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无论从形式、内容、语言等方面均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报刊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具有现代文学观念是现代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念是在历次的文学运动及文学论争的过程中萌发的,报刊是现代文学观念传播的媒介。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大众媒介的登场,文学创作与接受逐渐演变为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报刊促进了现代投稿制度及稿酬制度的确立,催生了晚清以降“国民文学”“平民文学”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作者群体与读者群体更趋平民化,实现了现代文学的大众化。报刊为白话文的推行提供了有力的阵地,而报刊与白话文的结合,又促使政论文、报告文学等新文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学”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中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清末民初出现了从各种学术路径探讨文学本体的思路,对文学本体进行细致辨析的要推刘师培、章太炎、青年鲁迅等,晚清学者在学术转型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在世界学术格局中的定位进行深度思考。晚清到五四,先后经过数代学人的努力,人们对“文”和“文学”是什么这类根本问题的现代性追问日渐深入。随着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和壮大,在现代民族国家文化教育制度建设的过程中,现代文学文学观念逐步成熟起来。中国文学由此从古典走向现代,从士人走向民众,从传统之附庸走向独立自足和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事件.由于晚清以来“中国”形象发生了从“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被动转化.这种“空间”认识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启蒙和救亡意识,最终使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循环论而接受了西方的线性时间观。现代文学观念的产生正是建立在传统/现代的“时间想像”和中国/西方的“空间想像”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种制度化力量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关系,成为我们理解它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中国文学史近、现、当代分期讨论中的一家之言。提出,以五四运动为界限,把前此的文学(通常所称的近代文学)归属于古典文学,称之为晚清文学;将五四以后的文学(即现、当代文学)则应统称为新文学或现代文学,是符合文学发展实际的。而晚清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  相似文献   

5.
作为晚清启蒙文学的领军人物,梁启超唯小说独尊,他对小说的本体性关照,引发了晚清"小说界革命"的滥觞,小说由此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梁启超把小说置于其它文学体裁之上,促使了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由雅向俗的发展趋向,而这种俗文学观念的变化,在梁启超的文体观中有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6.
同仁话题:现代文学研究的空间晚清以来,中国文学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状况中,它既联结着古代文学,又开启了现代文学传统,既受到外国文学的强大影响,又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延续。百余年的发展也包含着百余年的反思,现代文学已经为研究反思工作敞开了巨大的空间场域,也许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充足地估量它的重要性,有鉴于此,丽娃沙龙的同仁将自己的研究计划中与现代文学研究有关的部分摆出来,交流成果,也交流思路,以达到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目的,也欢迎识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应从其目前的发展状态入手,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与机遇,其"当代性"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则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为背景,重点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中如何换发出"当代性"特点,并进一步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使其面向全球化,促使中国文学走近世界,拓展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晚清小说研究大致形成了两种思路:一是将其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看待,注重寻找中国现代小说的生成因素,这种研究将五四文学无法包容的问题纳入近现代文学的视野中.二是将其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侧重寻找晚清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承续性.面对晚清小说的诸多问题,"传统/现代"的研究框架也有无法涵纳的地方,而雅俗的维度与政治话语的考察为晚清小说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纯文学"与"杂文学"、"白话"与"欧化"、"国语"与"国文"几对关键词的细致阐述,解析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复杂性,将其与中国的"诗教"传统相勾连,分析其"现代文学"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互动关系,勾勒中国现代文学从"国语的文学"到"文学的国语"的历史建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学》以谦虚、开放的姿态积极介绍世界文学,遍尝一切新鲜的“异味”,尤其是对世界左翼文学潮流的介绍细致而深入。这也反映出了19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发展趋势。《现代文学》对其作他家与文学现象的介绍也是相当中肯的。此外它还呵护着文学新人的创作,支持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夏志清(C.T.Hisa)和普实克(Prusek)分别在美国和欧洲开始对晚清到当代的中国文学和文化动力论进行广泛的研究考察,由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才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采取的历史立场和经受的理论训练方面,这两个学者迥然不同。夏氏的分析是以盎格鲁——美国传统的新批评  相似文献   

12.
晚清以来,中国妇女的家庭劳力被边缘化,这与"工业""制造""生利"等新词汇在晚清不同历史时期译介和传播有关。这些新词汇、新概念持续不断地为晚清士人建构国族需要的经济"公"观念,把集体和个人的劳力引导到生产性劳动,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与整个世界的资本市场循环衔接。这些词汇虽然译介途径不同,但环环相扣,各有侧重。"工业""制造"聚焦于机器工业;"生利"以工业为核心,但又不局限于工业,它将所有的经济活动导向国族,并将个人劳力置于经济"公"观念的审视之下。这些新词汇是促进经济"公"观念兴起的思维工具,却与晚清的历史现实产生一定距离。当探讨晚清的妇女家庭劳力时,"制造""生利"等词汇评价失据,制造了矛盾。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文学选本基本能够不断克服意识形态的桎梏,坚持客观地看待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将中国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介绍给西方的学生和广大读者。选本的历史嬗变中,从最初"我们"的迎合到后来"他们"的排斥,再到今天双方的理解和认可,勾勒出一条中国现代文学被美国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的路径。同时,哥大选本也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幅世界视野中的西方镜像,在这个镜像的流变中,我们得以观察美国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选择与重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书写",寄寓了晚清以来对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理念,构筑了现代文学追求宏大性的国家叙事的意义空间,成为现代中国的一种国家元叙事.同时,这一时期的上海,已完成了从开埠之初的小渔村、渔港,向现代大都会的转变,都市文化得到蓬勃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汇,消费文化的盛行和都市市民气息的混合、杂糅,又成为现代文学中"上海书写"的一大特点.无疑,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书写",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基调和时代意识有着内在的关联.它牵动着现代中国敏感的神经,对应着现代民族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姿态肇端于晚清的社会变革思潮,戊戌变法的失败引发了粱启超开启民智的思考,进而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试图把文学作为改良社会的工具;之后,鲁迅也从强国的角度,提出以摩罗诗警醒民众的“立人”主张,现代意义的“个性解放”引进国门;至五四时期,“人的文学”思想浮出水面。这期间所表现出来的启蒙文学观念的变迁轨迹清晰可见,展现了“现代性”的成长历程,但无论是怎样的主张。其基本的出发点都没能脱出救亡强国的时代主题。这一主题可以看作是20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最根本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作为晚清启蒙文学的领军人物,梁启超唯小说独尊,他对小说的本体性关照,引发了晚清"小说界革命"的滥觞,小说由此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梁启超把小说置于其它文学体裁之上,促使了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由雅向俗的发展趋向,而这种俗文学观念的变化,在梁启超的文体观中有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我们似乎忽略了清代各种文学流派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以为那些存世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文学流派只是古代文学的浮光掠影,这种看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阳羡派词人处在明清易代之际,心头有国破家亡之感,有故园黍离之思,这种感与思形之于文字,影响直抵晚清,而晚清又恰恰是现代文学的奠基。所以我们探讨阳羡派给现代文学造成的间接影响是极有意义的,本文着重探讨了阳羡派理论先行与精英意识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国文学大众话语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文学大众话语起源于晚清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国民"与"新民"概念的提出及其泛化确立了文学大众话语的接受主体,以"开通民智"为核心的启蒙目标的确定使文学变成了政治启蒙的工具,促成了晚清"文学民众化"的潮流的发生。白话报刊的创办和戏剧改良的盛行是晚清"文学民众化"潮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晚清的"文学民众化"运动开启了"五四"时期的"文学民众化"潮流,其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具有强烈的政治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我国“五四”思想大解放的年代,对我国现代派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弗洛伊德文学观,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道路上,曾诱发出一种文学观念、文学技巧、文学情趣的变革。从而说明“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新文艺潮流接轨,其创作成果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它是晚清以来近代文学和思想启蒙运动逐步推进的结果,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以空谷之音震动了文坛;同年2月,陈独秀又在随后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