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库切的代表作《耻》是一部典型的"后殖民"小说,其中的后殖民和种族元素一直备受关注。运用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从殖民和生态的双层视角解读这部小说,可以揭示殖民主义霸权对南非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后种族隔离时代,对土地的占有和剥削改变了人们对土地的文化态度,动物生存权受到威胁,民族矛盾加剧,社会角色的转换带来精神上的异化和扭曲。库切对南非的环境正义、族群正义和伦理正义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后,开展后殖民批评和生态批评之间的对话,探索"后殖民生态批评"成为西方文学批评研究的新趋势。新英语文学的意象创造,在反映和投射殖民/后殖民身份,形塑种族与种族、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过程中的隐喻效应、指涉作用和话语功能等方面功不可没。库切的《等待野蛮人》是新英语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从殖民者的无度狩猎行为、对无辜生灵的戕害以及对无声自然的压制等三个方面,表达了库切对帝国意识形态及其暴戾行径的控诉,对殖民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和生态后果的反思,呈现了其试图构建族群正义、伦理正义和环境正义的后殖民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3.
J. M.库切的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使用卡夫卡式的寓言手法,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南非殖民者的"自我"与边缘化的"他者"之间的关系,刻画了一个在战乱中负重前行的迈克尔·K形象。从马尔萨斯人口论出发,旨在探讨小说中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经历如何体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一个公理"以及"两种抑制"的合理成分,揭示迈克尔·K的生活态度实质是实现边缘化的"他者"赋权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种族问题的关注几乎贯穿了库切整个鼎盛创作时期,他用平实的笔调记录了从殖民霸权时代到后种族隔离时代种族之争的转变,记录了种族间个人身份重建的艰难性。通过对黑人与白人、他者与自我、文明与野蛮三组对立思维模式的颠覆着眼问题的根源,对引起种族问题的殖民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5.
流浪是后殖民语境中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库切是后殖民语境下一位重要的流浪作家,其流浪有自身的特点——殖民者的流浪。库切通过对文化身份的关注与忧虑,对殖民话语的颠覆以及跨文化整合写作方式的尝试,展现了他对后殖民主义的揭示及批判,显示了他的流浪文学在后殖民语境下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6.
安德莉亚·利维是牙买加裔的英国女作家,其作品多围绕种族独立及文化认同探讨牙买加人的生存困境。在其历史短篇小说《长歌》中,她采用后殖民主义的方式再现了英国白人殖民者对牙买加种植园奴隶的话语压迫及人生奴役。以《长歌》为例,从后殖民话语生态批评理论视角切入,再现殖民背景下英国白人殖民者的话语权力,黑人奴隶的话语反抗以及黑人对自由的话语诉求。  相似文献   

7.
《悸动心曲》是库切的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其对于21位作家的评论文章,库切紧紧围绕这些作家的作品进行阐释、分析和解读。本文通过梳理这21篇评论文章管窥库切评判文学之标尺的3个主要方面:关注历史书写、聚焦伦理道德以及讲求文学形式。上述3个方面是库切衡量一切文学作品优劣的不可撼动的标尺,也是其自身文学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和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虽然相隔一个世纪,但他们的著作《抄写员巴特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和《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不约而同地塑造了沉默的主人公——巴特比和迈克尔。贫穷、孤独和压迫是造成他们压迫的原因,而沉默也是他们加以反击的武器。  相似文献   

9.
《等待野蛮人》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环境的制约,是一部寓言作品。小说中充满后殖民研究者所关注的多种问题,如:种族、身份认同、霸权等等。通过解读帝国殖民话语所建构的虚假的“他者”以及被压迫者做出的反殖民话语抗争,得出结论:被帝国压迫的人要想生活在帝国强加于他们的历史之外,必须要勇于挑战殖民话语。只有完全脱离霸权帝国的统治,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理想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在《内心活动》和《异乡人的国度》这二本文学随笔中J.M.库切相当具体地阐明了他对于文学翻译的观点。该文在梳理其中有关文学翻译的文章的基础上浅析以下三个方面:库切对文学翻译所持的态度、库切关于文学翻译提出的标准以及库切所持的文学翻译观的后殖民解读。库切对文学翻译的态度和对文学翻译提出的标准与其后殖民思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孙洪梅 《海外英语》2013,(19):190-191
《耻》是南非著名作家库切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以南非后种族隔离时代为背景的作品,通过讲述一对白人父女在南非的生活与遭遇以及遇到的耻辱,深刻反思了后殖民时期的南非该何去何从。不同于以往评论家对库切作品的后殖民解读,论文将焦点放在动物议题上,试图深刻探讨主人公卢里与动物的关系——从蔑视动物到与动物和谐相处,甚至最终成为动物的一员,从而说明人类的最终归宿是尊重动物,关怀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回归本性。在与动物的亲近中,完成对自我的体认。  相似文献   

12.
W·C·布斯是首次提出文本叙述者分为可靠的叙述者和不可靠的叙述者理论的人,由此把叙述者的可靠性引入到作品分析中来。费伦对此进行了扩充,发展出系统的分类。本文对南非作家J·M·库切的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两个不同叙述者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费伦提出的三个轴的分类,得出其中的医务官叙述者是不可靠的叙述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解读《耻》中的歌剧与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库切的小说《耻》中,主人公卢里一直想创作歌剧借以思考两性间的关系;在作品后半部,卢里又把大部分时间消耗在动物诊所。歌剧和狗几乎耗尽卢里所有的精力,也占据作品相当大的篇幅,这对惜墨如金的库切而言似乎是令人费解的。本文作者认为艺术和动物在本质上是卢里新条件下的生存基础,是在个体与时代的困境中寻找的突破路径,是文学家库切为后殖民时代的南非开出的疗救药方。  相似文献   

14.
作为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是一部反映欧洲早期殖民思想的作品。库切的小说《福》与该作品有很强的互文性,通过女性叙述者苏珊的抗争和星期五的沉默的描写,库切颠覆了这部经典之作,体现了库切在后殖民语境下对权力和压迫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美国犹太作家E.L.多克托罗受到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在E.L.多克托罗的众多作品中,《拉格泰姆时代》(Ragtime,1975)的种族混杂性最为突出。国内学者大多从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叙事艺术技巧、人物形象解读和身份构建及主题研究等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笔者尝试对国内《拉格泰姆时代》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在总结已有研究中探讨新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6.
常丽丽 《海外英语》2015,(6):148-149
目前,对约翰·高尔斯华绥作品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其现实主义的分析上,该文将从后殖民理论这一新的角度对其短篇小说《品质》进行重新解读,通过描述在后殖民语境下,处于弱势文化的少数族群在构建自我身份问题上所经历的人生路程以及其在后殖民文化下的生存困境,来分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超越种族的世界关怀。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约翰·高尔斯华绥作品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其现实主义的分析上,该文将从后殖民理论这一新的角度对其短篇小说《品质》进行重新解读,通过描述在后殖民语境下,处于弱势文化的少数族群在构建自我身份问题上所经历的人生路程以及其在后殖民文化下的生存困境,来分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超越种族的世界关怀。  相似文献   

18.
库切的小说《凶年纪事》植根于霸权与边缘文化语境,颠覆现行叙事模式,将文本写作立场置于南非后殖民语境中,充分借用后现代叙事策略揭露了历史写作中的权力结构,从而体现了对历史与殖民话语权威的反抗,最终形成了对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颠覆。因而,《凶年纪事》所体现的是在后现代形式影响下的后殖民叙述,是后现代与后殖民的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库切凭借《耻》等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中不同空间的规划影响和推动了主要人物的身份建构,因为不同的空间实践,主要人物实现了自我身份的重塑。文章通过分析空间表征对南非后殖民社会中西方白人的身份危机问题的影响,旨在为殖民创伤修复提供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殖民背景之下,流散主体在遭遇"他"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的身份认同感。后殖民文学是流散主体身份认同叙事中最具代表性的演示。后殖民文学的代表人物J.M.库切因自身的流散经历遭遇了身份认同的危机,故而在《等待野蛮人》构建出一种动态的、复合的流散身份。经历了"流散"后的库切和"野蛮人"最终在"寻根"之旅中获得了自我对流散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