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油画是西方艺术中传统的绘画种类。传到中国后,有人提倡发展原汁原味的西方油画艺术,也有人把西方油画与中国画有机结合,也就是走油画民族化的道路。这里我们阐述中国三位大艺术家,在中西合流中所留下的脚印与成就。  相似文献   

2.
油画是外来画种,我们要把它变成民族的东西又谈何容易.究竟什么是油画的中国元素,找到了中国元素,那中国油画就有了方向.把西方和东方柔和得更成熟,更到火候,注入中国文化精神,儒家的中庸之道,则是目前中国油画继承与发展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3.
马蜻 《家教世界》2013,(9X):226-227
(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245-P246)油画是西方国家传统的绘画艺术,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油画就开始传入中国,并且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的油画艺术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让油画逐渐的民族化,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与智慧为中国当代的油画艺术创作,以及油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独特的油画艺术风格也受到了各国新思潮的冲击,与此同时艺术商品化也在悄然声息影响着我国的油画艺术,再加上现代人对的审美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都将成为正在发展的中国油画艺术的巨大考验。当然,考验也是一种机遇,如何把挑战转变成为一种机遇,需要靠的是我们自己的努力。在新的时代下我们如何面对新思潮的冲击,如何借鉴、选择外来文化,如何注入新的元素使得油画在我国能够更加迅速的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形成于20世纪初油画被引进中国之际,中国的"油画"意识始终对美术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油画创作形式呈现出自由化现象,这正是当代美术教育的结果。一直以来中国油画强调和重视"民族化"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实现"民族化"的意义上谈论中国社会中的艺术和教育。当代中国的"油画"和美术教育应遵循科学的教育理论,以独立的知识系统轻松、从容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常怀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6):144-144,F0003
常玉作为中国写意性油画早期的实践者,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中国油画发展史的跳跃性,一度被历史尘封,不被世人所认同.但是在世界绘画大变革的今天,常玉的油画艺术成就不再被忽视.当我们再品味常玉的油画艺术,会得出其为中国油画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该文主要从常玉油画写意性的形成原因,与中国传统绘画传承的具体表现这两方面进行分析,来诠释常玉油画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油画肖像创作出现了很多精品,代表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油画创作的主要特征:强调写实、强调表现生活。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油画的表现因素在其中一直存在,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油画的表现性语言探索,是一个继承、引进、发展的过程,是建立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血脉联系的文化精神,是构成中国油画语言的特色.中国的表现性油画作为中国油画的重要画种,对其语言的探索是必要的.在对它的探索之前我们应对世界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作了解,这样才能在探索中更好的理解它.因此,在中国的表现性油画发展中,不仅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在形式上已开始摆脱西方写实传统的束缚,逐渐开始借鉴和融入中国画的以形写神、传神默照、自由潇洒的写意手法,中国油画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民族特色和风格。意象理论是在意象与意境,以及形与神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绘画美学体系,并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绘画和审美实践活动之中。我们提倡意象美学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在借鉴西方写实油画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绘画美学传统,以促进中国当代油画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们现在所谓的中国当代油画,从时间上讲一般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到当下所创作的油画;从范围上讲又专指官方之外的创作群体。本文所论述的中国当代油画主要是当代的非官方油画,其表情性,是当代油画对情感的表现或表达,是油画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的情感表达,是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并予以个性情感方面的表现。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中国当代油画家的具有代表性的油画作品,探索其对情感的抒发和表现,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重新认识和思索。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中国的艺术界,从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形成了以传统国画与西方油画为主的两个形态各异的绘画圈,今天我们发现,油画的本体语言的魅力已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来.从油画这种语言形式踏上中国这片热土,就同时具有了中国的文化气质,至今没有改变.本文就当代中国油画的时代特征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1.
西方油画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纵观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可以看出民族油画只有根植于中国民族的审美情趣,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的精粹中汲取营养才是中国民族油画的出路。且不仅仅是绘画题材、绘画技法的民族化,更需要画家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刻地认识,并能做到师法自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油画家在民族审美意识的指导下对油画的语言进行探讨和运用,在这过程中体现着崇高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不是直接从西方拿来的,而是通过咀嚼和消化,把西洋油画纳入自己的语汇体系,形成富有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表现了艺术家对生命体验的独特过程,是灵魂的吟唱.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油画家探讨的中国油画“民族化”问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从艺术形式方面论述中国油画“民族化”需要在“中西结合”上不断探索和补充,形成能把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自然融入作品的富有中国油画特色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油画民族化历程是一个从不同层面逐步推进的实践性过程,这是油画在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进入中国之后的油画,其民族化过程中遭遇了不少质疑,很多人对其民族化有着一定的认识误区。针对这些认识误区,提出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建议,指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道路应该是继承欧洲油画的基底,并深刻融入中国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中国油画才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高校油画教学的现状,指出油画教学融入意象表现的民族意义,并通过教学活动中意象表现的具体实践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促进中国油画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油画要走的道路,我们必须理清思路,调整状态,研究民族的哲学与文化,用具有民族精神、现代意识的艺术作品来构建中国油画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绘画理论审美意象创作的一种高度概括,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的想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当代化创造应对本国化有深入的了解,青年油画创作要不断地训练创造性的想象,为创造能够体现先进化发展方向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饱满的时代精神和真诚的个性创造的中国油画艺术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今西方的主流艺术是观念艺术,其中不少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所以有人说,如果按西方的眼光看来,讨论油画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话题了。而在中国,油画已经形成了一大艺术形式,正与中国传统的国画分庭抗礼,是两大画种之一,并且有力地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生存,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当国际多元文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的来临,我国文化背景发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变革,油画的民族化问题越来越成为焦点,于是,油画的创作便转向了与文化网络相互联系的关注,以本民族意识来对油画艺术进行关照,学习西方油画和油画民族化没有先后之分,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油画民族化"是个多有争议的话题,然而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讨论大多着眼于绘画语言的表达形式,却忽略了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之价值所在。从中西精神根源的差异入手,探讨了中国画与油画在各自民族文化心理影响下表达体系的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于中华民族精神品格中信仰的缺失。通过对艺术功能与表达形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油画民族化"应将信仰的回归与自我救赎这一艺术社会功能与民族生存空间、历史反思和民族信仰形象相结合,使油画这一外来画种获得深刻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油画家一方面受西方油画的影响 ,在艺术语言上寻求与西方对位 ;另方面又受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思维的影响 ,主观自觉地力图摆脱艺术殖民地痕迹 ,在艺术语言上又呈现出与西方不对位的势态 ,构成了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复杂状况 ,从而表现出中西文化对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