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学者把人类称为“文化的动物”,把人类社会的一切用“文化”概括之。确实,广义的“文化”概念涵盖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以及制度规范、风俗习惯、礼仪交往、思想方式,精神状态,文化艺术、语言文字的一切方面。社会的发展,仔细分析起来,也是这人类活动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的发展,决定物质产品和物质生产过程的,也就是这些可以用“文化”加以概括的东西。因此,探讨未来社会的发展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同对文化发展前景的预测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形态,本质上是与“自然和天然”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变革的外在表现是各大学纷纷建设新校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大学功能的发挥。新校区校园文化是指大学人在新校区内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校园生活方式以及所具有的追求、价值观、信仰和情感表达。新校区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它们可分别概括为“意”、“雅”、“和”、“真”四字。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四个方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方式,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新校区物质文化的理想是将校园建成园林,追求高雅、深刻、博大;行为文化方面应尽量克服新校区只住一二年级学生和无教师居住的问题;制度文化方面应有创新地复制原有制度;精神文化方面应创新地继承学校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文化礼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礼堂开展服务,旨在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因为文化礼堂是村民寄托情感、获得精神力量的空间,“文化礼堂”是其外在形式,“精神家园”是其内在本质。而“文化养老”指的是政府、社会或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精神慰藉,使老年人有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精神追求,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更加健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网络文化以其全新的传播形式,便捷的传播渠道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在现今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商品的传统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这一认识显然过于狭隘了,因此,笔者认为应当提出广义的商品定义,即商品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一切待销售的事物”。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我国情报学刊物中,不是读到“波普尔‘世界3’理论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最新最好的理论基础”这种说法。这原先本来是英国的布鲁克斯提的,后来得到我国情报界不少的赞同与符和。对于这个说法,多时来一直存在着不少疑虑。众所周知,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是站在对宇宙做根本哲学概括的高度上提出来的,他把物质、精神和精神产品的现实存在,从形式上划分为本体上相互独立的三个绝对实体。其中他把人的精神产品(精神财富)即人类文明、文化、文献、语言及科学的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兴,则国家兴。其中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是文化的精髓。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是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一、创新对文化的需求1、文化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人类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这一切都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任何创新成果的获得,都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与自己的劳动实践得到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类文化在实践中的再现与提高。文化是创新的重要源泉。“狼孩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一个小孩一生下来就一直与狼群在一起,那它就只能是“嗥嗥”嚎叫与生吃…  相似文献   

8.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西方通常采用非营利组织一词。国有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或“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是指国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机构主要岗位的会计人员,包括财务(会计)负责人、会计主管和主办会计等,由政府职能部门委派,并实行统一管理的制度。1委托代理理论和国有事…  相似文献   

9.
“文化养老”指的是政府、社会或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精神慰藉,使老年人有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精神追求,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更加健康。而农村文化礼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礼堂开展服务,旨在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礼堂是村民寄托情感、获得精神力量的空间。因此,农村广大老年人以文化礼堂为依托进行“文化养  相似文献   

10.
乔布斯赋予“科技产品”以流行文化的气质,让枯燥的行业充满趣味。这个从车库开始创业的富豪,有着一切符合偶像的基因——骨子里的狂放不羁,随时准备颠覆一切的创新精神,摇滚青年的音乐气息,而他近乎狂热追求完美的举动,或许正代表了我们潜意识里,最高的人生理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知道“万有引力”这一说法,而我今天要说是由“万有引力”而延伸出来的“万有一切能力”。下面,我就由“统一场论”来探讨物质的“万有一切能力”。能一是指能量,能力一是指各项能量所对应的力。  相似文献   

12.
马成龙 《科教文汇》2007,(4S):163-164
美国主流文化传统,是指在美国社会中盎格鲁一撒克逊白人传统,其中包括“天赋使命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实用主义哲学观、宗教理性观和物质主义利益观等。它们对美军战斗精神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化流因与超越机制何为文化?到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文化范畴的界说不下150余种。但概括起来无非两类:一类是狭义文化,另一类则是广义文化。本文论及的文化范畴,不是单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的狭义文化,而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产品以及主体创造过程行为的总和,亦即广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睿 《科教文汇》2009,(35):217-218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现象,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学科,在教育上具有涵养、提高人文素质的价值。音乐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涵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人文素质上具有独特优势。对音乐课程人文属性的界定,对于认清音乐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明确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创造力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是指能产生新精神产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物质产品的创造性技能。人们的创造力,集中地凝结在各种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知识中,体现在人所创造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之中。创造力本身具有特定的构成要素,具有完  相似文献   

16.
章燕 《金秋科苑》2013,(14):24-25
科技点亮生活,发明改变世界。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种高、精、尖技术层出不穷,创新产品大行其道。然而,市场是块“试金石”,它能让一切虚招假式的产品无处遁形,也能让真正经得起检验的产品赢得机遇与长远发展。发明人、实业家朱孟领的特种“复合装饰板”,正是以独具特色的“含金量”说明了一切。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学的视野来探析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认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是指是人类体育实践活动及其产品(物质与精神产品)在社区这一特定时空内的反映;在体育文化特色上,呈现着共享性、熏染型和多样性等特点;在功能上表现着整合、沟通和健身娱乐等作用;在体育文化领域的发展前案来看,社区体育文化将随着其裁体的日趋完善而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优秀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精神的现代转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核心精神中的“统一”、“重民”与“和谐”精神,是我们构建和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精神资源。本文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统一”、“重民”与“和谐”三个理论入手,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论述了“统一”、“重民”与“和谐”思想的现代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侯海燕 《知识窗》2023,(10):39-41
“双高计划”建设对高职语文教学培育工匠精神提出了新要求。工匠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高职语文教学以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深挖语文教育这块主阵地的价值与功能,是“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语文学科的使命。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是高职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天然优势的体现。文章以“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与高职语文教学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在逻辑为出发点,对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内涵,意义、面临课题、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再读尼采     
自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和“把生命视为死之准备状态”之后 ,代表生命意志力的古希腊悲剧精神消逝了 ,继而出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和近代的理性主义 ,人的本能、意志力和创造力丧失殆尽。 1 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思想家尼采以其“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和“超人”打碎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腐朽的道德文化 ,开始了继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之后对上帝的第三次征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