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程度地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以及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一、教师适时、适度指导,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科学教育以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在宽松、自由、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中,幼儿无所顾忌、放松自由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此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指南的认真学习和探究,认真地把《纲要》和《指南》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化为教育实践,尤其在科学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在活动内容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及选择活动材料,可供幼儿探索与操作,以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兴趣,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幼儿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的情况下,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幼儿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猜测、探究、讨论问题、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尝试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活动态度。  相似文献   

3.
张蓉 《甘肃教育》2013,(19):86-86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先决条件。幼儿对科学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乐于探索,并获得相应的知识。教师可以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首先,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幼儿自我操作,自我尝试,激发兴趣。例如,做“沉浮”实验,可以让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去探究,去讨论,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科学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主动参与的科学探索活动,是丰富幼儿科学知识与经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的教育过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四个基本教学过程。一、在教师引导下幼儿主动操作与探索是幼儿科学教育过程的第一步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丰富多样的活动环境和材料,让孩子选取自己感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它将教育目标渗透入教育内容与材料中,将教育内容分成若干个区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材料,自主操作、实践,从而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由于家庭环境的差异、生活经验的不同,幼儿在活动兴趣和需要上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不同年龄的幼儿对区域环境有不同的需要。为此,如何更好地组织区域活动呢?  相似文献   

6.
戴晓静 《成才之路》2013,(16):92-93
区域化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型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幼儿需求,选择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开设多种区角,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程,从而逐步提高学习的兴趣,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操作、学习和探索的中介、桥梁。在材料丰富、有趣、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学习自己动手、自己观察,去探索那些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丰富知识的科学现象,从而培养幼儿活泼好问、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我不断开拓新的教育方法,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中融入了尝试教学的实践。一、尝试教学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思想和陶行知先生的“解放手、解放脚”的观点,都倡导幼儿自己参与活动学习。由此可见,让幼儿…  相似文献   

8.
蔡荔 《成才之路》2014,(20):94-9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科学小操作、小活动有了兴趣,才能主动投入活动。教师该如何来培养幼儿科学活动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呢?通过以班级特色活动进行探索,是一个好形式。根据幼儿园的课题内容,再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与生活经验,将班级的特色活动的活动内容定为—初探区域游戏中的科技小操作活动。通过区域游戏的形式来设计多样化的科技小操作活动,培养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让幼儿进行有价值地探索,就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起来,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材料投放的位置以及顺序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将影响到幼儿参与科技小操作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中对活动的目标定位来发展幼儿的科技小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通过分层创设环境,有选择的来投放材料。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自由以及让他们去积极主动地感知、发现的权利。要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将自己感知到的事物现象、特征以及是通过怎样操作、发现、推理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大胆地进行科技小操作活动。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李顺夏 《考试周刊》2013,(77):190-19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巨大动力.而在数学教育中,有的教学内容幼儿学起来枯燥乏味、深奥难懂,这直接影响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作者从游戏形式、操作材料、巧设悬念等方面谈谈自己在数学活动中运用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传统的科学教学活动有弊端,教学内容枯燥.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欲望,让幼儿“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教育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1.
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和掌握,幼儿本身的建构,他们的数学知识是每个幼儿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因而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幼儿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环境非常重要。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地开展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更符合幼儿数学认知心理发展特点的活动。在这里幼儿可以在随意、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按自己的意愿自助选择操作材料、操作方式和伙伴。并能按自己的节奏去操作。它为幼儿创造精神、创造潜力的发挥搭建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那么如何运用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就地取材,从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挖掘新发现,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主动动手操作、深入探索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经验以及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小学生》2012,(11):15-15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实施科学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仅要给幼儿科学知识,重要的是让幼儿掌握学科学方法。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作好幼儿学科学的引路人,引导幼儿去探索,学习怎样去获得答案,通过幼儿自身的生活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一、探索与操作的内容要表现出层次性确定探索与操作的内容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探索与操作的内  相似文献   

14.
一、多方入手,培养幼儿的操作技能培养幼儿具有分类、测量、记录等操作技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教师必须把这一任务渗透和落实到科学教育的种种活动中去,让幼儿学会初步的科学操作技能。1-提供多种材料,训练幼儿的分类技能。发动小孩和家长共同收集物品材料,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分类。例如在“省力的轮子”活动中收集数量众多的轮子让幼儿操作,幼儿有的按材料、有的按大小、有的按颜色,还有的按两个特征分类。在上述种种分类操作活动中,老师一方面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分类,允许有错误和争论;另一方面用语言…  相似文献   

15.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觉得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操作是重要的一环。运用实物、图片等各种材料创设情境,让幼儿置身于这种情境中,既容易帮助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又能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我在组织“磁铁的奥秘”的科学活动时,准备的材料不是人手一份,而是将各种各样的材料,分别放在几张桌子上,让幼儿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摆弄。然后请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这时幼儿争着说有的东西吸起来了,有的东西吸不起来。我就叫幼儿把能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边,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是铁…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进行幼儿科学的教育活动。这也充分遵循了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呢?一、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幼儿才能有更大  相似文献   

17.
陆彩燕 《考试周刊》2012,(4):191-192
农村中有很多丰富的、可操作的、蕴含教育价值的自然资源材料,它不仅能为幼儿的思维活动提供有效的载体,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有效地利用农村中的自然资源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朱亚芬 《考试周刊》2013,(99):188-18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幼儿园。教师是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策略。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的特点,创造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采取相应的组织领导策略,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游戏的活动中主动与环境中的科学信息产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宣建丽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158+160-158,160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操作中获得认知的,在开展数学活动时提供给幼儿隐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器官,主动动手动脑去探究问题,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根据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自制教玩具,充分发挥教玩具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幼儿教师重要的专业技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在使用教玩具的过程中的兴趣、问题和困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话与互动过程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0.
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多元的,当前学前教育界也越发重视幼儿的个别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以操作摆弄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主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班的幼儿经过小班一年时间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对个别化学习活动有很强的兴趣,基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开始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愿意自己动脑去探索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玩法,这揭示了个别化学习活动更深远的意义。在这个孩子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极大的耐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