是下币,铜  相似文献   

16.
《红领巾》2008,(3):42-42
英国货币:英国货币由英镑pound和便士pence组成,也分为纸币notes和硬币coins。纸币有面值五镑、十镑、二十镑和五十镑;而硬币,即金属货币有一便士、二便士、五便士、十便士、二十便士、五十便士和一镑等。随身带的硬币可用change表示。  相似文献   

17.
英国货币     
李旻 《双语学习》2011,(4):21-21
英国货币由英镑(pound)和便士(pence)组成。也分为纸币notes和硬币coins。纸币有面值五镑、十镑、二十镑和五十镑;而硬币,即金属货币有一便士、二便士、五便士.十便士、二十便士、五十便士和一镑等。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教科书教参》第14页写道:"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等职能。在现行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下,纸币的这些职能,是从它取代黄金的流通职能开始,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是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的选择题中却出现了这一知识点。【原题再现】12.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  相似文献   

19.
<正> 在两宋时,我国古代早期高度发展起来的货币经济,经过长期迂回向前发展,已形成了以铜币为主干,兼用金、银、谷帛、铁钱和纸币的多元化货币制度。它在中国货币经济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世界货币发展史上远居前列,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这里试就两宋货币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达到水平以及以后停滞缓慢发展的原因,试作探讨,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划分中国古代货币发展阶段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这是因为中国古代长期实行多元化的货币制度,某一时期既有作为主干的铜铸币,又有金银贵金属,还有实物货币或纸币、铁钱等等。但这并不是说无法划分阶段,如果从粗线条的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以下对这三个阶段略加论述。一、原始社会末到西周:实物货币为主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