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章对江泽民“三个代表”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地形成的对其成员的生活行为超规范和导引作用的信息系统。总体化以科技为基础,而语言,宗教,学艺术等为化的上层建筑,上层化可以多元化,而作为基础的科技化只能归一化,因为科技是以客观存在为准的知识,要发展科技就要好好研究科技化学,其中以中国科技史和中国科学思想史为重点,中国传统化的二千多历史是由儒家主导的,因此必须对儒家作深入研究才能找好先进化及其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世界哲学产生的前提和根据,分析了世界哲学作为“可能性存在”的基本意义,阐述了作为未来中国哲学之素材的中西文化精神,并试图从原则、方法与对象等方面展示未来中国哲学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3.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价值论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而“君子人格”则是与它的价值论相联系的,是其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价值论在价值目标上向往个人道德的高尚和社会道德的普及,即:追求一种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君子人格和德化社会。这一价值目标在中华民族个性品格和人格的塑造过程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到现在仍扎根干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心理的底层,虽然儒家的价值论中有不少消极因素,对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直至有些人喊“儒家文化该退休了”,也许正因为此,我觉得在对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化史上,“童心”始终作为一个哲学观照的名词存在着,其至真,至诚,至善与儒家的一脉仁心相契,而其“万物有灵”的童心底蕴,则恰和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深思相通,儒道互补,共同形成了中国人的人格底蕴,构筑了共通的民族化的诗心,“童心”即诗心。  相似文献   

5.
儒家孝道文化产生的基础主要是虞到周代时形成的孝思想和社会现象,儒家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事亲”、“孝弟”,它有积极善良的方面,也有消极落后的方面。儒家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巨大的影响,涌现出很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事迹,且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政策。弘扬儒家孝道文化的精华,要继往开来,加强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建立新型的现代孝道观。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性的反思(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着重对历史上中国一元化的封建专制的政治结构及政教合一的化结构下的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和合性作一深层反思,用历史的方法、中西化比较以及传统儒家化与传统道家化比较的方法,把握传统道家化和合性的独特内涵、其内涵所具有的一脉相承性及其化的和合性的历史命脉,并从中找到传统道家化和合性的积极方面和其隐藏的消极因素,找到其对中国国民性和中国化发展的巨大的深远的影响,在反思中凸现当代国民性建设的重要性。从深层次反思中国传统的道家化是构建新时代国民性及中国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天”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先秦儒家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天”的涵义的不同理解,可以看出对“天”的理解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经历了一个由非完全哲学意义向完全哲学意义转变的过程,我们在对“天”的哲学化过程进行初步探讨的同时,也就其社会历史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儒家天命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法律化的哲学基石,受“天人合一”思想中尊天敬天观念,“民本”观念,重合轻分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法律凸现出与之相应的三大基本特征,即宗教化,伦理化,和谐化,中国古代哲法关系对构建当代法哲学体系,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亚洲法治社会建构与发展的理念追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中国以及亚洲法治社会的建构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其主体主观层面的“理念追求”,对于“理念”和“理念追求”概念的哲理解析,是本论题法哲学实体内容法理分析的必要前提,而本所谓亚洲法治社会建构与发展“理念追求”的实体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面,即“法治本体要件的原则理念”,“法治社会建构与发展的策略理念”和“化与法化发展的战略理念”。  相似文献   

10.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当代社会实践为其哲学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其次,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为其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最后,邓小平的素质、个体实践和理论研究活动是其哲学思想产生的主体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羊的门》所描绘的呼家堡四十年的社会风貌,既是现代中国社会的写照,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化进程的高度浓缩。呼天成奇迹般地使呼家堡富甲一方、对呼家堡百姓的成功“驯化”,及其对外的“人场”经营,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精髓与自然哲学大智慧的有机结合。呼天成遂成为中国化土壤中孕育出的传统政治家的艺术典型。作品的深刻之处,更在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展开对中国社会严峻的化反思与批判,探寻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重建国际新秩序和全球伦理是当今人类社会遇到的两个重大问题,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重建国际新秩序中,中国传统儒家王道政治哲学可资多方面思想资源。在儒家王道政治哲学里,“王道”与“儒道”即是合而为一的。具体言之,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仁义”“爱人”“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等思想,以及“无偏无党”“无反无侧”的原则和主张,为化解西方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人权与国权关系上的尖锐对立和分歧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资源和启示。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制民之产”“与民同乐”“仁民爱物”“天人合一”等思想,对于克服因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产生的弊端,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警示和借鉴意义。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以夏变夷”的中国中心论观念,则从反面为建立一个更加互相包容、互相借鉴的国际文化新秩序提供了需要引以为戒的教训。在重建国际新秩序和全球伦理过程中,中国传统儒家王道政治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亦完全可以为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待与现代德育存在着渊源承接关系的儒家德育思想,存在着两种引人注目的观点,即“道德重建论”与“儒学复兴说”。虽然,以上两种观点在思想方法上都是不可取的。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人类历史化遗产,我们需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尽管儒家德育思想存在着它历史的落后性,但是,现代中国毕竟是古代中国的历史的逻辑发展结果。无论从“德”的观念与儒家德育的发端,还是从“坑儒”到“尊儒”,无不体现着它的全命力。存在其“德政”、“人性论”等思想中的合理内核,承接着古今中国。对待中国儒家德育思想,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扬弃中承传。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道德文化及其现代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元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德文化占据主导位置,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儒家道德文化倡导个体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追求,井形成一种崇高的理想主义信仰,它主张个体发展和社会追步的有机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儒家的理想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先秦儒家在封“生命本质”的追问中,寄托了一种封人类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的人文和道德的“终极关怀”和信仰追求。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的现实,先秦儒家的道德文化及其中所蕴涵的深刻教育价值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学家、思想家,其哲学思想主要继承了先秦传统的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并且兼容了盛行于当时的佛教哲学。其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元气革化”的本体论,“无功无作”的自然观,“功自功,祸自祸”的无神论,“交焉而争”的国家起源论,因“势”而治的历史观,“受命不于天,于其人”的非天命论,“利于人,备于事”的为政思想,“立中道以示”的道德教育思想,“官为民役,民可黜官”的民主思想等九个方面。前三点是其自然哲学思想,后六点是其历史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葛兰西实践哲学何以成为其化领导权的前提?破译葛兰西实践哲学之谜的密码是“卡塔尔希斯”(Katharsis)。葛兰西使用Katharsis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利益因素净化为伦理-道德要素。然后,他将市民社会转换为意识化形式。因而,在西方市民社会中,政治领导权仅仅是国家的战壕,化领导权才是西方国家的堡垒。这就决定东西方革命战略的不同:西的革命得依靠阵地战压取化领导权。马克思成为了被葛兰西清除了基础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正>梁漱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位风格独异而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的文化哲学以其阐扬和复兴中国儒家文化的努力而闻名遐迩,这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先驱者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奠基人。梁漱溟文化哲学思考的主题,是中国的历史出路与人生的价值意义的统一问题,他由此而深深陷入了“现代化”与“儒家人生”的困厄之中。梁漱溟的思想矛盾,最深刻地体现了现代化之时代大潮中古典中国儒家文化的反应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18.
儒家“和”文化是儒家最高道德精神要义。儒家伦理意蕴包含“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两个基本方面,儒家“和”文化的“天人合一”自然价值取向、“和为贵”社会伦理取向以及身心和谐个人价值取向.为当代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智慧、伦理处事原则和社会理想图式等丰富思想资源,有着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荣英 《天中学刊》2001,16(6):81-8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既有逻辑依据又有历史依据,只有将二者统一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才能讲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世界性文化背景和活生生的现实根基:只有将“中源说”与“西源说”结合起来并形成互补,才能讲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内在一致性,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同学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性内函和现代意蕴;只有将“逻辑与历史的辩证关系”作为总体讲授线索,才能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隐矛盾,走出当代“两课”教学这一问题的各种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20.
儒家的“中和”思想及其意义焦子国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而持中贵和的中庸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往今来,儒家的“中和”思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文化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一、儒家“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