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学体现出一种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色彩.这种意识形态色彩主要是由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的中产阶级文化趣味决定的,它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当代人现实生存的避难所,同时又为现存图景提供了另一幅镜像.但网络文学内部也存在着消解意识形态建构的因素,诸如网络主体的"消费性"、网络文学的情色性和网络文本的信患化环境等因素,这使网络文学的意识形态色彩体现出历史性的芜杂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网络和网络文学是伴随着西方“后现代化”而孕育、萌芽、成长、繁荣起来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诸如认知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尽管学术界对网络文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网络文学大量客观存在着。网络文学具有以下特征:创作主体的网民化;创作动机的娱乐化;文本特征的立体化;作者读者的互动化;文本传播的快捷化:文本价值的多元化。网络写手大多年轻化、城市化、小资化,主要为白领阶层和大学生,往往从事网络、金融、法律、编辑、广告、艺术设计等工作,网络技术异常娴熟。网络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游戏的味道,不少网络写手就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就是为了自娱娱人。在创作主题和思想内容上,网络文学回避崇高,消解载道,拒绝代言,推卸责任,追求愉悦。在创作手段上,网络写手广泛运用“拼贴”、“意识流”、“蒙太奇”等艺术表现手法,使网络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和意蕴。网民的点击、评说以及网站的定期TOP排行榜大大激发了网络写手的创作热情,网民的参与不仅仅表现在阅读的选择和评点上,有时更直接地表现在参与创作上,即网民的回帖和评论,也成为网络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文本传播的快捷化表现在作品面世的快捷化、读者反馈的快捷化和文本更新的快捷化。网络文学活动的核心是网民的创作、阅读、评论几乎同时展开,同步进行,共同完成,所以它比以往任何传媒对文学的推动力、冲击力都大。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网络媒体而风生水涨的网络文学在创作主体、阅读主体和传播渠道等方面都与传统文学迥异。网络文学以后80年代生人为文学创作的主体,有着与传统文学创作者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与创作动机。其阅读主体与传统文学相比,也已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换为信息的主动选择者与网络文学文本的建构者、积极参与者。而网络文学的多元化传播方式表征着文化的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话语权利开放。作为正在成为文学批评新的学术增长点的网络文学,宣告着精英文学权力的式微与大众文学权利的张扬。  相似文献   

4.
马晓静 《文教资料》2013,(32):10-11
网络与文学的邂逅,使传统文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新媒介在文学文本形式、创作主体、文学交流、审美趣味等方面都对文学进行了重构,使文学呈现出一片新的壮美图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热潮的汹涌澎湃,“网络文学”这个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网络正在使文学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一新兴事物,人们迫切需要对它有一个全面而精确的认识。本文在总结了关于网络文学定义的种种观点的基础上,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网络文学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观点,又分别从创作主体,创作形式,题材和内容及语言特色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文学的特性,并提出了结论:网络文学是文学向网络的延伸,它本身仍然属于文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日前,对网络文学进行影视化改编已经成为国内文化界的一股热潮,在影视剧改编领域,网络文学已经构成对传统文学的挑战,这与二者的创作动机、文本特质、功能价值以及版权自主性等因素息息相关。但是“文学性”的缺失也成为制约网络文学影视化发展的隐患。由此可以探讨提升其“文学性”的相关策略,包括坚守创作中的文学性和独特性立场、搭建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沟通平台和渠道、实行独立的版权经纪人制等。  相似文献   

7.
文化工业在催生网络书写的同时,也刺激了网络文学的勃兴。在文化工业背景下,网络文学写作主体的创新意识尤其重要。网络文学创作中,写作主体应培养自身生命体验的自由意识;即时性的个性意识以及消费引导的商品意识。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批评生产不仅促进了网络文学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的扩容提供了现实资源。网络民族志文学批评提高了批评的有效性,也逐步形成了网络文学独有的批评生态。幻想作为网络文学创作主要精神源头,有着文化人类学同样的心理结构,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始于幻想,终于人类的语言游戏,这种特性具有一定的世界性基础。可以通过世界性的“共情”空间的建立,“互动—共享”模式的推进,建构三位一体的“大文化”语言情境的网络文学批评生态。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学在繁荣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征候。由于网络文学所依附媒介的影响,其意义的密度被极大地稀释,无法对其形成那种用于传统文学的鉴赏式文本细读。由于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工业,在商业利益推动下,网络文学创作中的情节模仿乃至抄袭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运作下,网络文学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消费行为,并且网络文学也失去了对社会的批判功能。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实质上是关于欲望的一种镜像,并且它会使得读者的无意识欲望不断生成和延宕。  相似文献   

10.
试论网络阅读的特征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行为。阅读活动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胡塞尔现象学后期所大力倡导的“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人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在阅读活动中,文本沟通了阅读主体和创作主体,进而在两个“主体”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与灵魂的问答。在网络文化冲击下,作为人类社会传统教育三大基石之一的阅读正在发生着“一场强大的裂变”。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以下简称“网络阅读”)不仅对传统的文本阅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使长期困扰于“费时低效”的课堂阅读教学又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一、网络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