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龙年 《上海教育》2009,(15):27-27
1912年叶圣陶中学毕业,社会的动荡和家境的贫寒,使他不得不正视现实,必须尽快找个工作。在草桥中学校长袁希洛的协助下,他到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小学(简称言子庙小学)任教国文等课。从此,叶圣陶走上教坛,终生从事并热情关注着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时间长达76年之久。  相似文献   

2.
1911年冬,叶圣陶中学毕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于1912年起当了小学教员、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将近十年。此后又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的中学、大学任教职。1915年在上海尚公学校当教员时,还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23年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30年底从商务印书馆转到开明书店继续担任编辑。他还先后参加了《中学生》、《新少年》、《中学生文艺季刊》等刊物的编辑工作。从那时起,叶圣陶不但是一位辛勤的教师,而且是一位出色的作家。直到晚年,他不顾年老多病,仍在为教育改革呕心沥血。叶圣陶的一生和祖国的教育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老前辈,是现代语文教材建设的开创者。他从1912年起从事语文教育工作。“五四”运动时期,他站在白话文运动的前列,大力提倡语文以白话文为主。1922年,他参加了中学新学制课程标准草案的起草工作,这是“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第一个语文教学大纲,以后几十年间没有大的改变。此后,叶圣陶先生积极从事教材编写工作,他自己编写或与夏丐尊、宋云彬、陈望道、朱自清、周予同、郭绍虞、覃必陶、徐调孚、吕叔湘等人合编了许多种语文教材,主要有:《开明国语课本》(小学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编辑出版家和语文教育家。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1912年开始在小学任教。五四时期,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1920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进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30年去开明书店任编辑。这期间,他编过《文学旬刊》《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等期刊,并发表过多篇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指导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文章;同时他还先后在几所中学、大学兼任教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重庆、昆明、桂林等地继续为开明书店主持编务,先后编辑出版了《国文杂志》《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国文…  相似文献   

5.
《甘肃教育》2009,(14):F0002-F0002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五四”运动时期开始白话小说创作,主张“为人生”的艺术。1911年起历任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员,当过编辑。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并组织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进商务印书馆从事小学国语课本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叶圣陶先生有特殊的感情。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的苏州老乡.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民进中央的老领导.也不仅是因为我现在居住的地方可以看到他曾经读书的学校,而是因为我从内心深处敬佩他的思想、他的人格。读过先生的许多书.也知道先生的许多故事。叶圣陶先生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在地主家作账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在学习期间发表了第一篇教育论文《儿童之观念》。毕业后就走上了从教之路,先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来又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7.
(一) 1、1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市人,1894年10月28日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最有影响的语文教育家之一。他出身贫寒,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从18岁起在本乡的小学、中学任教,前后达十年之久。这是他直接从事中小学教育活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学实践,对他以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形成,很有关系。自1921年起,他先后进入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担任编辑,直至全国解放前夕。这段时期,他以极高的热情和具有开创意义的劳动,编辑了大量的中小学和自修语文教材,在近代  相似文献   

8.
姑苏水乡角直掩埋着一个英灵,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出版家——叶圣陶。 1894年10年28日叶圣陶出生于苏州市悬桥巷一个平民家庭。他6岁入私塾,11岁考入公立高等小学,一年后又以优异成绩越级考入苏州公立草桥中学。 1912年叶圣陶中学毕业,因家境清贫无法升学,经一位校长推荐来到苏州干将坊言子庙一所小学当教员。在教育工作中他不辞辛劳,教学上勇于创新,深受学生的爱戴。1917年叶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语文教材的内容,并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这一教材内容的重大调整,既是语文教育改革的结果,也是各书局市场竞争的结果。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在叶圣陶编写的《开明小学国语读本》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与叶圣陶身兼语文教育家和儿童文学家两种身份分不开。“儿童文学化”的教材特征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大工具论”是叶圣陶的语文学科性质观,同时也体现在他关于语文教材编写的相关阐述之中。通过对叶圣陶有关语文教材编写观点的梳理,结合《开明国语课本》,分析思考当下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及其成因:当下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乱象,一者源于编写者综合学养的不足;二者也和社会商品经济大潮下人们日益膨胀的逐利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0月24日,叶圣陶实验小学建校100周年暨电影《叶圣陶在甪直》开机庆典在苏州角直镇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叶圣陶研究会会长张怀西发表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致书面贺词。叶圣陶实验小学的前身是苏州甪直小学,叶圣陶先生曾在该校从事教学改革和实验,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该校师生员工和校  相似文献   

12.
这篇童话的作者叶圣陶,是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一八九四年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中.一九一一年初中毕业后,因家中生活拮据,无力升学,便当了小学教员,一直持续十年之久.后来又在中学和大学任教.他在学生时期即开始练习写作.一九一四年发表了文言小说《穷愁》,初露文才.一九一九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人生》,这是他创作的真正开端.一九二一年一月,他和沈雁冰、郑振铎等共同筹备组织文学研究会,并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和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相似文献   

13.
我想,任何一个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人要想绕过叶圣陶先生而说开去是不大可能的。从1912年起,叶圣陶先生就开始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实践,教材编辑,教材出版和教育指导工作,前后历经六十多年。他对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了解得深切详明,对语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1911年高中毕业,因家境贫寒无力升学,在家乡任初等小学教员。后来任中学及大学教师、教授。1920年他与茅盾、周作人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后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小说月报》、《中学生》、《文学旬刊》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全国解放后先后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叶圣陶是著名作家、教育家。他从1914年开始发表一些文言小说。真正写小说是1919年3月在《新潮》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一生》,从此开始了真正的文学创作。主要作…  相似文献   

15.
10月24日,叶圣陶实验小学建校100周年暨电影《叶圣陶在角直》开机庆典在苏州角直镇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叶圣陶研究会会长张怀西发表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致书面贺词。叶圣陶实验小学的前身是苏州角直小学,叶圣陶先生曾在该校从事教学改革和实验,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该校师生员工和校友,各级领导同志,教育界、电影界知名人士一千余人参加了大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国叶圣陶研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在叶圣陶先生的故乡苏州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七个省、市的二百二十多位代表出席了讨论会。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前辈吕叔湘、蒋仲仁、张志公都送来了书面发言或录音讲话。会议收到论文近百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总结介绍了学习和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经验和体会。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从清末到现在,他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  相似文献   

17.
一.语文本体与语文训练 作为课程名称的“语文”,最早是于l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由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圣陶先生开始使用的。叶老从1912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60多年,对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早年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即开始写作新诗并大力倡导和推动我国新诗歌运动。他同朱自清、刘延陵、俞平伯等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当时的商务印书馆曾出版了他与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刘延陵、郑振铎、郭绍虞、徐玉诺的新诗合辑《雪朝》(内收叶圣陶新诗15首),显示了文学研究会在新诗创作上的业绩。叶圣陶对旧体诗词十分喜爱,他从读书、作诗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可以说他的一生同诗词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908年,14岁的叶圣陶在苏州草桥中学读二  相似文献   

19.
诸位同志: 我是这个研究会的会员,参加会议还是第一次,来向同志们表示敬意。 我总算当过语文教师,开始教小学,后来教中学。时间是从1912年到20年代上半期。那时候教的是文言课本。文言课本教起来很容易。为什么呢?我是江苏苏州人,在本乡教书,学生都说苏州话。课本里的课文是文言文。苏州话和文言文的区别很大,学生看不懂文言文,做教师就很容易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是白话文运动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从1912年开始任教至1988年去世,在长达76年的教育工作中,他立足社会生活实际,通过教学、创作、编辑、研究、考察等诸多途径,对语文教学做了持久深入的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思考,提出了有关"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课内课外"等方面的语文教学原则,建立了涵盖"写作""阅读""听说"书法""教材""学生""教师"等较为完备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凝结成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诸多操作细节也进行了系统而卓有识见的探究总结,其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