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死"是汉语常用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文中以"死"为例通过历时研究的方法和认知语言学理论来探讨"死"的语法特点和使用现象,"死"字本义是生命殆尽,成语中的"死"大多保留了原义,现代汉语中"死"逐渐语法化,开始作为一个语素存在,与其他语素组合从而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语素意义;可以在句子中充当补语的成分,形式上表示为[(主语)+动词(或形容词)+死+(宾语)+了];在方言中也可表示昵称。运用共时的方法将汉语的"死"和英语中的"死"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可以指导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2.
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是英语语言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本文从一般时、进行时、动词不定式及某些形容词系表结构后的不定式等角度,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此语法现象进行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3.
"生"字本义为"植物生长",由于经常位于谓语之前,从而产生虚化的可能,并最终在与程度副词"死"的频繁对举使用中获得了表示程度的词汇意义。唐代初期可以用来修饰心理动词和形容词,标志着程度副词"生"正式产生。"生"从早期只能修饰心理动词又逐渐发展出修饰形容词。但是由于"生"在产生过程中受到了各方面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它只能修饰表示消极意义的心理动词或形容词,且构成新词能力很弱,并在后世的发展中不断被淘汰,现代汉语中只有"生怕""生疼"等少量凝固成词的词语留下。  相似文献   

4.
"形容词 动态助词‘了"结构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结构,对于形容词能不能带动态助词、带上动态助词后词性有无变化的观点,还存在着很大分歧.以"形容词 动态词‘了"结构为分析目标,将这个结构化为五种类型进行分别讨论,从语义语法语用功能上探讨其特点,并同动词带动态助词"了"进行平行比较,得出他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现代汉语"不定"形容词和副词两个义项的由来,认为形容词义项的"不定"是由动词结构演化为形容词结构,之后在高频使用下粘合成词.成词后又发生进一步粘合,从而"不定"成为"说不定"等词的词内成分.副词义项的"不定"并不是形容词"不定"语法转化而来的,而是由表否定义语素"不"与表必然义的语素"定"直接通过构词法组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华语程度补语标记“死”(si3)所形成的程度结构和论元结构的语法互动关系。以“死”所形成的程度结构可以视为常项和变项之间搭配的句法和语意的表现方式:常项(“死”)和变项(动词和形容词)的各种搭配可以塑造出两个特殊的语法现象,即(Ⅰ)句法上的论元增加,和(Ⅱ)语意上的高程度语意属性的产生。从这些语料中我们将对“变项(动词/形容词)+死”格式在句法、语意和语用限制上提出一些可能的分析。相信本文对华语教授者或学习者在程度结构的认识上是相当具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7.
云南方言非谓"掉"的结构类型有六种"动词+掉"、"动词+不+掉"、"动词+掉+了"、"动词+死+掉+了"、"形容词+掉"、"形容词+死+掉+了".前三种与共同语书面语毫无二致,后三种是云南方言特有的.六种类型在共同语口语中均不使用,而使用与非谓"掉"类似的结构"动词+了"和"动词+不+了"代之前三种,后三种没有类似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能否带宾语是区分动词和性质形容词的一条重要标准,但这条标准并不能区分所有的动词和性质形容词。本文所研究的词的范畴是这一类能够受程度副词修饰,也能够独自带宾语;带了宾语之后不能同时受程度副词修饰的词,叫作带宾形容词。带宾形容词有动态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是渐进的,比较缓慢。在此前提下,本文认为"形容词+宾语"中的形容词词性仍为形容词,研究了带宾形容词的用法,对"形容词+宾语"结构中宾语的语法角色类型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形容词带宾语时标记元素进化的三阶段,以及"形容词+宾语"结构的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的"X+如+人称代词"结构语义丰富、语法复杂、语用广泛.X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或动词及动词短语,且多是双音节复合词,构成的四字格短语类似四字成语,文言意味浓厚.这一结构的语义差别和语法分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对其语义,语用和语法上的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历时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正确使用该结构.  相似文献   

10.
"超"由动词语法化为副词在南北朝结束.这一过程中,"超"开始独立作谓语,后进入动宾结构和联谓结构,成为语义重心,化为形容词;再后来"超"与形容词组合为联合结构并逐渐化为副词.现代汉语"超"没有作为副词这个义项,目前兴起的副词"超"既是语言继承也是语言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