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已经建立,如何实现社会和谐就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从社会结构上看,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中等收入阶层占绝大多数的社会。而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规模还很小、发育不成熟,与理论上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品性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本文从中国现阶段中等收入阶层在社会阶层中所占比重偏低、职业构成面较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等现状出发,探索了壮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各项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分化为富裕阶层、贫困阶层和中等收入者阶层。这三个阶层的结构呈金字塔状,贫困阶层占的比重过大。而合理的社会结构应是橄榄型的,即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占的比重少,中等收入阶层占的比重大。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体。为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中阶层利益协调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阶层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妥善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贫富分化,保障弱势群体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阶层结构,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并使其成为全社会的中坚力量;完善利益表达的相关制度,建立顺畅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切实保障工农群众利益等。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各阶层中,中等收入阶层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社会稳定和建设的主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应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完善分配政策,调节税收政策,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实行福利政策一体化等多种途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相似文献   

5.
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和消费需求,从而发现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过小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回升的一个直接因素,并由此提出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 ,除了经济的发展外 ,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达到经济上的GDP指标 ,而且要求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 ,如社会结构的构成、城市化程度、生活质量等。其中 ,社会结构的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指标。目前 ,中国正处于从总体上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结构同样也在不断变迁。可以说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它有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社会中间层”)。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因如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不太合理 ,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因此 ,要形成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就必须让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 ,究竟  相似文献   

7.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 ,除了经济的发展外 ,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达到经济上的GDP指标 ,而且要求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 ,如社会结构的构成、城市化程度、生活质量等。其中 ,社会结构的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指标。目前 ,中国正处于从总体上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结构同样也在不断变迁。可以说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它有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社会中间层”)。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因如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不太合理 ,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因此 ,要形成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就必须让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 ,究竟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 ,除了经济的发展外 ,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达到经济上的GDP指标 ,而且要求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 ,如社会结构的构成、城市化程度、生活质量等。其中 ,社会结构的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指标。目前 ,中国正处于从总体上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结构同样也在不断变迁。可以说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它有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社会中间层”)。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因如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不太合理 ,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因此 ,要形成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就必须让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 ,究竟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 ,除了经济的发展外 ,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达到经济上的GDP指标 ,而且要求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 ,如社会结构的构成、城市化程度、生活质量等。其中 ,社会结构的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指标。目前 ,中国正处于从总体上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结构同样也在不断变迁。可以说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它有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社会中间层”)。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因如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不太合理 ,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因此 ,要形成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就必须让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 ,究竟  相似文献   

10.
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社会稳定和建设的主要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 ,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城乡税制、城乡户籍和福利制度一体化 ,使中等收入阶层不断扩大 ,逐步形成稳定的“橄榄形”社会结构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改变现在"上头小、底层大"的洋葱型社会结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进一步明确,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5月16日中共中央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共讨论了两个议题,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我的印象里,中央会议讨论中等收入群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橄榄型"是最为理想的社会阶层结构,即中产阶级占据社会各阶层比例最大,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转变的重要阶段,在分析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兰  曲迎春  王丽丽  靳帆  王敏 《考试周刊》2011,(43):239-240
中等收入阶层对于稳定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需特别注重培育我国社会的中产阶层。我国中产阶层比例较小,远远没有形成一个稳定而庞大的社会群体。扩大中收入阶层,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是一个长期才能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等收入者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就此对安徽当涂县及当涂县博望镇和湖阳乡大邢村开展了专门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收集查询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作了合理预测,即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将不断扩大,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等收入者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就此对安徽当涂县及当涂县博望镇和湖阳乡大邢村开展了专门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收集查询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作了合理预测,即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将不断扩大,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的分化与流动,扩大农村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因此,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内在机制和外在环境严重制约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主要表现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土地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之间“权、责、利”界定不清;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和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落后;农村社会化服务不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组织匮乏。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必须切实理顺土地流转各方的产权关系,积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努力优化土地市场发育的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17.
耐用消费品市场作为一组复杂的契约关系,有其特殊的生产和分配制度结构,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是相统一的。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方针;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扩大消费需求,重心是扩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耐用消费品市场的扩张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制度结构。扩大社会中等收人阶层是经济、社会、制度结构顺利转型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以和谐社会理念为基础,认真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及其现状,指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城乡收入差距、区域间收入差距、高收入阶层和寻租行为带来的收入差距等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平衡;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四项完善收入分配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通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之势,进而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中构筑起“两头小、不悬殊,中间大、分层次”的社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它不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固本培元之举,更是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取向。  相似文献   

20.
以安徽省当涂县为例,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分析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形成农村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在我国农村人口仍占60%以上的社会中,形成现代社会结构的重心在于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因而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