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叫小璐的中学生来信向我咨询,说她非常羡慕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的父母同他是好朋友。而她的父母却不然,不仅什么都管着她,不信任她,而且还经常找她的岔子,如翻她的书包,偷看她的日记等。尤其是有一次,一个男同学转学了送她一张照片,被她母亲发现后,硬说她谈恋爱,训  相似文献   

2.
王珂 《成才之路》2010,(5):I0004-I0004
16岁的潇潇是个性格非常火暴的女生。在技校上学的她跟全班同学都闹翻。跟同宿舍另外7个室友也都闹翻。她可以成夜在宿舍楼道唱歌,吵得所有人睡不成觉。老师、父母的劝诫一概不起作用。后来,爸斧妈妈交了3万元的学费.把她送进了一所问题少年训练营。让父母没想到的是,半年后,从训练营走出来的潇潇变得更加令人难以忍受。她会想尽办法折磨父母,让他们没有一天消停。  相似文献   

3.
"老师,你帮我补补课吧!" 这是我班的一个女生,拿着书和作业本风风火火地来到了我的面前.我先是一惊:她开始要学习了!然后长舒一口气:功夫总算没白费! 曾经的她,扬起高高的头颅,谁也不理不睬,就连父母也很难跟她说上一句话,何况老师!放假回到家,几乎不跟父母讲话,这让她的父母伤透了脑筋,不知如何是好…… 刚开始接触她时,也令我非常尴尬.一次提问让她回答,她一动也不动,一句话都不说,就连象征性地站起来摇一下头都不愿意.我顿时感觉到问题来了,责任也来了!于是我开始从外围了解她——她的家庭,她交往的同学:父母知识水平都很高,她的智力应该不差,行为习惯也很好,为什么不说话、不学习?说明有心结.  相似文献   

4.
并不是所有的南方,都代表着温暖。苏晓芮三岁时父母就离了婚,当父母问她跟谁时,懵懵懂懂的她根本不知道"跟谁"是什么意思,怯生生地说了一个"爸"。理由是,父亲经常为她买五毛一支的柠檬味棒棒糖。于是,房子给了母亲。父亲带着苏晓芮还有—部分财产,坐着绿皮火车,轰隆隆地来到南方。父亲带她找到已出租的老房子,想让房客搬出去,谁知那...  相似文献   

5.
玫瑰作饵     
有个7岁的小女孩,总不愿跟父母去郊外钓鱼。她说,一看到淌血的鱼就心疼,她不忍心看到鱼儿挣扎、哭泣。所以,她宁愿每周六一个人在家,也不跟父母去垂钓,哪怕因此而被父母打屁股。她也不允许父母当着她的面杀鱼,否则就大哭大闹,来抗议父母的“残忍”。她的父母为此常常苦笑着说:“我们家这个傻孩子……”  相似文献   

6.
一位初中生的母亲说,她的孩子以前非常活泼开朗,什么话都肯告诉父母,而这半年多来,一回到家就变得沉默寡言,几乎不跟父母说话,除了吃饭,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他们想和孩子谈问题,但是一开口他就不耐烦,眉头一皱摔门就进了房间,有时家长怒火上来了,训斥两句,他便拎着书包往外冲。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学生》2009,(7):63-65
遂宁市杨杨: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和好朋友形影不离。人们都说我俩是亲姐妹.我俩也十分要好,但是前不久,她却离我而去了。她的父母移居到另外的城市.也把她带走了。这让我十分害怕,害怕她以后再也不会回来.因为她走后,再也没有跟我联系过。现在,我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外祖父早逝,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他的形象,也不知其姓名。外婆无依无靠,只好跟我的父母一起过。外婆目不识丁,缠足插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抚养我们兄弟姐妹上。  相似文献   

9.
韩敏 《大学时代》2004,(1):24-25
原来自己很美丽刘薇1983年生在北京,半年后母亲留下她独自返回内蒙,那时她的父母都在内蒙工作。初三时刘薇跟着父母在内蒙上学,那时她很听话成绩也非常棒。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个陌生男孩子跟了刘薇很久,突然从背后赶上来告诉她:“你的睫毛好浓好长。”这句话让她的心怦怦乱跳。回到家,第一次连跟妈妈打招呼的习惯也给省略掉,刘薇慌忙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几乎是让脸贴上了镜子,她发现自己的睫毛果然又浓又长,还有,自己的脸蛋居然也像画报上的明星那样精巧玲珑,牙齿也如扁贝整齐洁白。趁家人不注意,刘薇偷偷把妈妈的化妆盒揣到自己的房间…  相似文献   

10.
心心相“Q     
《中国高校招生》2018,(2):56-56
来信剪辑:孩子进入高三后。身为父母比她还紧张,变着法做营养餐,每天她学到几点她妈妈就陪到几点,晚自习再累都要接送,家里不敢看电视,做什么都怕打扰她,可是就算这样,她越来越不爱跟我们说话了,人也变得很沉默,什么都闷在心里不让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1.
阿尔杜宁娜有两个女儿:一个五岁,一个七岁。有许多事她都是跟女儿一起商量着办的,只有一个怎样使家里保持整洁的问题她一点办法也没有。虽然家里有几口衣柜,但是女儿还是把衣服到处乱扔。她们从书架上取下书,看好后也不放回原处,画好图画以后就将铅笔到处乱丢,玩具玩好后也不收拾好,母女为此经常发生冲突。母亲不理解两个女儿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她有时甚至这样想:也许,她们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不是也不爱整洁吗? 阿尔杜宁娜的想法不完全对。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父母似乎给孩子作出了好榜样,他们本人都是爱整洁的,然而孩子却完全相反。究其原因,是家长忽视了儿童的心  相似文献   

12.
垂钓蝴蝶     
邻居有个7岁的小女孩,总不肯跟父母去郊外钓鱼,她说,一看到淌血的鱼就心疼。所以,她宁愿每周六一个人在家,也不跟父母去钓鱼。又是一个周末,我听见小女孩  相似文献   

13.
刘捷 《母婴世界》2014,(12):124-125
个案分析: 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偷东西,每次偷东西她的父母都会很凶地打骂她,但是,孩子反而越偷越凶,最后只能来做心理咨询。在咨询室中,我跟孩子聊了很久,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原来孩子小时候是非常受父母宠爱的,但弟弟出生以后,父母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弟弟的身上,平时对她不闻不问。孩子非常痛苦,她觉得父母不爱她了。于是,她就做很多奇怪的事情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但是效果很小。在偶然中她发现当她偷东西的时候,父母会打她骂她,她能够从打骂中感受到父母还是爱她的。从此,偷东西就成为她吸引父母关注的一种手段,因为对她来说,她宁愿父母打她骂她,也不希望父母忽视她。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小岛上的女孩苏西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她不喜欢自己的家,不喜欢校园生活,跟父母和同学的关系都很糟糕……她唯一的朋友,是一个跟她同龄的男孩山姆,他们靠写信成为了笔友。  相似文献   

15.
真诚·友谊     
我家搬来了新邻居,只有母女俩人,那个女孩非常可爱,大眼睛,脸蛋红扑扑的,我很想和她交朋友。有一天,她放学回家,我想跟她打招呼,可是她头也不抬地从我身边走过。我想:这个女孩子一定不容易接近。吃晚饭时,我无意中听到了爸爸妈妈的议论。哦,原来那个女孩的爸爸在一个月前去世了,难怪这个女孩那么冷漠。难道她不感到孤独吗?我心里暗暗地想。第二天,我故意把玩具扔到邻居家的花园里,再去她家敲门。她把我的玩具捡起来,递给我,可她还是不跟我说话。我只好说了声谢谢,扫兴而归。傍晚,下着毛毛细雨,我发现她站在她家门口。原来,她出门忘了带钥匙,…  相似文献   

16.
记得我小时候。父母都很严厉。每当我在外面跟别的孩子争吵或打架,回来必定是一顿痛打或痛骂。长大后当我跟别人发生争执或冲突时,往往就是话都没说明白就有一种想逃的心理。直到今天,我连一般电影中的凶杀场面都不敢看。而父母在跟别人  相似文献   

17.
我班有个叫王蒙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平时基本上一言不发,小朋友们都不爱跟她玩。为了让她开口,我在全班孩子面前说:"现在老师要跟王蒙小朋友说句悄悄话,谁做了王蒙的好朋友,王蒙就会把悄悄话告诉他。"小朋友都想知道悄悄话的内容,他们起劲地叫王蒙的  相似文献   

18.
淡淡 《家庭教育》2009,(7):19-19
山东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今年12岁,她小的时候跟我们是无话不讲,但现在孩子跟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除了在生活上关心她,别的地方我们想跟她交流就显得很困难。有一次女儿竟然说有些事除了家长以外,任何人都可以讲,我真是觉得很伤心也很无奈。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不开心的"花儿"彤彤,女,10岁,三年级学生。家庭条件很好,对彤彤各方面进行培养。父母工作很忙,经常外出,会把彤彤放到朋友家中待几天,平时上学都是家里的保姆接送。彤彤自述在学校故意调皮捣蛋,对老师有点不满,不愿意当英语课代表;爱对别的同学发号施令,如果谁不听她的,她就恶作剧让对方不舒服。慢慢地她发现,其他同学不太愿意跟她玩了,班集体活动她也不想参加。  相似文献   

20.
不能不承认,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不是理解孩子,那就很难说了。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儿,爸爸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能考上大学,为家里人争口气。为此,妈妈整天把我关在家里学习再学习,一点也不让我休息,也不了解我的想法。妈妈认为我的想法和她应该是一致的。于是,我决定跟妈妈谈一谈,谈谈我的想法。这天,我写完作业,慢慢地来到厨房。妈妈正在剁肉,听到我的脚步声,头也没回,就说:“小欣,饿了吗?吃点东西再去把我出的那张卷子做完。”“哦……我的天,你……”我犹豫了一下,“妈妈,我……我想和您谈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