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在基于小世界网络理论SI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对微博网络负面信息传播的扩散机制模型,利用数学建模对该模型传播趋势进行概率分析,研究发现微博网络社区的节点度越大,该节点处负面信息传播的能力就会越强;并通过对微博负面信息义乌"微笑哥"之谜进行社会网络实证分析,对节点用户中心度的刻画,说明了微博内负面信息的传播会因其网络内节点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扩散特征。  相似文献   

2.
微博在成为新的网络社区平台的同时,也成为负面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本文基于谣言传播的SIR模型,构建了"微博社区"负面信息的传播模型,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浙江义乌"微笑哥"之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社区内负面信息扩散的关键节点单一,信息传播路径分散,节点自接受信息的途径宽,整个负面信息传播网络呈现松散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微博社区网络结构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舆情的信息传播机制。【方法/过程】以社会网络的 角度分析了微博社区网络静态结构特征,同时构建了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实证分析了微博社区网络静态结构特征 对舆情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微博社区的网络结构规模、密度以及节点特征参数对舆情信 息传播的受众度、流动度及影响力方面均有显著影响,存在着紧密的内部关联。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基于微博的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本文基于微博平台,结合小世界理论,以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为脉络,构建出基于微博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且结合具体案例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同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微博在信息的传播效果和传播速度上拥有突出优势,转发功能可以使微博信息在短时间内实现跨群体、病毒式传播,并通过几何级的传播而形成广泛影响力。本文以新浪微博普通用户为实验对象,通过网络问卷收集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微博用户的转发动机。微博普通用户转发微博的动机主要为:娱乐消遣动机、自我实现动机、环境监测动机、人际交往动机。最后,根据微博用户转发动机的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崔金栋  郑鹊  孙硕 《情报科学》2017,35(12):22-27
【目的/意义】研究微博网络中话题式信息的传播模型及规律,对控制舆论和掌握微博信息传播规律具有重 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微博信息传播中的SEIR模型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微博网络中话题式信息的衍生特性,构建 改良式的微博话题式信息传播H-SEIR模型,并运用MATLAB进行模拟仿真,对微博中话题式信息传播影响因素 和对应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结果/结论】验证了所构建的改良微博话题式信息传播H-SEIR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 性,揭示了移动网络环境下话题式信息传播规律,为现实微博网络的监管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严威  黄京华  张瑾 《科研管理》2017,38(4):123-131
本文回顾了发表在信息系统顶级会议和期刊上的98篇微博研究论文,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和研究层面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微博研究的理论基础极为丰富,综合使用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理论;第二,微博研究体现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案例研究、二手数据、内容分析、调查、数学建模等研究方法均被应用于微博研究;第三,微博研究可以分为用户行为、网络口碑、信息传播、组织战略、组织绩效、电子政务、群体决策、社会计算和系统工具9大主题;第四,微博研究包括信息、服务和网络三个研究层面。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基于信息层面和网络层面的微博研究进行了深入讨论,以进一步提升对微博研究的综合认识。最后,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朱琳  汪蕾  陈长  张建林 《现代情报》2014,34(12):17-22
随着IT技术的革新,信息分享相关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通过建立复杂计量模型探索传播效果或者针对某一类信息进行研究,缺乏应用性或普遍性。本研究基于传播理论,从社会学的从众理论角度,运用模拟微博情境实验方法,研究微博信息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微博中的转发数、转发路径中的朋友数、博主粉丝数量与人的转发行为之间的存在定量正相关关系,从而得出从众理论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同样适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潘骏  沈惠璋  陈忠 《情报科学》2018,36(7):45-50
【目的/意义】为了探讨如何有效管理群体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文章分析了群体事件发生时事件参与者在 微博中的发言行为特征。【方法/过程】秉持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的研究理念,通过引入复杂网络的相关知 识对真实案例的微博传播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来探寻群体事件微博传播中的网络特征以及事件参与者在微博发 言中的行为特征。【结果/结论】发现群体事件的微博传播网络是具有无标度性质、小世界特征和较高集聚系数的复 杂网络。群体事件的微博传播不但存在周期性、个体异质性和阵发性等特点,而且从 K核分解的角度来看,陈发性 具有自相似性,处于 K核分解中心层的用户通常能在群体事件的微博传播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玲  张静 《现代情报》2013,33(9):35-4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微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复杂网络的基本统计特性为基础,通过抓取新浪微博中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分析,详细分析微博用户在信息发布行为、信息发布内容方面的相关特性以及用户的关注行为和评论转发行为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认为微博网络是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微博网络整体密度较小,呈稀疏状态,但局部密集;微博网络用户的分布呈不均匀的状态,用户在信息发布、分享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只有小部分用户拥有较多的信息资源,扮演核心角色,大部分用户在微博中处于边缘地位。这为微博营销和微博舆论引导与消解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博上信息传播的超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web2.0的普及和深入,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为了对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虚拟社区网络上的信息传播规律进行研究,更好地探讨表达话题和用户两个维度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我们选择了超网络的研究方法,利用超图的数学理论,建立了超网络拓扑结构图。最后通过某微博网站的实际数据,观察用户参与度的变化规律,得到应对突发网络舆情应从关键人物入手以舆论影响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李保秀 《科技广场》2012,(4):148-152
在研究微博信息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借鉴网络传播中采用的信息空间模型构建了微博舆情的三维空间,对微博舆情的主客体进行分析,建立了微博舆情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主客体的不同特点和关系,并提出体系中不同指标的量化方法,为管理者对微博舆情进行疏导提供了决策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丁利 《现代情报》2018,38(1):100-107
旅游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官方旅游机构发布和传播旅游信息的重要载体,其信息服务质量的优化对于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尤为关键。本研究借鉴扎根理论,对游客的网络评论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归纳了网络游客信息需求的4个核心范畴,从而构建了旅游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质量优化的理论模型,最终依据模型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杜杨沁 《现代情报》2015,35(9):49-55
本文聚焦政务微博整体网络,对网络中的整体特性进行剖析。通过引入可达性、聚焦效应、简并度和邻居成员间相互作用4个方面指标,本文从纵向层面对政务微博网络进行了深层剖析,详细地探寻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网络演化能力。研究表明政务微博具有小世界特性、较高的凝聚力和信息传达性等特征,对政务微博舆情的监管应抓住核心节点,根据各节点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小平  田晓颖 《情报科学》2018,36(1):96-101
【目的/意义】为了解媒体微博信息传播规律与特征,识别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媒体微博节点与类型,更有效 地对信息传播进行监管和引导。【方法/过程】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选取新浪微博中的部分媒体微博为研究样 本,测度其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并结合中心度与LeaderRank 算法测度媒体微博影响力。【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媒体 微博社会网络整体较为紧密,信息在媒体微博网络中的传播速度较快,网络节点之间的整体凝聚性强;网络结构与 节点位置决定着成员的影响力程度;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核心节点的资源控制能力与话语权相对较大,可以通过改 变中心度、聚类系数等手段引导核心节点,控制信息传播态势。  相似文献   

16.
贾红雨  赵雪燕  邱晨子 《现代情报》2015,35(3):64-67,81
本文针对微博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图谱分析方法。本文以微博用户间转发和评论某一话题下用户关系数据作为基础研究数据,生成用户节点网络关系图谱,通过对微博网络模块化图谱、路径图谱和中心性图谱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估出对舆情活跃度高、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微博用户节点,作为控制微博舆情的传播、引导舆情舆论导向的关键用户节点。本文以某一微博社区为样本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Gephi,验证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图谱分析对识别舆情控制中关键用户节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在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政法事件微博舆情传播成为政法机关面临的新问题。对政法微博舆情传播进行研究,有助于剖析微博舆情传播的信息生态学规律。[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政法微博舆情生态系统,以聊城于欢案政法事件为研究实例,将新浪微博舆情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对系统内的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3个因子的传播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主体因子中用户粉丝数和关注数均符合幂率分布且呈断尾分布特征;信息因子特征量符合指数分布;环境因子特征量具有长尾分布特征,政法微博舆情传播符合信息生态学的互生再生规律、动态平衡、协同进化规律。文章的研究对政法机关舆情监管部门把握微博舆情传播规律及舆情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人、微博内容、传播路径三个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信息生态链的基本结构,给出了三种类型的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路径,从形成路径的三个核心环节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模型.结合“低碳技术”热点话题,对微博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的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在理论层面可更好地拓展信息生态链理论在微博这一新型社会传播媒体中的应用,为微博等新型媒体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在实践层面能更好地揭示微博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浪微博,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X银行信用卡"负面网络口碑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负面口碑传播者间的交互,不仅对口碑当事者带来负面影响,还会波及其所在行业与其他机构;中间中心性高的用户在负面口碑传播中具有"控制力";发表的微博数、关注的用户数、粉丝数越多,其在负面口碑传播中的控制能力越强,所起到的桥梁作用越大。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应对措施,如关注具有"粉丝数量多"等特点的重点微博用户等,为企业处理负面网络口碑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通过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进行评价,有利于政务微博的运营和管理。【方法/过程】应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投入和产生指标进行分析,应用DEA模型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政务微博进行分类,从而对政务微博信息传递指标进行归纳。【结果/结论】政务微博规模效率表现较差的原因是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率表现不佳;政务微博信息传递规模效率较低的原因是粉丝数和关注数不足;最后基于投影分析,提出政务微博信息传递效率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