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理念虽然林林总总,但主要有“内在论”和“外在论”两种。大学理念研究的范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价值论的范式,即从分析内在论和外在论这两种大学理念的矛盾切入;二是功能论的范式,即从分析大学教学、研究和服务三项职能的关系入手。大学理念在大学制度变迁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理念的变革是大学制度变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大学理念研究的范式及对大学制度变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理念虽然林林总总,但主要有"内在论"和"外在论"两种。大学理念研究的范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价值论的范式,即从分析内在论和外在论这两种大学理念的矛盾切入;二是功能论的范式,即从分析大学教学、研究和服务三项职能的关系入手。大学理念在大学制度变迁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理念的变革是大学制度变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试析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特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新的发展水平上更好地解决科学发展问题.发展始于科学定位,大学没有科学的定位就不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大学的发展将越来越多样化,并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和形式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大学要根据自身的历史、现实条件和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理性地制订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符合学校的目标定位,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教学改革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形成、自我反思策略培养等方面的专业化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实现需要有效的方式和成熟的条件.首先,要求教学改革本身具有科学性;其次,是教学改革要有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再者,教学改革应以教师为依托,尊重教师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大学理论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有赖于科学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反过来,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大学制度.才能保证各具特色的理念运用于实践。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追根溯源主要是制度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制度产生的问题最终要从制度上去解决。用现代大学理念指导大学的教育实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所要解决的是方向性问题,要拥有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全面掌握,要对纷繁复杂现象进行抽象分析,要对莫衷一是措施方案做理性判断,然后形成自已的发展理念,这些是方向盘;科学发展离不开发展实践,实践解决方法性问题,不断开展的改革实践、建设实践和管理实践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科学发展离不开制度和规范,归根结底,科学发展的核心要解决大学的制度化运行,这就是大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从分化走向综合,从单一走向多元,这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个世纪的老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大学应服务社会,抑批评社会?大学应仰赖于人,抑能独立自主?大学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座灯塔?应谋解决国家当前的实际需要,抑其主要职责在传递及推广高等文化?”诸如此类的种种争论一直没能停止,但人们对于大学理念的重要性的认同却是一致的。大学管理有大学问,大学管理理念实际上就是围绕赫钦斯提出的几个问题而展开并落实的,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管理的形式、方法、特色以至于成败。要形成适合于当今教育发展形势、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管理理念,对四对关系的把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大学理念有丰富的内涵,要理解它,必须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大学理念有其形成和发展过程,许多著名的学者、校长对大学理念发展做出了贡献。认识大学理念的关键与目的是如何凝练大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大学是传承文明的机构,不同文明形态之中,大学理念也有较大差异.历史上,作为一种制度,大学孕育并产生于西方文明之中.但若就理念层面来讲,东西方文明之中都有关于大学的经典论述.就中国而言,在儒家思想之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是中国大学的经典理念.但就现实而言,整个中国大学的发展一直处于大学理念与制度的磨合之中,即华人大学理念与西方大学制度的磨合.面向未来,中国大学要实现历史性复兴,以下三点必不可少,具体而言,重建制度形态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是首要的;继之实现学术自主;再进而实现学术独立.  相似文献   

10.
大学在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样的隐喻,不同的隐喻基于相应文化语境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不同的大学理念,成为对大学认知方式和价值判断的重要表征。基于本体论的哲学视角,对有关大学性质、结构、功能的隐喻进行举隅与分析发现,从“象牙塔”隐喻到“复合体”隐喻的演化中,大学性质理念渐趋整合化,大学本体系统进一步制度化;从“学人共同体”隐喻到“开放社区”隐喻的流变中,大学本体结构经历了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渐趋多元化和开放化;从“镜子”隐喻到“灯塔”隐喻的纷争中,大学功能理念始终面临“适应论”和“超越论”的博弈。大学隐喻呈现出明显的客观流变性、理念遗存性和对立统一性特征,其背后蕴藏了多维度的大学理念纷争和大学本体演化规律。新时代高等教育转型既需要重构大学想象力,也对通过隐喻创新赋能大学本体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