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谱系来看,其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是一体两面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学术出版的形式重塑世界思想格局,在世界思想的普遍性话语中,凸显中国思想话语的普遍性维度。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就是中国思想"走出去",通过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参与世界思想格局重塑,是建立在充分吸收中国优秀古典学术成果和"引进来"的优秀学术成果之上的。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重塑世界思想格局,首先要求重塑我们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出版。  相似文献   

2.
学术的进步,人类思想的进步,是一代又一代学者和思考的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接续完成的.但是,由于学术、思想的传播介质和传播范围等方面的限度,某一个时代的学术、思想成果是可能在学术、思想的传播链条中湮没的.对于当代新闻学的思考来说,一些可能湮没的思想成果,就保存在那些各大图书馆未曾收藏,或者早已被当初的主办单位当作废纸卖掉的"过刊"之中.  相似文献   

3.
李俊 《编辑之友》2010,(11):118-119
郑振铎是20世纪最出色的编辑之一,他主编过的报刊达45种之多.[1]在接下<小说月报>主编前,他已成功编过<时事新报·学灯>和<文学周报>(后来改为<文学旬刊>).1923年入主<小说月报>,他更注重打造其为新文学建设与旧文学研究并重的文学刊物.依托此一媒体平台,郑振铎于全职编辑之外开始了"业余学者"的研究生活.说他"业余",不仅就其学术背景与工作时间而言之,更是立足其"媒体"性质所由观之.其研究范式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以编辑身份介入研究领域所伴生的"媒体"特色.  相似文献   

4.
《2007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是一部旨在为中国儿童文化研究领域逐年留下思想印痕和学术成果,具有文化积累性质的大型资料集,可供检索的专业工具书,同时也可视为是一部力求表明选编者理论观察、批评立场和思考、建  相似文献   

5.
姚奠中先生是一位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是当代中国少见的能将传统学术与诗、书、画、印集于一身而且皆臻于很高境界的学者,但这一切,对他来说不是获利之器,而是修身之道。他继承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完善人格。更亲沐太炎先生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的思想熏陶,故而身上体现出了高深的国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郑振铎为我国编辑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几乎可与他在文学、学术上的贡献相提并论 ,因此 ,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他的编辑思想、编辑特色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俞爽迷的图书馆学研究及其瑕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俞爽迷是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作过较大贡献者之一,他的学术成果集中发表在1936年前后。在理论上,主要提出了图书馆的"三要素"、归纳了现代图书馆的性质及图书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的思想,并创办了《厦大图书馆馆报》。在实践上主要是通过对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体现出来的,他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使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工作发生了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郑振铎为我国编辑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几乎可与他在文学、学术上的贡献相提并论 ,因此 ,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他的编辑思想、编辑特色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7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是一部旨在为中国儿童文化研究领域逐年留下思想印痕和学术成果,具有文化积累性质的大型资料集,可供检索的专业工具书,同时也可视为是一部力求表明选编者理论观察、批评立场和思考、建设性意见的年度学术报告和蓝皮书。我们期望以专业的精神和持续的努力,为中国儿童文化研究留下一份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索引和学术档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从构成传播研究的知识与学术视野出发,对传播学在中国发展近三十年的主要成果做以扼要表述。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有时是很寂寞的,搞中国出版史尤其寂寞。尽管中国古代出版就其历史悠久与业绩辉煌而言,全世界无与伦比,无疑是对世界文明与进步的伟大贡献,可是始终不能成为学界热点,纷纷令有志者望而却步。光辉灿烂的出版史,好像被国人遗忘了。幸好,甘于寂寞、知难而进者,并非没有。多年前,章宏伟就研究中国出版史。他是十分执著之人,“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不需要掌声,不需要鲜花,提要钩玄,寻幽探微,默默耕耘。现在,他将把多年劳作的成果,结成《出版文化史论》,奉献给读者。有此幸事,我心里高兴。在我国,出版史研究者至…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张謇提出"救亡图存,实业兴邦"的职业教育思想,成就了其"本其学术,殚精竭虑"的职业教育事业。他提倡实业与教育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理念,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今天来看方东美先生的思想,大概会有两种印象,一是不合时宜,一是如此前卫.说其不合时宜,就在于方东美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观点与新儒家主流派不同轨;说其如此前卫,则在于就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尤其是他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梳理,与今日学界时髦的复归原典的路子颇多合辙.  相似文献   

14.
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载着思想传播、文明传承、资政育人的功能,在当今世界话语体系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充分认识中国学术的对外话语权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将构建中国学术国际传播平台置于首要和先行的位置;应鼓励、支持专业学术出版机构主动作为;要构建可与世界进行学术规范融通、对接的中华学术规范体系,着力提升本土学术出版物规范标准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应推动建立学术研究、学术出版"旋转门"机制,吸引优秀的学术人才在"学术研究""学术出版"两个领域转化身份,从而实现学术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意见领袖"与"文化英雄"——"两极传播"的中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在"本土化"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本文立足于学术"本土化",对中西方关于对信息传播过程中"二次流动"过程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将中国传统的学术资源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结合起来,促进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传播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通史》中国社科院"十五"重大科研项目。全书共10卷,计500余万字,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也是唯一一部完整的叙述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历史进程的学术专著。该书改变过去单纯政治史的传统模式,全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历程,体现了目前我国近代史研究最高学术水平和最新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档案学史论》全书的系统梳理,厘清全书的基本架构.指出"学术性"和"逻辑性"为该著的基本特色,最后通过论述其是"一部系统研究档案学史的学术专著"且"研究范围有待拓展"、"研究对象表述模糊"来表达笔者的研读之感.  相似文献   

18.
王云五以"教育普及"和"学术独立"为出版方针,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重镇。同时,他将西方现代的企业管理思想引入了商务印书馆。他最让人感佩的,是其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王云五数次复兴遭  相似文献   

19.
学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其学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所发表的研究成果以及成果被他人重视、认可和引用的情况。一般来说,学者的成果发表越多,被他人引用越多,就越能说明他在学术领域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施晔 《文化遗产》2014,(2):10-19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秘戏图考》及《中国古代房内考》在性学研究方面的原创性及拓荒性有目共睹,然而学界鲜有人关注其投射在中国古代性文化研究中的"重物"倾向。高氏以春宫画为敲门砖扣开了中国性文化这扇古老而又神秘的大门,又在"两考"中旁及淫具、春药、男女服饰、居室家具等众多物品,并对古文献中性事、性器官的物化隐喻进行了深入考察,试图剖析、重构这些物品或物化隐喻所依托的复杂文化语境,尽可能地复原其文化本真性。高罗佩"两考"的学术典范意义在于他将物质文化研究引进了性文化史的领域,为二者日后汇入新文化史研究的潮流作出了筚路蓝缕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