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体验、评鉴、创造这三个方面,解读、实践“审美鉴赏与创造”,有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先解读了“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又提出了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实践路径思考,由此围绕体验、评鉴、创造,深入分析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领域的优化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文艺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鉴赏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文艺鉴赏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文艺的社会功能,既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育作用,此外还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桂强 《现代语文》2007,(3):106-108
作为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文艺鉴赏教学不仅培养高校学生掌握具体的文艺鉴赏的方法,理性地分析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的鉴赏规律,而且还承担着引导高校学生确立健康的文艺审美情趣和崇高文艺审美理想,塑造高校学生丰富、完美的个性,促进高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的功利主义文艺美学思想是20世纪中国文艺美学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它虽然以功利主义为核心,但包含着对文艺的审美价值的强调、对文艺鉴赏规律的探索等一系列重要内容.只有全面审视梁启超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多方面价值,才能做出较为中肯与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江雯 《教师》2020,(13):45-46
“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已被列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可见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也被列为高中语文课程体系的十八个任务群之一。文章以《边城》赏度为例,通过设置情境、细读文本、交流写作等活动探究优秀文本的内涵,培养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思维与习惯,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相似文献   

6.
基于审美情操升华的小学美术鉴赏课程构建需要转变传统的单纯以学科知识为研究重点的方法和思路,从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由构建美术鉴赏情境、强化学生审美感受入手,逐渐向审美表达过渡,以此提高小学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具体构建课程的过程中,努力促进美术鉴赏与文化、生活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鉴赏和表达中实现审美情操的升华,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审美鉴赏”要遵循审美规律,重视形象思维,提供鉴赏条件,适时运用触类旁通的鉴赏方法 ;“审美创造”要根植于生活,重视方法的学习。《文心》在操作层面起到简单而实用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流行歌曲是校园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年一代尤其是在校学生是流行歌曲忠实而庞大的拥趸。“现当代流行歌词鉴赏”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美育手段的补充。本课程旨在美学鉴赏的框架之下,将现当代流行歌词文本纳入到大众诗学的审美评价系中,以“语义层、形象层、情感层、意蕴层”等四个层次作为审美研究的核心,引导学生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去把握、评判流行歌词作品,理清现当代流行歌词与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词的脉络关系,了解流行歌词创作的审美特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兴趣。在获得精神愉悦的同时,将纯粹的感官鉴赏上升为理性的思考,从美学教育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皆与文学批评相关,其中《知音》篇无论在探及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方面,还是在文学批评规律、审美鉴赏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探究。刘勰从主客体的角度阐述其文学鉴赏理论,对“知音难觅”、“音实难知”这一文学现象进行探析。以《知音》篇中所反映的思想来探析刘勰文心体系中知音的审美鉴赏理论。  相似文献   

10.
亚川 《集宁师专学报》2000,22(3):91-91,94
高校中文系讲授中国古典诗词除了传统的“知人论世”方法外,随着近年来新观念、新方法的引入,古典诗词的课堂应该是路径颇多境界翻新。一首作品可以从文艺心理学入手讲解,也可从文化学角度进行鉴赏;可以用原型批评,也可用审美“格式塔”。总之,古典诗词的教学已经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方法而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时也能经常品尝鉴赏的新鲜滋味。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窃以为还缺少一条路径——从创作入手深化鉴赏。提高古典诗词的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 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 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但目前的语文课堂普遍忽视朗 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较弱。基于此点考虑,本文结合语文 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要求,从审美鉴赏与创造 的手段、品味的内涵和汉语的特点三方面论述朗读对品味语言 的重要,旨在回归课堂教学的朗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 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美学的文学观认为读者和作者一样都是艺术的创造者。现代散文的阅读与鉴赏展开的过程中,审美的思维和情感应有一个张扬的空间,应该重构参与者“自我”的新文本体系。初中生掌握和运用现代散文阅读与鉴赏方法有其必要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3.
余怡 《陕西教育科研》2004,(4):42-43,51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中,进一步强调“审美型”教学。本文围绕一年级学生,从“着眼于学生的审美心理,逐渐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构建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意识、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多给学生审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审美鉴赏与创造"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重视文学教育成了语文教育的新趋势:从侧重培养"鉴赏力"到呼唤学生"创造力";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文学教育形成了"核心—素养—交往—支持"四层同心圆结构。该素养落地的路径是鉴赏与创造的整合:以鉴赏促创造、以创造促鉴赏、鉴赏创造共同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15.
孟祥阔 《考试周刊》2009,(35):229-229
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的第一位,这就为教师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指明了方向,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是“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即通过审美实践活动,运用美的事物对人进行关于审美和创造美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审美意识;创设审美情境;激起审美情感;展开审美鉴赏。  相似文献   

17.
刘菊 《文学教育(上)》2009,(14):158-158
“诗无达诂”之说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清人沈德潜这样解释“诗无达诂”:“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深浅高下,各有会心。”赋诗、鉴诗没有固定的方法,以读者对诗的接受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接受主体的能动性。文艺无达诂从“诗无达诂”衍生而来,意为文艺鉴赏无定法,不同的鉴赏者有不同的审美角度,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审美场不同,同一鉴赏者对同一文本也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8.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古诗词阅读是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古诗词,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引入语言运用情境,创设鉴赏任务,开展创造性活动,探究古诗词的内涵与情思。  相似文献   

19.
潘凯 《学苑教育》2024,(3):82-84
美术鉴赏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审美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是高中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美术要求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了解艺术鉴赏的特点与要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鉴赏能力。文章以高中美术鉴赏为出发点,简述核心素养的要旨,阐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特点以及意义,着重介绍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策略,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核心素养认为:学生应该通过美术学习去感受与鉴赏美的独特性与多元性,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以便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能够感知、描述与评价各个审美对象。美术鉴赏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以《韩熙载夜宴图》鉴赏教学为例,从引导学生展开欣赏描述、引导学生探究作品内涵、引导学生分析绘画形式、引导学生展开审美实践以及引导学生展开鉴赏反思来分析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如何通过美术鉴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