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以地缘性的嵌入与“脱嵌”理论为基础,基于上海市ZS街道生活体育社团的实地调研,探讨地缘生活体育对基层社会团结的重要功能,及以地缘生活体育为媒介的基层社会团结的建构路径。工业与信息社会的发展使社会成员日益脱嵌于“附近”的生活,在更广阔的现实世界或虚拟世界中建立社会关系,基层地缘空间出现空心化的形态,地缘共同体趋于解离。地缘生活体育是以基层地缘空间为依托的具有具身性与地方性、开放性与生活性的体育参与形式,地缘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体育参与和互动能增进深度的社会交往。地缘生活体育蕴含着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地缘交往空间内建构平等的沟通、信任和互惠的关系,培育地缘性的社会资本。发展地缘生活体育,有助于社会成员重新重视其“附近”的生活场域,产生共同体的意识和情感,建构地缘共同体以增进基层社会的公众参与及优化基层社会的有序治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战略抉择,若然昭示着建构体育治理共同体对推动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体育治理共同体是对新时代体育发展主要矛盾转变、社会结构分化、体育利益格局调整、社会体育力量壮大、共同体理念深得民心的积极回应,是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环境中,宏观社会结构变迁下的个体分散化走势、中观人际关系形态转型下的信任危机、微观体育治理参与机制尚未定型等问题,对体育治理共同体建构带来极大挑战。对此,应形塑社会体育本位发展理念、完善体育协治运行机制、树立体育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价值观导向、创新体育治理网络化组织架构,将彼此信任、共同参与、多方共享、分担风险、普惠大众、勇担责任等体育公共品质内化为体育治理主体的价值自觉,夯实体育治理共同体的建构根基。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包括对利益共同体、心理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认知,同时也包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扎根于农村社会的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性的裹挟下逐渐形成竞技发展、保守传承两种极端发展趋势,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发展急需一种能够支撑其发展的精神内核来指导其发展,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也能够分别从思想基础、物质条件、价值取向、制度保障四个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可能。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4.
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对教师文化、教师专业共同体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合作文化的支撑;体育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存在的相互隔阂与封闭乃至防备与排斥等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等现象,影响着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合作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基础.提出了创建体育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策略与建议:走出个人藩篱,构建信任、互惠、合作的体育教师文化推力;培养专家型体育教师,推动群体内部社会互动学习;构建合作、开放型的体育教研组织;改进"一对一"的师徒教师教育模式,形成合作性的师徒群体.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W村的打鼓活动为田野个案,调研发现,在民间体育参与过程中,村民交流虽然都会表达"我们是一家人",但不同场域的亲属结构涵盖范围却存在差异:在仪式性场域下往往呈现出对异姓的隔离状态,而在日常生活场域下呈现出融合状态。研究认为,隔离源自于乡土社会信仰与禁忌规范、宗族秩序的强化,而融合则是因为乡土情义秩序的维持、村落关系共同体的重构。基于以上隔离与融合并存的现象进一步提出,民间体育为乡土社会从"差序格局"向"差序场"转型提供了"物理舞台",并促成乡土社会形成"有机团结"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课新课标教学共同体和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并对体育教学中教学共同体建构的条件和策略进行研究,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体育发展趋势。群众体育方面,前移健康关口,深化身体认知管理;城市体育打造健康环境,满足品质生活追求。竞技体育方面,运动员自我约束、践行更团结理念,体育弱化政治影响强化公正初心。体育产业方面,智慧体育激活体育产业发展新引擎,虚拟体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新风口。体育文化方面,善用技术“走出去”,发挥跨文化交流平台的窗口作用;开放自信“请进来”,体育文化旅游带产生溢出效应。体育外交方面,协同架构体育人文交流机制,积极建设全球体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文化国际主义为视角,分析全球体育治理存在的问题在于治理价值观的异化、治理主体的西方中心主义以及治理制度的发展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通过以包容互鉴的新型文明观塑造"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共同体,以义利相兼的新型义利观塑造"共享共建"的体育利益共同体,以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塑造"和衷共济"的体育行动联合体,循序渐进地引领现代体育破除治理困境。更具意义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在体育场域治理范式的构建不仅能够烛照其它领域的治理体系建设,更能够从实践角度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体育乃至人类健康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冰雪体育教学“南展西扩东进”发展共同体,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北方地区冰雪体育教育的资源优势,利用东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经济优势,整合与开发西部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优势,推进我国冰雪体育教学的全面普及与高质量发展。从资源特色方面解析冰雪体育教学“南展西扩东进”发展共同体构建的基础条件,从课程共同体、竞赛共同体、课内外文化活动共同体、教学资源共同体以及教学研究共同体等五个维度阐述冰雪体育教学“南展西扩东进”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架构。据此提出建立联合教育机制与合作机制;构建立体化冰雪体育教学体系;打造多层级冰雪体育竞赛体系;建设智慧化信息资源交流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塑造文化认同等建设策略。旨在通过打造我国冰雪体育教学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化与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促使我们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理解为一种理论,也使我们对于体育之于人类命运的基础价值有了更为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暴露出的体育治理问题,结合现阶段我国成功的抗疫治理经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治理价值基础和终极目标,建议从内外两个层面去改善体育治理,以期顺利推动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1)精炼内功,将体育相关资源下沉至基层,通过治理关口下移至社区,从而提升社区体育治理能力,促进社区健身服务的提质升级,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民,以达到实现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善治状态;(2)精于外交,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体育治理定位,提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信,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展示中国体育成绩,形成“官方+民间”的大国体育外交模式,使中国从国际体育体系和秩序的参与者、适应者,转变为改革者和引领者,服务好世界。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以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辩证分析了八婺民俗体育与区域文化的共生关系和两者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八婺地区民俗体育与区域文化存在较好的共生关系。民俗体育与区域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为:促进共生单元的能量生成与供给;生成运行高效的共生机制;构筑连续共生、互惠共生的理想模式;培育融合发展的优良环境。  相似文献   

12.
都市化发展与社区体育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道平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78-79,84
都市化的发展,社区将成为人们家居活动的中心,社区活动内容将日益丰富。经济的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人们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了可能与需要,因此发展社区体育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研究社区体育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入手,对北京市8个城近郊区的两种主要社区体育形式——社区体协和体育活动站进行了调查,对其组织状况、参加者状况、活动状况、场地经费状况、指导者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旨在为今后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株洲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勇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390-39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社区体育已经形成了一种时尚。因此,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的如何直接影射到城市的发展水平、城市的精神面貌、城市的竞争力等。通过对株洲市社区体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社区体育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在共建和谐株洲,促进株洲特色的社区体育健康规范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相似文献   

15.
李刚  陆元兆 《体育科技》2006,27(4):16-19
体育与地产的结合,开辟了房产开发的新天地,通过对构建桂林体育主题社区的综合分析,致力于打造独具桂林特色的体育主题社区,使之成为桂林城市社区建设的新典范,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的建设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桂林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村落是农村的主体,村落社区的建设是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村落社区体育的发展是村落社区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体育的发展必须要关注村落社区体育的发展。本文在介绍村落社区体育的基础上,探讨村落社区体育的特点,分析村落体育发展的社会意义,为村落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间有着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大同市是山西省北部经济不发达的中型城市,近几年来,随着市政工程的建设,城市绿地以及广场等健身场所也大大增加。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大同市社区武术健身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总结,以促进社区武术的进一步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现代化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新挑战,于是体育运动便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主体内容之一.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作为体育的两个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而如何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就成为体育理论工作者所关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论述了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着重分析了目前影响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变人们的体育观念、加强社区体育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所能全部给予的,这是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结果,本文首先通过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解读了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在构建一体化发展模式时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在体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着体育课程一体化缺乏衔接性、基层社区没有权利、家长面临的教育压力都是阻碍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难题;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横纵衔接的体育课程、下放体育权利到社区、改变教育观念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社区体育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体育是体育社会化的必要途径,是体育社会化的新载体。社区体育的发展理论则是社区体育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体育社会化的关键。因此在分析社区体育发展概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体育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