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对技术创新的科学及一致性理解是深化该领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学术界对技术创新构念的分歧导致了相关研究之间无法相互比较及互补共进,限制了技术创新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已有文献大多局限于对有限的几个传统分歧的探讨,而对新出现的问题则研究不多,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一学科中的"元"问题。鉴于技术创新构念的分歧主要显现于技术创新的多个视角与层面,拟从技术创新的主体、过程、程度、结果与成功标准等维度提出新的研究框架,探讨分歧所在及其产生的内在根源,尝试对技术创新的构念在各个维度上取得一致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8,(5):28-32
以南京市8所"211"高校为研究对象,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技术创造、创新扩散、技术维持三阶段,选取13个专利指标,从技术创新活跃度、技术创新优势度、技术创新扩散能力、技术创新影响力四个维度对高校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高校在不同创新维度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在不同创新维度的优势与劣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不同维度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贸易开放度与市场化水平对本地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1997-2006年30个省级区域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贸易开放度、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联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在时间维度上存在投入即期的"负担效应"和远期的"推动效应"差异,在空间维度上则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同时,贸易开放度、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在时间维度上要比技术创新发挥得快一些,但在空间维度上与技术创新一样存在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四强 《科技与管理》2005,7(5):119-121
针对传统技术创新理论上的缺失及其实践上的误区提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阐述了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内涵、目标及实现途径,并根据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产品模块化与企业技术及其创新的战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产品模块化理论的回顾,分析了继信息和知识时代之后模块化时代的来临.完善了模块化产品的基本构成与基本概念,在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性和可显性维度基础之上增加了技术创新的架构维度,并提出了新颖的模块化技术创新(MBTI)的架构模型.基于该架构模型,结合国内外企业技术及创新管理的实际战略,指出了在经济和市场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制造企业将不得不对以市场换技术的传统经营思路进行重新思考.MBTI架构模型不仅可以比较有效地分析企业技术竞争与合作的战略行为,也为中国政府与企业制定技术及创新的政策或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市场机制下,技术创新的自组织演化呈现出非生态理性特征,与传统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相比,生态化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强调制度性组织因素必须贯串和规制从创新设计到创新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提出了五维度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制度分析框架,并进一步推演出包括十一类制度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制度结构—功能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指出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依赖的特性,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本文认为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重要措施,必须从改变技术创新的原则、警惕当下面临的技术创新生态化危机着手,朝着更加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方向,以政府主导、提升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观念、培育生态化技术创新人才为路径,并建立起以营造氛围、建立生态工业园等载体、以处罚机制倒逼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个较新的生态化创新理论,并基于对"两圈"两型社会的建设现状分析,得出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可以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双赢目标,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给出了在"两圈"区域内促进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复杂性思维,科学地揭示了生态化技术创新视野的开阔性、结构的多维性和目标的多重性等特征及其有机构成。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创新观与科学认识论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对于克服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缺陷,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发展观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福扬  黄剑 《科学学研究》2003,21(3):321-324
通过对社会发展本质的剖析 ,揭示出传统技术创新观与新的社会发展观的不适应性。新社会发展观的综合性、可持续性、主体性决定了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必然性。而建立和谐稳定的自然与社会生态则是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1.
草场生态治理中出现了"集权化"和"技术化"趋势,地方政府的作用不断弱化。实地调查中发现,在利益驱动、政治社会压力、"地方性知识"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等手段,在草场生态治理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下,要充分认识地方政府在草场生态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将地方政府作为重要主体纳入生态治理体系,着力增强地方政府草场生态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项目来支撑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借鉴生态位理论,通过相关文献分析提炼出评价技术创新项目8个关键要素,通过因子分析法将技术创新项目剖析为反映“态”属性的技术创新项目生存能力、反映“态”和“势”界面属性的技术创新项目保障能力、反映“势”属性的技术创新项目进化能力,并从定性角度构建了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与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科技成果产业化领域现有各种理论的局限。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和主体两个角度,分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两个基本规律。提出新时期科技成果产业化应当实现从系统观向生态观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港湾理论,并对其核心要素和运作模式进行了初步剖析。  相似文献   

14.
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2002-2016年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总体上不断发展并呈现阶段性特征;它们的区域差异在波动中下降;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两元系统跟三元系统协调均呈上升趋势。直到2016年全国各地区三元系统协调等级未达到优质耦合协调等级;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增长在2009年之前主要是由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在2009年之后主要是由科技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未来需加大对科技、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以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并缩小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5.
陈劲  张学文 《科学学研究》2008,26(4):880-886
 日本产学官合作创新经历了从自由主义到分工协作,再到三边共生与合作的复杂的演化过程。日本产学官合作创新有其独特的模式,不同于美、欧和中国,日本的产学官合作多年来围绕知识生产、知识转移、知识创业的视角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日本自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确定以来,围绕如何构建21世纪新型产学官合作创新的模式,分别制定了人才、知识产权、创新等战略和制度保障体系。日本型产学官合作创新的经验对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核心载体是引领带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培育核心载体需要以构建创新驱动核心动力为目标,从加强创新要素保障、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提高产业创新驱动能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等方面,强化更高级别、更深层次的自主创新发展基础,不断激发核心载体创新潜能.以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为例,在分析其打造核心载体的基础条件及面临挑战基础上,提出构建更有创新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完善开放式创新驱动体系,壮大创新型企业规模,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形成惠州创新引领区、先导区和示范区,成为带动惠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的主引擎.  相似文献   

17.
王贞洁 《科研管理》2016,37(10):9-17
选取了2007-2011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对象,以"信贷歧视"背景下债务融资成本和技术创新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考察我国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歧视"降低了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促使低成本的债务资源流向部分技术创新动力匮乏的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而民营上市公司和小规模公司却苦于承担着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而缩减技术创新投资规模;而近些年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政府对于科技类行业的政策倾斜,强化了信贷市场的便利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产权主体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盛亚  陶锐 《科学学研究》2006,24(5):804-807
提出“企业技术创新产权主体是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从利益相关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的现实角度,和企业技术创新是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缔结的一系列契约的理论角度分别论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绿色技术创新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技术创新既注重经济发展,也注重社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有许多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建立健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制度,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