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之母"的黄玉雪通过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打破了华裔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在美国文坛上集体"失声"的尴尬局面。在小说《华女阿五》中,主人公玉雪虽生存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夹缝中,饱受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但她通过观察、学习、反思和顿悟,最终实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我成长,成功构建了美国华裔女性身份。  相似文献   

2.
张洪伟  孟凡飞  蔡青 《文教资料》2007,(14):134-136
“美国华裔文学之母”黄玉雪在其自传《华女阿五》中探讨了作为华裔女性的身份问题,而这部自传因对饮食的大量描写受到文学评论界的批评。本文将从性别、种族、文化的角度分析在这部自传中饮食对主人公身份构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华裔美国作家黄玉雪被誉为“华裔文学之母”。本文借助阿特金森、莫顿与苏所提出的少数族裔认同发展模型,探讨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家庭教育、中文学校教育、美国学校教育等对其身份建构的影响及主人公在此模型的不同阶段如何不断调适身份。  相似文献   

4.
黄玉雪在其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中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视角.黄玉雪曾表示第三人称的安排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中国漠视个体文化的反映.尹晓煌则认为第三人称在这部自传体里的应用是受到了美国自传体小说传统的影响,黄玉雪的说法只是为了使文本具有异国特色,增加小说的销量.黄玉雪借助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产生的距离实现了叙述者身份的转换,阐释了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体现了华裔在美国社会寻求自我身份的艰辛历程,但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也凸显了华裔作家在后殖民的语境中确立其话语权时产生的阐释的焦虑.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简要介绍华裔美国文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黄玉雪的《华女阿五》和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两个文本来论证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对华裔美国文学在作品和华裔作家自身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看待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6.
水仙花、黄玉雪、汤亭亭和谭思美这四位著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她们作为不同主体,在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社会背景中,显示了华裔文化身份认知从无法抉择的选择、无奈地被同化、含混商讨到“复合型”族群性建构的过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美国华裔妇女文学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文化总体语境的变迁状况。  相似文献   

7.
连欢 《文教资料》2008,(34):24-26
本文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美国华人状况,以李恩富、容闳、刘裔昌及黄玉雪四人的自传作品的内容与异同为例,阐明了早期美国华裔自传文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身份一直以来都是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主题,其定位在华裔美国文学吏上屡经变迁,即从文化认同、反认同再到否定的认同;或是像黄玉雪那样完全屈服于美国文化,或是如赵健秀对美国文化完全对抗,但是任碧莲却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了文化身份定位的特殊性,超越了长期以来华裔作家在两种文化处境中苦苦挣扎的困境,展现给我们一个多元文化杂交的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9.
美国毕裔女小说家在美国华裔文坛上占有突出的领先地位:水仙花是用英语进行创作的第一位华裔作家,王玉雪被称作美国华裔文学之母,汤亭亭是美国华裔作家中最受评论界注目的一位,谭恩美在美国华裔作家中拥有最大的读者群.她们的作品凸现了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和少数族裔意识,将对父权统治的悖逆和对种族歧视的反抗紧紧地结合起来,显示出美籍华裔女性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文化选择.美国华裔女作家同她们的男性同行们一起,在西方殖民主义霸权话语日渐瓦解的背景下,创造出了美国华裔文学这一美国文学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从种族、文化、阶级三个角度对围绕《华女阿五》的争论进行客观解读。指出作者黄玉雪塑造的通过个人奋斗获得美国主流社会认可的华裔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中国文化,但评论界不少人认为她把具有多样性的华裔形象模式化了。文章就此争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并尝试给出客观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解读黄玉雪的《华女阿五》可见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和艺术及积极认同主流文化的方式已主动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黄玉雪的文化认同方式对后殖民时代华裔的书写策略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华裔美国女作家在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和任壁莲及其作品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她们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但是她们的经典作品无一不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并对其文化身份及归属进行了思考。随着美国社会对少数族裔问题的态度变化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她们的作品在文化身份建构方面有着不同的见解,这一主题也汇成了一条不断发展变化的主线。  相似文献   

13.
华裔美国女作家在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和任壁莲及其作品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她们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但是她们的经典作品无一不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并对其文化身份及归属进行了思考。随着美国社会对少数族裔问题的态度变化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她们的作品在文化身份建构方面有着不同的见解,这一主题也汇成了一条不断发展变化的主线。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梦"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在美国有着很长的历史,且产生了不少杰出的作品,如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本文通过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与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的书写策略,探讨华裔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经历的两种不同的对"美国梦"的追求过程以及他们所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梦”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在美国有着很长的历史,且产生了不少杰出的作品,如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本文通过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与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的书写策略.探讨华裔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经历的两种不同的对“美国梦”的追求过程以及他们所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从华美早期女作家艾迪丝&#183;茂德&#183;伊顿姐妹开始追溯,对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和任碧莲等女作家作品的文本策略作历时解读,充分显示华美女作家在以文学实现其性别、族裔身份重建过程中,文学场内、外动力机制对华裔女性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是美国文学的畅销之作,她用中国文化材料建构起自己的文学世界,同时也用自己的文学之笔将华人及华裔历史真实呈现在主流社会读者面前。其作品《中国佬》可以说是文学书写与历史记录的杂烩。作者以这种写作手法,达到修正美国官方历史,夺回族裔话语权利,实现美国华裔拥有美国的写作目的。历史与文学的互动作用使其作品有了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假说谈起,凸显其书写的多元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量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1):104-106
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美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支力量。近年来蓬勃发展。在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研究华美文学在东西方跨文化视野交流中的作用更具意义。华美文学中以创作女性形象取得成功的作家不乏其人,如众所周知的黄玉雪的《华女阿五》、谭恩美的《喜福会》、汤亭亭的《女勇士》,而在男性形象的构建上显得乏善可陈,笔者试从东方主义视野中探究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章燕 《滁州学院学报》2009,11(4):20-21,63
本文从文化相对主义及东方主义等角度对黄玉雪塑造的"模范少数民族"形象进行解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指出其不能真实代表美国华裔,甚至歪曲了华裔的形象,是西方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对东方实行文化霸权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赵令霞 《文教资料》2009,(25):24-26
本文运用传记文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对美国华裔女性代表作家黄玉雪的<华女阿五>、汤婷婷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作了历时性研究,旨在揭示华裔女性作家自我书写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