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沈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近日,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一件让我头痛的事:那天,我准备用情境教学法上说话训练课《转告》———课前,张老师佯装找不着我,于是,让我班学生转告我一件事:“星期六,请陆老师到她家附近的书店里替我买一本《格林童话选》。”上课了,我刚一走进教室,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陆老师,张老师让你……”我暗暗高兴:“刚才同学们把张老师的话告诉给我听,这就叫‘转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时,一位调皮的学生气呼呼地说:“原来,陆老师串通好了张老师来骗我们!”紧接着,其他学生也小…  相似文献   

2.
沈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近日,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一件让我头痛的事: 那天,我准备用情境教学法上说话训练课<转告>--课前,张老师佯装找不着我,于是,让我班学生转告我一件事:"星期六,请陆老师到她家附近的书店里替我买一本<格林童话选>."上课了,我刚一走进教室,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陆老师,张老师让你……"我暗暗高兴:"刚才同学们把张老师的话告诉给我听,这就叫‘转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时,一位调皮的学生气呼呼地说:"原来,陆老师串通好了张老师来骗我们!"紧接着,其他学生也小声嘀咕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今天要上说话训练课《转告》。我们年级组的几位老师想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进行。课间 ,张老师兴冲冲地走到我们班 ,佯装要找我。不知道真相的学生热情地告诉她 ,朱老师不在教室里。于是 ,张老师一本正经地请学生转告我一件事 :“星期六 ,请朱老师到她家旁边的书店替我买一本《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选》。”上课了 ,我刚走进教室……全班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 :“朱老师 ,刚才张老师找你……”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 ,气氛非常热烈。我心中窃喜 ,兴致盎然地开了课 :“……其实 ,刚才同学们把张老师的话转告给朱老师 ,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习作训练,题目是《记一件深刻的事》。结果,全班写得最好的一篇习作,竟是题为《我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有的同学听后说:“一件深刻的事,怎么会是拾一张废纸呢?”老师评讲时,说出了其中好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标题出新N法     
很多同学写的作文题目都很老套。比如说,要是写一件事,总是命名为《一件令我高兴的事》《一件令我后悔的事》《一件令我激动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好事》《一件有趣的事》《一件难忘的事》,好像生怕读者不知道他写的是一件事情。要是写人的呢,就是《一个关心我的人》《一个让我敬佩的人》《我的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邻居》等等,最多的也是《我的邻居张小华》之类的,让人望而生厌。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标题常新呢?我考虑了好久,终于想出了自己的一套“标题出新N法”。借歌名作题将《雨天里发生的一件事》改为《情…  相似文献   

6.
读了《小学教学》2013年第4期张广明老师的《我没想到,他却成了……》一文,我仿佛走进了张老师的课堂.分享着张老师“让意想不到的生成拓展下去”的精彩。  相似文献   

7.
小威是个聪明伶俐又淘气的男孩,平时做事总是没有坚持性。然而今天却变了样儿,张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画未来世界,小威在画他最喜欢的恐龙,并津津有味地讲:“未来世界的恐龙是善良的……”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迅速收拾好纸笔,小威却仍然坐在位子上,小手和半个身子都压在纸笔上,渴求地望着老师:“我想把画画完……” 为了鼓励小威的进步应该让他留下来,可这个“小淘气”离开老师的视线能行吗?若您是张老师,将怎样处理这件事?  相似文献   

8.
特级教师李济海告诉我这样一件事: 一天,他到一所学校听一位老师教《再见了,亲人》。教第一段的时候,这位老师先让学生看看这一段分几层;又让学生看看每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什么;接着要求说说从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事中,反映了大娘的什么思想。这一切做完了,老师说:“谁来把这一段读一读?”于是一位学生站起来读:“……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  相似文献   

9.
陈志弘 《班主任》2010,(9):13-13
第一次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如获至宝。于是,亦步亦趋地学习李老师的“招数”,我的工作小有成绩:所带班级基本做到纪律严明,成绩优秀,学生听话,家长满意,领导放心……这一切让我以为有了“爱心”班主任工作便会一帆风顺。然而,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却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爱心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听了南(?)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一年级的一堂泥工课,题为《有趣的小动物》。这堂课很生动,它将我们带入一个美的境地。开始,老师引导儿童们欣赏著名画家韩美林的动物画。老师出示了一张《悄悄话》,问道:“小朋友,你瞧这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是两只猴子。”“是小猴在跟妈妈讲悄悄话呢!”学生们争着举手回答。“你知道小猴在跟妈妈讲些什么吗?”老师这一问,儿童们的小脑筋动得可带劲儿啦:“小猴子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你可别告诉人家。”“妈妈,让我跟小伙伴们去玩好吗?我不淘气了。”“……”老师接着孩子们的话说:“我也听见它们的悄悄话了,小猴子对妈妈  相似文献   

11.
一、审题(在正确答案的代号上划‘J”) (一)有一个作文题:<我从这件事中傲得了一个道理》、 1、这个题的‘题眼”.尼:(1分) A这件事B苍理C浅 2、这个题应该写成:(1分) 人记叙文B说明文C抒情散文D议论文E以记叙为主兼议论 3、这个题中的健件事”要求:(1分) A写‘我”所见所闻所做均可B只能写“我”所见C只能写“我”所闻D只能写“我”所做 (二)有两个作文题:《我的老师》、《我和我的老师》。这两个题要求:(1分) A都是写“我”的老师B邹是写‘我”和老师的关系C前一个题写‘我”的老师,后一个题写.我”和老师的关系 (三)有一组作文题:…  相似文献   

12.
敢拼才会赢     
我看到《下一代》杂志刊登了许多同学的文章,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3年级的时候,辽宁省举办才艺表演大赛,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我看了,心里很着急。“老师,我报画画!”“老师,我报电子琴!”“老师……”我心想,这下我完了。我家里条件不好,爸爸妈妈都下岗了,我没有学那么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不做匹诺曹     
说起《木偶奇遇记》,也许很多小朋友都知道,匹诺曹一说谎,鼻子就长一点,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星期三的一件事。那天下午,是自习课,老师在黑板前留题,我把椅子弄得“咯吱咯吱”响,书包上的拉链也“哧哧”地发出声来。老师听到,马上回头问:“是谁在下面不老实?”班里顿时鸦雀无声。班长说:“好像是铅笔划桌子的声音。”老师说:“不是,不管它了,我们继续写作业。”放学回到家,我坐在沙发上发呆,妈妈过来问我:“你不舒服吗?”我说:“没什么!”我没敢把学校的事告诉妈妈。这件事就这样瞒过去了,但我心里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每当想起匹诺曹,我都想…  相似文献   

14.
现在独生子女吃独食已司空见惯,不少家长为此而忧虑。如何教育孩子心里有他人,成了当今教育界人士普遍研究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锁事,都应是教育孩子的内容,细细体味蕴意还很深,但往往被人忽略。记得有一件事虽隔十几年,却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十几年前的一天,我拎着一些苹果看望一个病休在家的同事——张老师。我们聊了一会儿,张老师4岁的儿子小刚从里屋出来,我顺手拿起一个苹果洗干净递给孩子。孩子正要张开小嘴咬苹果,只见张老师说:“小刚,让妈妈咬一口。”我不解地说:“张老师你要吃,我给你洗,干嘛和孩子争着吃。”不由分说,张老师把小刚拉过来,照着苹果使劲地咬了一大口。我呆  相似文献   

15.
“叮……叮……”上课铃声响了,刘老师拿着一张纸操着正步走了进来:“同……学们,下面呢,老……师我要……宣布一件事!”同学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百思不解地望着刘老师,林刁一脸阴笑地站起来:“老……师,你……你要说说……什……么事?”刘老师笑着说:“林……刁同……学,你……你不……要学我说话,让我来给大家说,学校要求每个  相似文献   

16.
认错     
三月十八日,我批阅了张恬写的一篇文章《雨》,其中有这样一段:“雨让人捉摸不透,一会儿下,一会儿停,弄得人们在皱眉头。雨顺着窗户流了下来,使我想起了一件事……一天放学时,我看到讲桌旁有一大堆卷子没整理好,我便把卷子一张张分类后装进了塑料袋。等我一切做好时,路队已经走了,天也不知怎么的下起了小雨。紧走几步,正好碰见了老师,老师一眼就看见了我,严厉地批评我身为一个班干部,怎么能不遵章守纪……我心里委屈极了,不等老师说完就哭着冲进了雨帘。雨轻轻地落在我身上,似乎在安慰我,老师不知道情况嘛。我走着走着,心…  相似文献   

17.
老师     
我的老师与众不同,他不是经常给我上课的老师,而是只教过我两次的老师。有一次上课,数学老师让我们做测验。发试卷时,发现还差一张卷子,老师万分着急但又无可奈何。这时,一位鹤发童颜,戴着老花眼镜的老人,拿着一张卷子走进教室,对老师说:“老张,你拿漏了一张试卷。”老师说:谢谢你。”老人微笑着离开。事后我很快忘了这件事。眨眼之间,新学期又开始了,老师叫我去教务处取一批新书。来到教务处,我闻到一阵油印味。我大声叫:“有人吗?我是来拿一批新书的。”没人回答,我走了进去,看见一位老人在忙碌着。啊,他的背影怎么这样眼熟呢?我想。他转…  相似文献   

18.
“丁老师,你快来看,刘心雨的这篇作文是写你的。可有这回事啊?”我刚走进办公室,教语文的王老师就喊住了我。我接过作文一看,题目是《难忘的一件事》,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老师看出来。可老师微微一笑,在我添的那个‘0’下面画了个‘△’。我就知道丁老师看出了破绽,可还是给我加了分,并没有批评我……从此之后,我下定决心认真学习,做个诚实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次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翻开交上来的作文,事例大多是“捡钱包”之类。由于部分学生总在“捡钱包”上做文章,我宣布一条规定:“凡再写捡钱包的,请把作文本和钱包一齐交给我。以后命题《难忘的一件事》,写老师又成了“热门”。写老师“眼里布满了血丝”“带病坚持工作”,并且越写越玄:“晕倒在讲台上”“终于离开了讲台和他一生追求的事业”,似乎不把老师写死就体现不出“丝方尽”的精神。我问学生:“你们经历过这样的事吗?”学生答:“没有。”不让写捡钱包,也不让写老师?我开始考虑一个问题:看来不是钱包不能“捡”,也不是老师不能写,关键在于所写的内容是否真实、生动、富有感情。文章是真情实感的  相似文献   

20.
“我为你的收获而高兴”课例“我喜欢老师让我自己讲。”“我喜欢,因为我发了言。”“我喜欢,因为我很高兴”……这是成都市实验小学一年级2班的孩子们学了《乌鸦喝水》一课后的感受。执教的陆枋老师一改过去“按顺序看图——说图——学文”的老套路。课伊始,孩子们便围成了六个小组,陆老师发给了每个小组3幅图(①乌鸦找水喝;②乌鸦找到了水,但喝不着;③乌鸦喝着水了)和1张白纸,让孩子们看图、思考、贴图、写话。“请每个小组的孩子仔细看图,想一想,这3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议一议,这个故事应当有几幅图比较好,再按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