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作家中,从漫画创作而步入文坛,进行散文创作,并始终坚守这两块阵地,取得辉煌成就的,除了丰子恺以外,再无第二人了。从1921年发表在《我们的七月》上第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开始,丰子恺接连出版了《子恺漫画》、《子恺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等数十部漫画集,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漫画史上的开山地位。稍后于他的漫画,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也因其独特  相似文献   

2.
子恺漫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漫画 ,是一种随意的抒情画。中国以漫画成名家者 ,丰子恺为第一人。子恺漫画有独特的成因 ,其发展各阶段的题材、形式、内涵都不断有所创新变化。子恺漫画的经久不衰可以给我们很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电脑画《小小报幕员》(四川美术学院庹瑜作),是一幅造型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卡通画。卡通画即漫画,它是英语“cartoon”一词的音译。中国使用“漫画”一词,始于丰子恺先生。1924年-1925年《上海文学周报》上发表了《子恺漫画》后“漫画”一词就在中国流行起来。卡通画的特点是:采用夸张、象征、比喻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此类图书是重要的儿童读物。现在,卡通影片已列入国际电影评奖范围,其优秀的卡通形象能跨越国界广泛传播,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4.
作家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中国漫画第一人,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子恺漫画》等。  相似文献   

5.
邻人     
阅读导引这是一篇带讽喻性质的、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作者将自己的社会感受,将批判的锋刃藏于生动的比喻、反语和冷嘲热讽之中。丰子恺在1940年由上海回江湾时,见到都市的房子之间多装有很大的铁条样的扇骨,致使近在咫尺的邻居,不仅互不相干,反而互相防范、互不信任。有感于此,作者画了一幅漫画,题为《邻人》。两年之后,作者仍耿耿于人际关系中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于是就又把漫画《邻人》的意蕴做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写成了这篇文章。丰子恺,原名丰子仁,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翻译家。他创作了独具一格的“子恺漫画”,以抒写古诗意境、描写儿童生活和社会百态为特点。他创作的散文和漫画有异曲同工之处,也重在抒写儿童的情趣、描绘自然景物、刻画社会百态。  相似文献   

6.
丰子恺(1898-1975),名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他擅长西画、音乐,尤以漫画著称,有《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等出版。又工散文,著有《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等。此外,他精通英语、日语、俄语,还翻译和编撰有关美术、音乐书籍多种。 丰子恺自幼家境拮据,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10个月。回国以后,为了生活和还债,只好从事教书,以读书和译著生活。由于外在的因素,读书是很苦的,“不得不用  相似文献   

7.
作家简介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一生出版著作《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缘缘堂随笔》《率真集》等一百八十多部。他曾在《丰子恺画集》"代自序"诗中说:"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他  相似文献   

8.
丰子恺趣闻     
<正>丰子恺的漫画,在那个时代,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人的喜爱?除了他画里蕴含的独特思想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责任感。在他的画里,他把心与民生融在一起,与人类生存融在一起,因此,他的漫画多了一种厚重感。(小博士)丰子恺原名叫丰仁,子恺是他就读浙江第一师范时国文教师单不厂先生起的。丰子恺从日本留学归来,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漫画,"子恺"之名也就随着他的漫画而闻名于世了。  相似文献   

9.
漫画这个画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名称。在西方,称之为讽刺画、卡通、幽默画和滑稽画。在我国,1925年前,人们称之为讽画、讽刺画、讽喻画、讽字谐画等,1925年,前辈画家丰子恺创作的有独特风格的画连载在《学周刊》杂志上,主编郑振铎代为定名《丰子恺漫画》,“漫画”一词在我国才正式出现。“漫画”包含着“随意”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是我国漫画的创始人。1925年,郑振铎通过胡愈之向丰子恺索小画,并给这些“小画”冠以“漫画”的题头发表在由他主编的《文学周报》上,自此中国才有了漫画这一画种和名称。  相似文献   

11.
丰子恺以"子恺漫画"闻名于世,在漫画作品中融入了典雅的艺术意境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了作品别样的"禅"释,为我国漫画特别是抒情漫画的开创和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边卓 《文教资料》2011,(22):84-86
作者对我国现代漫画事业的先驱丰子恺先生的漫画进行研读。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以一种随笔速写的形式塑造形象,画风有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题材极家常,造境着笔平实中寓意深刻。本文从丰子恺的儿童漫画、生活漫画、古诗新画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漫画”这个词是从日本引入中国的。1925年5月《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的画,编者注明这是漫画。这是中国最早被称之为“漫画”的美术作品。“漫画”到底是啥呢?有不少说法,请看:漫画大师丰子恺说:“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漫画的描法》,1943年开明书店出版)。《辞海》这样解释:“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  相似文献   

14.
丰子恺的漫画创作,其用笔简括,内蕴无限,意境深远,堪称我国“抒情漫画”的创始人,文章结合丰子恺的艺术思想、创作理论及绘画作品等方面着重对其早期创作的抒情漫画意境的构成要素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5.
漫画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画种。它以变形夸张的造型、幽默或讽刺的简略笔法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或对某一事物的爱与憎。宋代学者洪迈的《容斋随笔》中就有“漫画”一词,不过此“漫画”二字并非表示画,而是一种鸟的名称。日本19世纪上半叶的著名“浮世绘”风俗画家葛饰北斋(1760—1849)开始用“漫画”这一词作为一个画种。他与日本讽刺文学界有密切联系,常为讽刺小说创作插图,这些插图后来结集《北斋漫画》加以出版,广为发行。葛饰北斋还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创作有300多幅插图的《水浒画传》,其造型和艺术表…  相似文献   

16.
三读丰子恺     
初读丰子恺,他是一位笔下生春的漫画家。一堂小学语文课,内容为中国漫画的欣赏。语文老师对中国漫画的概况以及漫画的欣赏方法作了精要的介绍,还说,被我们那时奉为“漫画至宝”的那些日本连环画,都是些低俗无趣的“公仔画”,论画功论格调,档次极低。在我们羞惭的目光中,老师写下了几部最出色的中国漫画的名字。在这其中我最先找到的是丰子恺的《古诗新画》和《儿童漫画》。那是怎样的一种心动哦。从没有想过,《古诗新画》这黑白二色、笔画寥寥的方寸小图,竟能让我初品惊艳,再品回味悠长。《古诗新画》中的第一篇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似文献   

17.
在子恺先生是我国现代画坛上颇负盛名的漫画大师。30年代在上海,一天早晨他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行标题赫然入目;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我丰子恺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以招来如此破口大骂。他一口气读完全文,疑虑顿然冰释。原来这是一篇画评,意在赞赏丰先生含蓄精炼的漫画艺术,常常省去人物的脸部,无鼻无眼,寥寥数笔,却也维妙维肖,出神入化。在30年以后的60年代初,丰老在一次与友人的交谈中还很有兴致地谈及这件逸事,而且还清楚地记得作者姓名和文章发表的年月,可见其艺术的感染力是何等深远。这一标题的艺术技巧在哪里?从思维角度看是逆向思索。作者的立意是丰子恺先生的含蓄精炼的技法。如果按一般思维习惯正面立论标题,诸如“惜墨如金”、“含蓄传神”之类,未尝不可,但却落入窠臼失之平庸。作者弃旧图新,  相似文献   

18.
让心串串门     
1921年,丰子恺从日本回到上海,带回一批书,其中有一本是厨川白村写的《苦闷的象征》。丰子恺觉得这本书很有意义,就把它翻译出来。当交商务印书馆排印时,听说鲁迅也翻译了这本书,正交给北新书局出版。丰子恺就去拜访了鲁迅。丰子恺说:“早知道你在翻译这本书,我就不会译了。”鲁迅听了,马上说:“早知道你在译,我也不会译了。”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不久,鲁迅和丰子恺的两个译本都如期出版。为了给当时在文坛上毫无名气的丰子恺留一碗饭,已是成名作家的鲁迅先生特地将自己的译作推迟了一段时间上市。丰子恺和鲁迅都值得我们称道…  相似文献   

19.
三读丰子恺     
初读丰子恺,他是一位笔下生花的漫画家。一堂小学语文课,内容为中国漫画的欣赏。语文老师对中国漫画的概况以及漫画的欣赏方法作了精要的介绍,还说,被我们奉为漫画“至尊”的那些日本连环画,论画功论格调其实都不是精品。在我们羞愧的目光中,老师写下了几部最出色的中国漫画的名字,在这其中我最先找到的是丰子恺的《旧诗新画》和《儿童漫画》。那是怎样的一种心动哦。从  相似文献   

20.
漫画材料议论文文题例举□□□●江苏陈志群●图1:这是著名教育家丰子恺的一幅漫画旧作。画中的那个弯着腰的工匠在用模子把胶泥制造成一个个规格相同的、整齐划一的泥人儿。画的右上角有“教育”二字,这个中意味就发人深省了。〔立意参考〕1.教育不是“模子生产”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