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近几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现象学教育学是什么,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及现象学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近几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现象学教育学是什么,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及现象学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育学受到批判与反思之际,现象学教育学作为一种试图改变传统教育根本的教育主张引进中国。然而,作为一种从异域引进的教育理念资源,现象学教育学要适应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就必须解决发展的前途问题:是完全颠覆还是向传统教育学回复,或是与传统教育学进行整合?与传统教育学整合是现象学教育学在中国发展的本土化要求。  相似文献   

4.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教育学界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后,出现了三种学术形态:学科学形态、教育学形态、哲学形态。"学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只是介绍"现象学教育学"或"教育现象学"的内涵、特征、方法、范围等,并不直接利用现象学资源开展具体的教育研究;教育学形态的研究是接受现象学的基本结论,以此为前提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现象学教育学";哲学形态的研究是直接操持现象学的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教育现象学"。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教育学在欧陆和北美教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欧陆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而北美则以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其主流范式.范梅南将欧陆的现象学教育学介绍到北美,丰富了北美教育学的研究.欧陆的生命哲学引出的以体验为核心的精神科学成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先声,德国的文化教育学也与现象学教育学紧密相连.现象学教育学的哲学源头要追溯到欧陆现象学运动的不同分支,现象学的哲学思想滋养了现象学教育学的发展,为欧陆与北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育学受到批判与反思之际,现象学教育学作为一种试图改变传统教育根本的教育主张引进中国。然而,作为一种从异域引进的教育理念资源,现象学教育学要适应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就必须解决发展的前途问题:是完全颠覆还是向传统教育学回复,或是与传统教育学进行整合?与传统教育学整合是现象学教育学在中国发展的本土化要求。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范梅南主编的教育学术期刊《现象学+教育学》(《Phenomenology+Pedagogy》)是现象学运动在教育学领域的一种效应,它继承并发展了荷兰"乌特勒支学派"的现象学思想,定位于教育的人文科学探究,以提升人们的教育实践智慧。期刊不仅为相关学者创建了一个现象学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读者呈现了丰富的现象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与研究发现及大量的研究信息,推动了现象学教育学的学术发展,扩大了现象学教育学在学界的影响。《现象学+教育学》因完成了其使命而于1992年停刊,但是它的精神和传统却持久不衰。  相似文献   

8.
范梅南是现今现象学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范梅南教授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智慧,同时教育智慧也是其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介绍了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主要内容,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思想的意义、局限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克斯·范梅南是当代教育学现象学研究的重要学者,其所著的《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儿童的秘密》《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闪耀着光辉的现象学思想。生活体验、教学机智、"替代父母"关系等是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内容。综述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对当代教育发展具极积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作为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对教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现象学教育学。本文以现象学教育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传统英语课程教育的反思和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理解,从现象学视角对中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英语教学改革强调师生的双向交流、知识的自主建构等,均体现了现象学教育学的观点,同时也符合现象学教育学对教育的理解非常注重体验、实践和反思,并且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与国外教育现象学研究存在路径上的差异,国内多为理论研究,国外多为实践应用.不同的发展路径源自于对教育现象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教育现象学应归属于现象学还是教育学?教育现象学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方法?教育现象学是思辨的还是实践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澄明教育现象学的本真,进而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兰格维尔德、奥克、范梅南等学者的推动下,教育现象学逐渐绘就了独具魅力的教育理想,具体表现为推崇规范性、坚持实践性、追求智慧生成等。这一理想将是引导教育现象学发展的必要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3.
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及其运动给当代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拓的研究领域以及它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教育现象学是受现象学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它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教育研究。教育现象学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赋予生命体验以本体论地位;它努力克服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客观认识论,突出一种实践的认识论,即强调教育及其研究不可脱离情感意向、他人意识以及对践行的追求;在方法论上,它强调在反思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本质直观直接把握现象的本质。教育现象学理论的新颖性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气象。  相似文献   

14.
现象学的核心精神是意识现象学,教育现象学的核心精神为直觉教育学。人的最宝贵的元素是意向性,为了保护人的意向性,人需要悬隔杂念,守护自己的赤子之心。为了重新恢复人的直觉和相关的智慧,教育学需要有新的转向即现象学转向。教育现象学的使命是重新恢复人的智慧。智慧诞生于空灵的直觉而并不来自循序渐进的积累。不过,人仅仅只有发达的意向性仍然不够。发达的意向性可以成全诸种神童的出现,但神童的出现如果以身体的孱弱、与他人交往的无能作为代价,反不如节制人的直觉,限制人的意向性,让人展开非意向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教育现象学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现象学教育学,它是现象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类研究试图通过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个体体验,解释其中的本质意义。我们通过分析现象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论证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不可能是现象学的。教育实践需要另一种涵义的教育现象学,它是一门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这里教育系统被定义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多个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网络;教育现象被界定为教育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及其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6.
范梅南的《教学机智》、《生活体验研究》和《儿童的秘密》等书近来在大陆相继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教育现象学的极大关注。人们对教育现象学很感兴趣,但又有诸多疑问。什么是教育现象学?教育现象学做什么?如何运用教育现象学来从事教育和教育研究?本文尝试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7.
现象学教育学著作中的故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象学教育学是一门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的教育学,它致力于儿童养育和教育的实践。故事在现象学教育学的一些著作中,往往占据很大部分,这些故事不是被概念、定义固定下来的,它们是一个个充盈的、丰满而又真实的情境的再现,是“事情本身”的显现,这是现象学教育学的表现方式,也是现象学教育学中的“生活世界”和“回到事情本身”的体现,是对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等的生活体验进行描述和解释。现象学教育学的这种全新视野对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解决存在已久却悬而未决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教育现象学——一门成人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梅南的《教学机智》、《生活体验研究》和《儿童的秘密》等书近来在大陆相继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教育现象学的极大关注。人们对教育现象学很感兴趣,但又有诸多疑问。什么是教育现象学?教育现象学做什么?如何运用教育现象学来从事教育和教育研究?本文尝试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I theorize a specific pedagogical moment as a teacher educator by taking up a particular aspect of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 the 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 and a particular conception of pedagogy informed by Bourdieu’s philosophies – nomos and habitus – in order to put them in closer dialog with one another. I also bring the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work of other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 thinkers – hooks and Boler – to bear on a nagging pedagogical concern I experienced as a teacher educator when one of my students made me painfully aware of something I had missed, creating a landscape for how each may be imagined as not only exercises of teaching but as larger commitments to practice and theory, relationship with learners, as well as relationship with self. This concern became a phenomenological pedagogical moment of self-discovery and defined possibility in the classroom where I learned to shift and suspend pedagogical practices and step back to take a moment to see what had yet to be noticed, a time in which I chose to eat a naked lunch.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的学科理论来源于直观的实践体验、旨在释疑世界中的困惑与难题,寻求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现象学能够促使教育者体验到教育的本真形态、感悟人生之"爱"、积极反思教学模式并能够为教育者提供先进的数字化教学设备。因为有了现象学,教育者们才可以如鱼得水般地感受教育和解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