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数学教育的评价方式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提出了数感、符号感和空间观念及统计与概率观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数学教师转变观念,摒弃过去片面追求确定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而发展“数感”就排在第一位,可见,“数感”的培养至关重要,是数学素养中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3.
邓琼 《湖南教育》2008,(3):25-2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课程标准的这一阐述,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之任务提到了一个高度,即重中之重。确实,数学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反之又能指导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其中,相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而言,数感显得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生活·数学     
在《课程标准》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7.
“数感”这一数学学习内容,被《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提了出来,而且在“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六个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中居于首位,可见,新课标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那么在课改中,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5月,我参加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首轮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我通过学习和培训,对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一、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十大能力"新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第一、第二学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可见,教师理解数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与发展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都是把这四部分肢解开来分散学习,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要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什么是符号感?符号感与数学思维品质有什么关系?如何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所谓符号,是从具体事物和情境中抽象概括出的一种简明的记号。数学符号包括:数、图形、运算符号、字母以及其他。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修改稿”)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并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八个关键词之一进行了阐述。可见,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十分重要。那么,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本文将结合案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有“语感”,同样,数学有“数感”。《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学习内容中有六个重要概念,即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数感摆在了首要位置,也是第一次明确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内容提出来。可见,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修改稿")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并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八个关键词之一进行了阐述。可见,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十分重要。那么,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本文将结合案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中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同时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把面向全体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改变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作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改革的重点,明确提出:“力求通过学习、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学的价值取向,给传统的初中数学问题(题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其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的数学发展,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数学观念、  相似文献   

19.
教学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第一、第二学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空间观念是人类重要的心智技能之一,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小学生初步空间观念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呢?根据小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知识的规律,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相关知识时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