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时期我国的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子系统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发展,又离不开入,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和造就人的,因此,首先应当和谐发展,发展和谐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在所有教育中,基础教育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全面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所以,基础教育是所有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在基础教育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等的能力,同时又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为此,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更应当健康而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德小学数学及语文教学大纲差异的缘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德小学语文及数学教学大纲善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规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差异的缘由主要在于两国的基础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学科教育思想、儿童教育同、知识价值观的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各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个体价值观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之一。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认知交际、陶冶性情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基础教育价值的基本看法。反思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价值观,对确立新基础教育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世纪我们应确立主体性、可持续与有限性并举的基础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改革走向及其对师范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密切相关。基础教育的改革走向牵动着师范教育的发展模式,师范教育的培养规格又拉引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一、基础教育的改革走向我国的基础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改革,涉及到了基础教育的宏观、中观和微观领域的许多问题,已形成了一定的走向和趋势。(一)基础教育价值观的科学定位基础教育价值观要回答的问题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关系到基础教育定向和定位的问题,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探讨的热点。关于教育的价值,存在着两种十分明确而又对立的观点:一是从人本身的完善化来评论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本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正在进行着改革,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课程要为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服务。这一指导思想实质上也是语文人本教学价值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坚持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来思考问题,坚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考虑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已经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放在了重要位置。在基础教育各学科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我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次改革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触及教育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评价等。不管哪方面的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新课程的价值观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语文教学应如何进行,才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国学教育是以国学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国学教育理应蕴含在语文教育中。目前,虽然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断受到重视,但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国学教育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可以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可以塑造学生人文品格。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按学段规定有序列的国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拒绝功利性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是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对于基础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语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强调各门学科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诸多方面的教育。怎样落实课程改革精神,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特点,下面列举数例谈谈。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因此非常强调对未来公民的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作了全新的诠释。在教学中,要注重三维目标,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采取哪些措施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陈建新 《福建教育》2005,(8A):24-25
“研读”作为一种极具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感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之际,研究性阅读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主阵地,在当前阅读教学中的确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是,在寻找、提炼和落实研读专题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思想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实践和教育行为.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思想的核心.为了创造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建立新的基础教育价值观势在必行.本文从教育功能的变化、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角度对教育价值观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了新的基础教育价值观应该定位在创新性上,并认为创新性是当今基础教育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协调平衡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程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语文教学要以人的完整个性发展为目标,在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本文研究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旨在加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顺应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符合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的新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学生对民族性、国际性的理解,重视价值观教育,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开发,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等等。  相似文献   

19.
尧文培 《小学生》2012,(9):73-73
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发展、能力培养。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后,人们对《纲要》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仔细观察研究后发现,两年来的研究是轻重不等的.其中以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转变等问题为热门,而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却遭冷落。有关研究表明,学习态度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活动及其结果产生着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是教师评价学生的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