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意义]从交易视角评价专利可转让性,侧面评估专利价值及筛选可交易高价值专利。[方法/过程]基于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从技术和法律两个维度选取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内部指标,基于交易视角中专利权人特征设计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外部指标,结合高阶神经元将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专利可转让性评价。[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专利可转让性评价模型相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方法和仅使用高阶神经元的方法精度更高,F1值达到86.72%;因其可区分通过交易实现价值的潜在专利,在大规模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从专利价值评估工具的视角分析专利价值评估的发展现状。对常见专利价值评估工具的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工具所用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指标,讨论了专利价值评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目前,专利价值评估呈现出评估方法智能化和自动化、评价维度和指标类型多样化、评估模型精细化的发展趋势。但国内关于专利货币价值评估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未来,专利价值评估需要将不同的评价方式有机结合,针对不同领域专利的特点构建相应的价值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成本法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快速识别海量专利的实际成本,并预测其价值区间,在为专利价值评估提供新研究思路的同时,也为专利转移转化定价提供了参考借鉴。[方法/过程]通过Innography数据库与Incopat数据库下载“新能源汽车”领域多指标专利数据,提取专利成本影响因素与专利价值影响因素,并形成专利数据训练集与专利数据预测集;构建AutoGluon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将包含成本数据的Innography专利数据训练集导入模型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好的模型对Incopat专利数据预测集进行成本预测;最后使用成本法并结合本研究提出的专利价值指数对预测结果进行计算,估算其价格区间。[结果/结论]通过实证分析与结果验证可知,本研究构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成本法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在预测专利价值区间中具备一定有效性,为促进专利价值评估研究深化及专利转移转化定价实践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效评估药物专利价值有必要考虑制药基础技术细节以及新药专利保护期限较长的特殊性等有关实际,同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展专利价值评估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针对生物制药产业专利价值评估准确性问题,结合产业技术因素及其专利特点,以及专利价值评估的共性指标和生物制药产业特征与专利技术特点的个性指标,引入自编码器(AE)模型和谱聚类算法(SC)构建专利价值评估算法模型,以药智专利通数据库的相关专利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提取专利指标特征、专利聚类来进行专利价值评估,并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专利价值进行分类,以验证AE-SC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AE-SC评估模型通过自编码器提取专利特征后的专利价值聚类准确度优于谱聚类和传统K-means聚类;专利存在年数、药物专利类型、适应证类别等是评价生物制药产业专利价值必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一种既能评价专利自身技术价值同时又能对其市场价格给出预判的评价方法。[方法/过程]针对科研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点设立指标体系,并引入市场询价机制综合考虑,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将专利价值评价融入到科研全流程常态化管理过程中。通过将专利的技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种市场价值为导向、直观可操作的高校专利评价模式,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构建的评价模式能较好地评价高校专利价值,预测专利交易价格,能够为高校专利运营工作中的指导定价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高校专利分级统筹管理提供价值度方面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雷琴  刘芳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3):164-171,148
[目的/意义]基于价值较高的有效专利,以口腔医学技术领域为例,构建竞争力评价模型来分析该领域专利权人竞争力,以期为该领域专利权人提升竞争力提供帮助和支持。[方法/过程]采用LexisNexis PatentSight专利大数据分析工具,选取工具中与竞争力评价相关的技术影响力、市场影响力以及专利资产指数三项指标构建竞争力评价模型,从三个方面对该领域专利权人持有的有效专利进行分析、探讨和评价,并对领域中的高价值核心基础专利进行挖掘。[结果/结论]通过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给出该领域专利权人竞争力评价的分析结论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资金短缺问题制约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利实施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而专利证券化能够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专利成果转化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本文从专利证券化质量评价角度入手,构建了包含法律、技术、经济、专利客户和证券化交易结构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专利证券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新三板市场拥有专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测度证券化的专利资产质量,有助于高质量的专利资产通过证券化进行证券融资;通过采用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方法对专利证券化的质量进行定量评价,验证了这一测度方法在专利证券化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刘鑫  余翔 《科研管理》2016,37(11):150-158
本文在梳理概括了国内外专利文本挖掘技术研究进展基础上,探索建立一种基于对专利文本中特定动宾(AO)结构进行挖掘分析的专利功能分析方法,并通过专利功能的定义、提取和分析将专利技术与相关产业进行对接,实现了从专利文本中识别产业化的潜在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本文提出了描述专利技术功能效用的S曲线和S指数,完善和改进了专利技术产业化适用性量化评价模型,并定义了该模型中的S指数、专利功能的绝对重要性指数(AI)和专利功能的相对重要性指数(RI)三个评价指标。最后,以具备"reduce PM2.5"功能的专利为例,验证了基于功能分析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适用性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为中国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恰当的专利组合价值测度是国家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制定合理产业技术政策的必要保障;是企业技术合作、交易等得以顺利进行的前置条件。本文以复杂专利组合价值测度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分析视角出发,在选取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综合比较与统计相关的方法判断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接着研究不同专利组之间的价值组合,运用结构方程竞争性比较来确定专利组合最佳分组;利用组指数套索回归找出关键变量组和关键变量,构造双层复杂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模型。在以药品为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药品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以几何平均为佳、组间则按照专利性质分组为优,并得到药品专利组合价值公式。进而将不同方法加以对比,分析本文方法合理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复杂双层专利组合为研究对象、使用结构方程竞争性分析获得专利组合最优分组形式、选择组指数套索回归以确定专利组合定价模型。模型符合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现实数据特点,同时将组合结构分析与组合价值评价相结合,能够有效捕捉专利组合的内在价值。本文丰富了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拓展了专利组合价值与评价维度的测度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专利质量评价是政府或企业在投融资决策、技术产权转让、科研成果评价等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专利质量含义等相关内容的调研与梳理,拟从技术、法律、经济三个视角出发构建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运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利用模糊评价法对专利质量进行评估的综合评价模型。结合案例分析说明该模型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专利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更具科学性与实操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功能安全是通过合适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把安全相关系统的整体风险控制在要求的目标之内。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应该按照风险管理模式建立我国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与技术保障体系。为此,课题组建议。在我国,实施功能安全标准战略是当务之急。国家应从组织管理、技术体系两大支柱,法律法规、政策策略、标准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产业与创新、国际合作等六个支撑要素共八个方面,分步建立我国功能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企业全员创新运作机理的结构方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创新对企业发展作用的日益明显以及在管理领域的不断延伸,企业全员创新受到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往往将创新主体人的要素视为“因变量”,而创新环境视为“自变量”,未能对全员创新的运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导致当前全员创新在实践中流于形式。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建立创新环境、个体创新、集体创新、全员创新与创新绩效等五个要素在内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我国企业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与结构方程统计分析以验证相关的理论假设,以期为我国企业实施全员创新梳理复杂的逻辑关系并提供一个支撑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翟少敏  李冬妍 《科教文汇》2013,(25):53-53,55
投影教材是我国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教育技术。投影教材是通过光学仪器产生的以模拟性、整观性、可变性来激发学习热情。投影教材可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它可以根据授课的需要,实现大与小、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平面与立体的转化,同时,投影教材还有着生动有趣、高效省时、操作方便、易于制作、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何梓燕 《科教文汇》2011,(22):142-143
本文以奥巴马欢迎胡锦涛主席访美的致辞文本为语料,通过对文本进行及物性、语气、情态、衔接等分析,揭示了以奥巴马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对胡锦涛一行友善的、真诚的、热烈的欢迎以及期待中美合作互利的立场。同时也证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从介绍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出发,结合广西的主体功能区划情况,分析了该区划的布局特征;然后根据得到的启示,同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视角,提出了从区域统筹、城乡统筹和集约利用统筹这三个方面构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对该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评价的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评价的主要社会背景是国家之间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加剧以及公共研发支出绩效评价压力增加。基于对主要政策依据的梳理及与相近创新平台建设功能定位和评价的比较,对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宗旨和特色使命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其功能定位与评价需求,进而设计了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评价目标、模式、指标体系和关键指标设计,最后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评价的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唐淼 《科教文汇》2014,(10):132-133
功能翻译理论是以目的为法则,引导翻译标准的多元化趋势发展理论,不仅扩大了翻译理论的研究范围,并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功能翻译理论推动了翻译历史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翻译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深入探讨技术系统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以及技术系统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促进企业把握技术系统演化规律、识别技术系统演化主要要素,从而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从技术系统功能结构出发,运用功能结构建模与佩特里网(Petri Net,PN)结合的动态功能分析方法,以共享单车为例,利用从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检索出的相关专利文本,构建以功能树形式呈现的技术系统功能结构;并引入时间维度构建随机佩特里网(Stochastic Petri Net,SPN)模型,从稳定概率、库所繁忙率和变迁利用率三方面反映技术系统演化的主要功能要素,通过仿真计算不同条件下各功能模块变化对技术系统的影响,得出需要优化反馈车辆状况和更新或升级软件两个关键功能。实证结果表明,技术系统的核心功能导致技术系统演化,识别关键核心功能有助于把握技术系统演化的重点和方向;SPN模型可以用来识别驱动技术系统演化的关键功能动态元素。  相似文献   

19.
产品创新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而产品设计是一个包含概念设计、技术设计及详细设计的复杂过程,其中产品创新路径的选择是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关键。基于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质量功能展开(QFD)、狩野模型(KANO模型)等创新理论集成,对产品设计的创新路径展开研究,并通过止推轴承的创新设计进行实例分析,为企业创新路径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陶燕  陈永昌 《科教文汇》2012,(10):99-100
随着国际化教学的快速发展,留学生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标志。江苏大学医学专业留学生逐年增多,在近8年的留学生教育过程中,留学生的机能学教学也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认识。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机能学教学质量谈一些体会。阐述了生理学教研室在留学生实验课教学中通过不断实践、创新及改革,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英文教学方法。该方法包括课前充分准备、自编部分英语教材、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操作示范和学生动手。此方法在提高留学生机能学教学质量上已显示出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