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西部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现状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压力状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长期不间断地对其研究有利于及时掌握教师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改进。通过对545名东西部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发现工作负荷、考试压力、职业期待是教师的主要压力源;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教师在压力源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教师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也有差异。建议学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重视教师的心理状态,并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教师自身要正确的认识职业压力;明确提高专业能力、有效管理时间是应对压力的根本方法,通过调整心态、缓解压力,提高生命质量,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心理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68所学校的2292名老师中,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教师由于竞争压力过大,工作任务繁重,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导致职业倦怠感加重,不良心理等消极情绪随之而来,长期不良心理的积累,极易突破教师的心理底线,给教育教学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长期处在社会的、职业的、心理的、组织的、人际的等种种压力下而产生的指向教师职业的各种消极情绪体验的总和。其成因主要有: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过重的工作压力。其主要心理表现在厌教心理、厌生心理、个性心理缺陷和职业离弃心理4个方面。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可以从教师培训管理与教师个人调节两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的六所高校的305名教师的压力和心理和谐状况展开调查,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云南省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压力,83.30%的教师报告压力强度不大,16.70%的教师报告压力强度大;高校教师心理和谐总体水平为3.74±0.59分,处于不确定到基本和谐区间;压力强度与心理和谐成中等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吉林省各地区初中骨干教师身心压力的初步调查为例,从人的本质角度对教师压力进行分析,整合骨干教师身心压力的来源,对如何看待及解决此问题提出建议,为教师自身心理的改善和发展提供有效地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制约中学教师合作的学校管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管理方面制约教师合作的因素有竞争机制、非科学的考评方法、对教师工作和心理缺乏尊重,缺乏人性化管理、对名优教师的使用和学校领导层面缺乏合作等。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有生源危机、学校的生存压力、急功近利的心态,观念陈旧等因素。笔者认为,制定一个科学公平的能促进教师合作的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力打造一个合作的团队,是增强学校竞争力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卫生是一门探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也可以说是为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服务的。心理卫生一方面设法预防心理疾病 ;另一方面是维护个人的心理健康 ,使其在心理、生理与社会行为三方面保持最佳状态。由于老师所处的升学压力、经济压力、校园暴力、家长期望值过高的压力 ,使得老师产生倦怠情绪或焦虑与抑郁的心理问题。当前应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心理 ,并提高教师的基本待遇  相似文献   

8.
以昆明市多所高校教师为对象,通过问卷进行调查,对其工作压力与健康状况进行了描述分析,此文主要为其中关于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在不同高校之间,无论性别、年龄、学历和职称都有存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建议从开展自身健康维护、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建立高校教师心理辅助治疗机制为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针对当代缺乏心理韧性的青少年背景下对教师职业的冲击,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青少年缺乏心理韧性状态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在此压力下教师教育心态的消极转变,以便为改善师生关系及为预防青少年自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降低工作压力程度,从而起到平衡心理和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帮助个体顺利地解决问题。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在面临压力时采取的应付方式主要为解决问题,性别和教龄对其应对方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