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思辨性活动,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效能,而且能推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改革,让文言经典的魅力完美呈现,引领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文章在诊断文言经典教学的偏误、寻绎引入思辨性阅读的价值的基础上,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咏雪》为例探寻文言文思辨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畸形的现状,即只注重词句解释,而完全忽视文言文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点。由于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和目标取向上的偏差,加上考试的误导,文言文课堂往往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我们应该正确审视中学文言文的价值,准确定位文言文教学内容,使文言文教学少一些匠人气息,多一些对文言经典语言文化内涵的领悟。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特别是选入教材的每篇文言文,都有着经典的传统文化精髓。这样说并不是给文言文贴标签,而是提醒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赏析古文中的精髓,教师要在教学中将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效地整合,充分地挖掘文言文传统文化的价值。然而,在平时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往往只让学生枯燥地积累一些文言现象来应付考试。这不仅影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也没引领学生对文言中文化精神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的工具性体现古代汉语学科属性,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从文学性价值来看,文言文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古代文学鉴赏能力,这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从人文性价值来看,文言文教学具有大人文学科属性,文言是学生的精神家团.  相似文献   

5.
陈琦 《考试周刊》2014,(23):22-23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生要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然而文言文教学是不是做到位了呢?或简单重复,费力而无实效;或急功近利,不得要领。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彰显古文化魅力呢?文章紧扣文言特点,阐释了"文言相融"、"诵读结合"、"反复推敲"、"潜心玩味"、"融会贯通"五大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文言文教学质效,发挥文言经典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的。文言文学习的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文言语系的阅读理解我国的经典典籍,在学习中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也成为考查重点,不仅分值越来越重,内容上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但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现实教学却因为学生认知、理解障碍、教师教学复习策略缺失等原因,导致学生闻文言文色变。本文基于中考语文中出现的这种现状,研究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文言作品,学习文言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就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四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改变文言文课堂中的浅层教学现象,使文言文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它重在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经典的文言作品,旨在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提升古文言的传承与创新。在实际的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出现了以下问题:以讲授为主,缺少有效设计。精彩的课堂需要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彩设计,文言文教学同样如此。在长期的文言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字字落实”的文言翻译,枯燥机械的背诵、刷题取代了文言文语言建构;以知识为主,缺少文化理解。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言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有其固有规律。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文""言"融合,需重视文本理解,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真;重视文言积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重视人文探讨,彰显文言文人文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蔡艳 《考试周刊》2011,(15):33-33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而高中课本上所选的文章又是文言文中的经典篇章。但由于高中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他们的古典文学常识和文言知识掌握不足,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往往是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借助注释及已有文言的基础,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凭借语言,展开想象,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情。  相似文献   

12.
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散文多为经典,这些传统名篇凝聚着中国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是珍贵的文学遗产,是无可替代的语文教学资源。现代高中生的文言文功底普遍较弱,在阅读经典文言散文时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阅读障碍,因而如何教好高中文言散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言"与"文"结合,要教"实",教"活",更要教"美"。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也须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的文化内涵,通过走进文本,在研读与探究中,去感受文言的美,感悟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3.
<正>一、文言文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重要模块。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背诵经典名篇,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言能力,并且在文言阅读中举一反三。然而由于文言文的古代性特点所产生的时代隔阂感,学生不能在现代社会中学以致用,加上有的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学过程枯燥无味。长此以往,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疲惫,以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改要求下,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其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本文主要从学习文言的重要性和如何进行文言教学两方面来进行论述,最大限度提高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琪 《现代语文》2013,(12):52-54
文言文教学处在两难的境地:教文言知识,讲文言翻译,文言文教学浮于表面;深入文本内涵,讲解文言中蕴涵的文化,时间不够,没有基础的积累学生接受不了。文言文教浅了不行,教深了也不行。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6.
李磊 《考试周刊》2012,(80):25-26
受“五四白话文运动”和推行简化字的影响,当下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够重视,加上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不规范.使得我国中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着阅读兴趣偏低、文言常识掌握较少、找不到学习文言文有效方法的现象。鉴于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偏低的现状.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必须引起重视.在反思文言的价值基础上探寻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育机制当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断句是考查学生文言综合能力的好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是中学文言教学的一项主要教学目标。学生在文言断句时必须首先读懂文言文,其次要掌握文言断句的法则。要掌握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法则,学生除了学习文言文知识外,还要多读文言文,在读中融会贯通,培养语感;多做练习,在实践中取得经验,逐步提高文言断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盼 《考试周刊》2014,(39):24-25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审美教育缺失。选入高中教材的都是经典的文言篇目,其中蕴含丰富的语言美、人格美和文化美。因此,要想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就必须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的文言文是教与学的重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占的比例很大。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章,不但可以增加我们的文言文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为写作提供丰富典型的素材,更能滋养我们的生命与灵魂。因此,我们要巧借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引外联,积累迁移,提升文言素养来突破高考文言大关。同时,巧借文言文中经典事例,丰富作文素材库,激活写作之灵感。  相似文献   

20.
陈素志 《江苏教育》2023,(46):92-94
<正>“文以载道”。文言小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思想及育人价值。新课改对文言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学生要能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多年来,我在文言小说阅读教学研究上勤于思考,积极探索,从个人痴迷文言小说阅读,到汲取文言经典智慧服务教学实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再到推广应用教学成果,逐渐成长为一名学有所长、研有方向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