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得到了"窃读"的乐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再根据采访时做的笔记,整理出采访记录。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更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相似文献   

2.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主题展开。《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相似文献   

3.
<正>《窃读记》是台湾"祖母级"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被收在沪教版六年级上"读书有味"单元中。课文讲述的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女孩因家贫买不起书而躲在书店内偷偷读书的经历。这是作者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在文中作者用细腻生动的描写表现儿时对读书的渴求,对知识的热爱。在窃读中作者品尝了人情的冷暖,感受到了被人关心爱护的温暖,使小时候因受屈辱而产生的对人间的仇恨荡然无存。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得到了“窃读”的乐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再根据采访时做的笔记,整理出采访记录。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更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相似文献   

5.
<正>一、说教材《窃读记》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主要讲了"我"酷爱读书,以"我"放学后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达了"我"热爱读书。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他们独立  相似文献   

6.
一读:整体感知,知晓"窃读"之意。一读《窃读记》,我发现课文题目很特别,引人深思:"窃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很快深入文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书店,快乐着作者的"快乐",惧怕着作者的"惧怕"。原来,"窃读"是作者童年读书的一种特殊方式:她常常光顾书店而从不购买书籍,趁老板不注意美美地享受读书之乐。二读:沉入词句,感受"窃  相似文献   

7.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我爱阅读”这一专题,精心选择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和两篇略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这四篇文章主题鲜明,组合巧妙,文质兼美。《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心理与乐趣,特殊的时代与生活境遇造就了特殊的窃读经历。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洋溢在文字间;  相似文献   

8.
当语文书一发下来,我便迫不及待地翻了起来。本想随手翻翻,谁知翻到第一课《窃读记》,里面的内容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口气就看完了,这可真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好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主人公林海音还是小女孩时,因为没钱买书,又不让借书,只好每天到书店"偷偷"读书的故事。书中的很多情节,让人读得津津有味,但文章后面那一句让我印象尤为深刻:"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当时我还不太懂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相似文献   

10.
《窃读记》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记述作者童年因贫困买不起书而只能在书店"窃读"的经历。本文谈了教读《窃读记》的三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一读:整体感知,知晓“窃读”之意。 一读《窃读记》,我发现课文题目很特别,引人深思:“窃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很快深入文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书店,快乐着作者的“快乐”,惧怕着作者的“惧怕”。原来,“窃读”是作者童年读书的一种特殊方式:她常常光顾书店而从不购买书籍,趁老板不注意美美地享受读书...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2,(31):16
孟祥海在2012年10月17日《北京晨报》撰文指出:继《牛郎织女》被剔出小学语文教材后,今年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中的"爱"字更被删除。文章末句"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被生硬地删成了"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爱"为何成为洪水猛兽?而此举究竟是起到了防止学生早恋的作用,又或是仅仅杞人忧天地"糟蹋"了文化?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李兆兴老师一直坚持“以读为本,加强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自能读书的能力”这一原则。他总是想方设法多给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已表达的机会,从中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摸到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请看他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什么事?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事。 生2:主要讲了大年夜小女孩在街头上卖火柴的事。  相似文献   

14.
《窃读记》一文以“窃读”为线索,作者从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生动细腻地描写了作者没有钱购买书,躲进书店里如饥似渴地窃读的情形。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六描写”来阅读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15.
施洁红 《江西教育》2006,(14):82-8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第1课. 设计理念 把学生放在一个放大的学习情境中,以"窃读"为线索,随着文中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品读描写她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词句,体会到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与自由表达,创设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小练笔是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不放过练笔的机会,拓宽小练笔的渠道,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一、观察插图,想象写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插图是很好的练笔机会。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动笔写一写。如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中的插图,可引导学生观察小女孩的神态、动作,以及周围人群的情况,想象小女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也可以想象画面中没有的内容,让学生写一写。因为学生学了课文,对小女孩那种“如饥似渴”的读书精神有所了解,调动情感体验,设身处地展开想象,就不愁无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汇》2012,(12):13-14
继《牛郎织女》被剔出小学语文教材后,今年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中的“爱”字也被删除,其中“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被生硬地改成了“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爱”为何成为洪水猛兽?此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了《窃读记》这篇课文,林海音谈起自己小时候的往事。作者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可是家里很穷,于是每天放学后就去书店偷偷地看书。讲述了窃读时复杂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读后,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尘封往事。那是去年的一天,我放学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妈妈昨天给我买的《窗边的小豆豆》捧在手里津津有味地看。妈妈见了,对我说:"是不是想让屁股开花啊?我随时  相似文献   

19.
《窃读记》这篇课文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细腻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幼时家贫,无奈“窃读”的独特感受和复杂滋味,表现了作者对读书和知识的渴望。根据文章特点和对五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习要求,可组织进行以下几个层次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窃读记》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小时候,她酷爱读书,却无力购买,只能在书店偷偷地看,是为"窃读"。窃读时,很快乐,也很惧怕,怕被书店老板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赶走。但是,她无法割舍对书籍的迷恋,还是一次次冒着风险走进书店。林海音用别致的笔调讲述童年读书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们的心情也会随着作者的笔墨上下起落。句子的语意曲折,段落的尺水兴波,更有行文的跌宕起伏,让这篇文章的叙述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