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共70分钟。 2.考生答题时可参考思想品德教科书、初中时事政治教育材料及其他资料,但应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不相互讨论,不相互借阅教科书等资料。  相似文献   

2.
从每次学生考试答题的总体情况中,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审题不慎、答题以偏概全、不够准确或表达不清.导致失分.这说明平时学生的训练不扎实。学生平时做题的时候只喜欢做选择题和填空题.对于问答题往往是望而生畏.每次都只是对对答案了事,这样导致学生的训练减少,答题能力降低。很多老师对于生物作业的布置也不重视。而笔者认为作业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中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3.
郑永艳 《中学文科》2009,(14):100-102
教学背景:在我校2008年高三二月调考、三月联考中均出现了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这一题型,从卷面分析看,学生的出错率相当高,得分率均不足40%.主要问题是,答题思路不清晰、答题过程不完整、答题语言不准确等.随后我查阅了近五年各省市及全国高考题,发现此类题型在高考中重现率比较高.根据相关资料,结合笔者的理解和教学实际,设计了这份教案.  相似文献   

4.
考题得分情况分为三种:满分、零分、部分分.得零分、部分分都属于答题失误.答题失误出在“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忧”的问题上.那么如何使失败者的教训变为我们成功经验呢?下面我们以例说法。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答题不规范的表现1.答题范围性错误。例如,试题要求用政治常识来回答,学生却用经济常识解答;试题要求用唯物论来回答,学生却用辩证法解答。2.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例如,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成国家做事等。  相似文献   

6.
大考来临,困扰考生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答题中如何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发生.冷静地分析,却发现许多失误往往不是由知识能力所致,而是因为思维过程或者是书写过程不规范,没有按照规矩答题造成的,这些失误多半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戴珍明 《学周刊C版》2011,(9):181-181
思想品德中考进行开卷考试.而学生的成绩却不甚理想.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就思想品德中考开卷考试备考策略做一些探讨.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答题效果。学生应对开卷考试要总结方法.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高考化学阅卷分析结果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规范答题,减少失分,势在必行!不少同学平日练习都有这样的教训: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因此,我们平日练习、测试直至参加高考,在答题时必须处处规范.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知识性失分。  相似文献   

9.
近年高考.尤其是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异彩纷呈,可是,考生这道题的得分却相当不理想。除了考生鉴赏能力薄弱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考生缺少答题的技巧。笔者认为。高考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古诗鉴赏题命题有其自身的特点。怎样根据命题的特点、规律以及要求找到答题的突破口.是获得高分的关键。为此.笔者提出高考诗歌鉴赏答题“六字诀”。  相似文献   

10.
你会答卷子吗?听到这样的问话.身经百战的你可能会不经意地笑出声来。可是。历年来.都有许多考生.因为没有掌握答题要领.缺乏应试常识,导致无谓失分。遗憾终生。其根源在于不能熟练掌握高考各科试卷的评分标准.导致答题过程无的放矢。毫不夸张地说。  相似文献   

11.
姚翔 《考试周刊》2011,(66):8-8
考察近年来在中考记叙文阅读题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失分最多的是深层含义类题目。深层含义类题目包括这样几种题型:(1)分析重点字词的深层含义。(2)分析文章中标题的深层含义;(3)分析文章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中考命题者习惯在这些题上拉开考生分数的差距.因此此类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往往不能确定答题的方向.不知道如何答题.导致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12.
纵观语文试卷,学生最感头疼的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题”.20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得分率较低,一般维持在9-11分、能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能力,是很多高三学生梦寐以求的事,其实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所以得分率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能力差.而在于答题时,往往不知出题者的意图在哪里.答题角度不明晰。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面对诗歌阅读、赏析中有关艺术手法的题目一头雾水.无从下手的情形。其实,许多学生是南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阅读常识不够丰富.从而处于答题中无法辨别试题考点的困境。为此我将诗歌艺术手法及诗歌答题技巧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以期对他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2011,(9):34-38
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相似文献   

15.
杨耀美 《高中生》2012,(24):25-27
分步答题是做解答题的基本要求,而解答题从分值来看占据着整套数学试卷的半壁江山;从平时考试的得分来看,解答题的得分一般都低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得分,并且得分的差距也大于小题;从平时考试的答题过程来看,只有少部分学生的解答题的答题过程比较符合要求,而大多数学生的解答题的答题过程都不规范;从丢分的类型上来看,"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情况居多.因此,同学们要想在数学高考中拿高分,利用分步答题来减少丢分是利器.一、解答题要求答题过程分步书写在数学试卷上对解答题都标有"解答应写出文  相似文献   

16.
诗歌鉴赏从2002年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分析题.分值加大.难度也大了,但是考查要求没有变,仍然是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考生只要凭借平时对诗歌知识的积累,审清题目要求,明确答题要点.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就能化难为易.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廖嫔 《高中生》2011,(1):6-7
从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来看,鉴赏诗歌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找不准鉴赏切人点,答题步骤不清晰,答案表述不规范,缺乏用术语答题的意识,答题不全面。本文以分析和鉴赏诗歌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和语言特色为切人点。谈谈鉴赏诗歌语言的设题角度和答题步骤。  相似文献   

18.
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知识掌握好了,字写得工不工整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快和正确。其实.答题时不需要字写得有多漂亮,但一定要清晰整齐.如果哪个答案是针对哪个问题的能让闭卷老师一目了然.那分数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19.
王玉环 《湖北教育》2009,(10):53-54
众人熟知的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比赛紧张而激烈,每次选手登台唱罢.都面临着综合素质的考核。当选手答题完毕,两位评委总是颔首微笑,对选手答题情况进行一些点评。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每个选手总会深鞠一躬.说一句“谢谢”。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评价”二字的不简单与不平凡,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答题中会出现各种错误.多数错误并不是由于马虎所致.而是因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解题技能欠缺.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提高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水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