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质量守恒定律一直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也是初中升学考试的热点问题。而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当中,出现了以"反应表格"为考查形式的试题。下面,对此类试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希望同学们熟练掌握。一、考查内容总结考查①:反应后某物质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通过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  相似文献   

2.
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所有化学反应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帮助学生学习该定律,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说明: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  相似文献   

3.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揭示化学反应规律,是中考的必考热点.本文试就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探究实验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中考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化分变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在原子重新组合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发生变化.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定律,在历届中考中都作为一个考点,故要求同学们加以理解掌握。一、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该定律适用于解释所有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而不适用于解释物理变化;2.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点解读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该定律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包括物理变化。2.理解参加反应的含义:对于反应物来说,一定要强调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一定不要把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计算在反应前的物质质量总和中。  相似文献   

7.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在初中化学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学习中难点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微课视频教学"短小精悍"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尝试设计出有效控制内在认知负荷,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质量守恒定律"微课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新课标中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本节课的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质量守恒规律"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探究的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质量守恒定律"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从  相似文献   

9.
【课标解读】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会运用分子、原子观点来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2.通过设计实验和完成一些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涵义.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认识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教学价值和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案例阐释了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方法。认为教师要根据实验探究环节提炼出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的问题线索,然后在问题线索的基础上生成出实际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思维导图二、方法归纳总结1.质量守恒定律(1)用列表法确定物质的质量比中考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考查的热点题型是:给出几种物质,充分反应后,用表格列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然后要求判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比或在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或反应类型等等.解答此类  相似文献   

12.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下面结合几例中考题,品味一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定律。为使学生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师应总结教学经验,借助经典例题为学生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彻底掌握,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4.
质量守恒定律是重要的化学定律。正确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应从多角度加以理解,即宏观上体现元素守恒、物质的总质量守恒;微观上体现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守恒。应用此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的问题很多,也经常是考试的热点和难点.如果能够抓住它的规律,找出方法,问题将能迎刃而解.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各名词间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相互关系做以解释,便于在学习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化学变化普遍遵循的基本定律。而化学变化几乎贯穿了整个初中化学内容,所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外延也就触及到了几乎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下面就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应用归纳成如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8,(10)
《质量守恒定律》运用比较广泛,要想正确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需要我们真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1)"化学反应"是前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9.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也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它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的桥梁.质量守恒定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基础,在计算题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也是常考题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中考及化学竞赛题中涉及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20.
正"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巩固基础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尝试科学探究、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而且各地中考化学试卷中实验探究题的命制,也常以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及其改进装置为素材,以突出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验评价能力。但笔者发现,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碳酸钙(或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中,有的初中化学教科书、教学辅导资料以及有些中考化学试题对于实验的设计和装置的改进,常常忽视了两个科学性问题。笔者结合实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索,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